一种升降机承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807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5:51
一种升降机承接装置,包括平台底板、下梁、立柱、底梁、平台承接装置、导靴、导轨、安全钳和平台支撑装置;下梁固定设置在平台底板下面,底梁设置在下梁的下方,下梁的两侧分别通过立柱与底梁固定连接;平台底板上的两侧分别安装平台承接装置;下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导靴,导轨设置在平台底板外侧的井道壁上,导靴设置在导轨中并与导轨滑动配合,立柱上设置有安全钳,底梁的两端设置有钢丝绳悬挂点,底梁的底面安装有平台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平台承接装置和平台支撑装置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承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电梯,特别是一种升降机承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货物进出升降机时,升降机与层站之间不够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升降机承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机承接装置,包括平台底板、下梁、立柱、底梁、平台承接装置、导靴、导轨、安全钳和平台支撑装置;所述的下梁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平台底板的下面,所述的底梁设置在下梁的下方,下梁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的立柱与底梁固定连接,平台底板上的两侧分别安装所述的平台承接装置,下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的导靴,所述的导轨设置在平台底板外侧的井道壁上,导靴设置在导轨中并与导轨滑动配合,立柱上设置有所述的安全钳,底梁的两端设置有钢丝绳悬挂点,底梁的底面安装有所述的平台支撑装置;平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第一连接轴、翻板、第一铰链轴和固定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竖立固定于平台底板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尾端与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铰接,第一电动推杆的头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的翻板的一侧铰接,翻板的中部通过所述的第一铰链轴与所述的固定板铰接,固定板固定于平台底板上,其中,第一连接轴和第一铰链轴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相平行,使得翻板在竖直面上可转动,当第一电动推杆推动翻板时,翻板沿第一铰链轴翻转而竖起;当第一电动推杆复位时,所述翻板沿第一铰链轴翻转而落下,从而覆盖平台底板与层站之间的间隙。优选地,所述平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座、第二连接轴、锁定杆、第二铰链轴、铰链座和固定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座竖立固定于底梁下面,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尾端与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头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锁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锁定杆的中部通过第二铰链轴与铰链座铰接,所述铰链座固定于底梁下面,其中,第二连接轴和第二铰链轴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相平行,使得锁定杆在竖直面上可转动,所述平台底板、下梁、立柱和底梁连接成的整体的两侧分别安装固定座,用于卡住锁定杆的另一端来实现平台支撑;当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推动锁定杆时,所述锁定杆沿中部的第二铰链轴翻转,锁定杆的另一端卡于固定座上,实现平台支撑;当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复位时,所述锁定杆从固定座上脱离。更优选地,所述平台支撑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平台支撑装置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一联动杆联动且共用一个第二电动推杆。优选地,所述底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底梁绕平台的中心对称布置。优选地,所述立柱上的安全钳通过两根以上数目的第二联动杆联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下梁下方布置底梁,下梁与底梁之间通过立柱连接,下梁上安装平台底板、平台承接装置和导靴,下梁上安装平台支撑装置,立柱上安装安全钳。整体结构简单,升降平台沿导轨运行到层站后,平台承接装置和平台支撑装置打开平台可以进出货物,平台承接装置承接平台底板到层站之间的间隙,平台支撑装置为升降平台在每一层站提供支撑。当货物装载好后,平台承接装置和平台支撑装置关闭,升降平台升降到下一站点。升降平台的升降靠钢丝绳提拉,钢丝绳固定在底梁两端的钢丝绳悬挂点上,升降机承接装置上有安全钳来防止平台坠落,保障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平台承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平台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如下:1平台底板、2下梁、3立柱、4底梁、5平台承接装置、6导靴、7导轨、8安全钳、9平台支撑装置、10第二联动杆、11钢丝绳悬挂点;501第一电动推杆、502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503第一连接轴、504翻板、505第一铰链轴、506固定板;901第二电动推杆、902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座、903第二连接轴、904锁定杆、905第二铰链轴、906铰链座、907固定座、908第一联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技术。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技术,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一种升降机承接装置,包括平台底板1、下梁2、立柱3、底梁4、平台承接装置5、导靴6、导轨7、安全钳8和平台支撑装置9;下梁2固定设置在平台底板1下面,底梁设置在下梁2的下方,下梁2的两侧分别通过立柱3与底梁4固定连接;所述平台底板1上的两侧分别安装平台承接装置5,所述平台承接装置5用于承接平台底板1到层站之间的间隙;下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导轨7,导轨7设置在平台底板1外侧的井道壁上,所述下梁2上的两侧分别安装与导轨7滑动配合的导靴6,导靴6设置在导轨7中并与导轨7滑动配合;立柱3上设置有安全钳8;所述底梁4的两端设置有钢丝绳悬挂点11,底梁4的底面安装平台支撑装置9,用于升降平台每一层的支撑。