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58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当散热器上表面与车身间隙较大时,开发挡风板则有较大的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本体和上水室,所述上水室固定于散热本体的上端,所述上水室的顶面或两侧面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挡风板的盲孔。本汽车的散热器结构能在散热器上表面与车身间隙较大时实现挡风板的稳定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涉及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冷却模块受前保险杠、发动机舱盖造型限制,无法与车身散热器框架完好贴合以阻挡发动机舱热回流等热害问题,需要添加挡风板对发动机舱回流气流进行隔离。散热器左右两边一般空间较大,挡风板一般固定在车身上,但散热器上平面由于受机舱盖锁限制挡风板较难在车身上,间隙较小处使用海绵条进行密封,当散热器上表面与车身间隙较大时,开发挡风板则有较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散热器上方热回流空间较大时保障挡风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本体和上水室,所述上水室固定于散热本体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的顶面或两侧面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挡风板的盲孔。冷却液经过发动机吸收热量后进入上水室,从上水室进入散热本体将热量散发降温,然后重新进入冷却循环,实现散热。通过在上水室的顶面或两侧面设置若干用于固定挡风板的盲孔,这样当散热器上部热回流空间较大时,能够在散热器上端实现挡风板的安装,实现对发动机舱回流气流的隔离,不必占用车身的安装空间。优选的,盲孔内部具有螺纹,可通过螺丝实现挡风板的稳定安装。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中,所述上水室的顶面或外侧面具有若干与所述盲孔位置对应的凸台,所述盲孔开设于所述凸台顶面。通过将盲孔开设于在凸台顶面,这样盲孔不会对上水室的内管壁结构造型造成影响,节省成本且保障工作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中,所述凸台与上水室的接合处具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凸台的周向布置。通过在凸台的外周面设置若干加强筋,这样保障了凸台与挡风板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中,所述上水室的两侧具有若干向外侧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呈上端敞口的盒状且凸块的外端面开设有通孔,该凸块的内腔底部具有向上延伸的卡板,所述卡板与凸块的内腔侧壁间形成用于卡接螺母的卡槽,所述卡槽与通孔相连通。散热器会随车身振动,通过在上水室的两侧设置若干向外侧延伸的凸块,在凸块内设置卡接螺母的卡槽,并在凸块外端设置通孔,这样螺母置于卡槽,车身与上水室能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与卡槽内的螺母相配合而完成安装,卡块本体为悬臂式能够吸收振动而嵌入式螺母保障连接刚度,使整体结构稳定;凸块呈上端敞口的盒状,这样便于螺母从上方放入后受重力作用不会掉出,提升装配便捷性。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中,所述凸块的内腔侧壁具有用于限制螺母位移的卡块,所述卡块呈楔形,该卡块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通过在通孔上方的凸块内腔侧壁设置楔形的卡块,能够便于安装人员将螺母卡入卡槽并保障螺母的位置稳定,提高散热器的连接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中,所述上水室的底部外围具有环形的翻边,所述翻边的上表面压设有环形的压圈,所述压圈套设于上水室的外围且压圈的下端与散热本体的上端相固连。通过设置环形的压圈与翻边相配合,从四周对上水室进行压紧,保障上水室与散热本体的连接效果,提高散热器的连接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中,所述压圈沿周向开设有若干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朝向压圈内侧。通过在压圈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朝向压圈内侧的缺口,这样使上水室的热量能从缺口周边散发,且缺口周边的压圈形成齿状,提高对翻边的压紧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汽车的散热器结构通过在上水室的顶面或两侧面设置若干用于固定挡风板的盲孔,在散热器上部热回流空间较大时,能够在散热器上端直接