参见图3,所述平台承接装置5包括第一电动推杆501、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502、第一连接轴503、翻板504、第一铰链轴505和固定板506;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502竖立固定于平台底板1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01的尾端与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502铰接,使得第一电动推杆501在竖直面上可相对于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502转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01的头端通过第一连接轴503与翻板504上的一侧铰接,第一连接轴503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第一电动推杆501和翻板504在竖直面上可相对转动,所述翻板504的中部通过第一铰链轴505与固定板506铰接,第一铰链轴505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第一连接轴503相平行,所述固定板506固定于平台底板1上,所述翻板504在竖直面上可相对于固定板506转动。当第一电动推杆501推动翻板504时,翻板504沿第一铰链轴505翻转,翻板504竖起,此时升降平台可以上下运行;反之,当第一电动推杆501复位时,翻板504沿第一铰链轴505翻转,翻板504落下,可以承接平台底板1到层站之间的间隙。参见图4,所述平台支撑装置9包括第二电动推杆901、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座902、第二连接轴903、锁定杆904、第二铰链轴905、铰链座906和固定座907;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座902竖立固定于底梁4下面,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01的尾端与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座902铰接,使得第二电动推杆901在竖直面上可相对于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座902转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01的头端通过第二连接轴903与锁定杆904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轴903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第二电动推杆901和锁定杆904在竖直面上可相对转动,所述锁定杆904的中部通过第二铰链轴905与铰链座906铰接,第二铰链轴905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第一连接轴503相平行,所述铰链座906固定于底梁4下面,所述锁定杆904在竖直面上可相对于铰链座906转动,所述平台底板1、下梁2、立柱3和底梁4连接成的整体的两侧分别安装固定座907,用于卡住锁定杆904的另一端来实现平台支撑,并且每一层均安装固定座907。当第二电动推杆901推动锁定杆904时,锁定杆904沿中部的第二铰链轴905翻转,锁定杆904的另一端卡于固定座907上,实现平台支撑;反之,当第二电动推杆901复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承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底板、下梁、立柱、底梁、平台承接装置、导靴、导轨、安全钳和平台支撑装置;所述的下梁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平台底板的下面,所述的底梁设置在下梁的下方,下梁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的立柱与底梁固定连接,平台底板上的两侧分别安装所述的平台承接装置,下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的导靴,所述的导轨设置在平台底板外侧的井道壁上,导靴设置在导轨中并与导轨滑动配合,立柱上设置有所述的安全钳,底梁的两端设置有钢丝绳悬挂点,底梁的底面安装有所述的平台支撑装置;平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第一连接轴、翻板、第一铰链轴和固定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竖立固定于平台底板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尾端与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铰接,第一电动推杆的头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的翻板的一侧铰接,翻板的中部通过所述的第一铰链轴与所述的固定板铰接,固定板固定于平台底板上,其中,第一连接轴和第一铰链轴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相平行,使得翻板在竖直面上可转动,当第一电动推杆推动翻板时,翻板沿第一铰链轴翻转而竖起;当第一电动推杆复位时,所述翻板沿第一铰链轴翻转而落下,从而覆盖平台底板与层站之间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承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底板、下梁、立柱、底梁、平台承接装置、导靴、导轨、安全钳和平台支撑装置;所述的下梁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平台底板的下面,所述的底梁设置在下梁的下方,下梁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的立柱与底梁固定连接,平台底板上的两侧分别安装所述的平台承接装置,下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的导靴,所述的导轨设置在平台底板外侧的井道壁上,导靴设置在导轨中并与导轨滑动配合,立柱上设置有所述的安全钳,底梁的两端设置有钢丝绳悬挂点,底梁的底面安装有所述的平台支撑装置;平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第一连接轴、翻板、第一铰链轴和固定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竖立固定于平台底板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尾端与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座铰接,第一电动推杆的头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的翻板的一侧铰接,翻板的中部通过所述的第一铰链轴与所述的固定板铰接,固定板固定于平台底板上,其中,第一连接轴和第一铰链轴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相平行,使得翻板在竖直面上可转动,当第一电动推杆推动翻板时,翻板沿第一铰链轴翻转而竖起;当第一电动推杆复位时,所述翻板沿第一铰链轴翻转而落下,从而覆盖平台底板与层站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承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平裴肖高勇陈刚宋晓锋李韦陈海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圣米高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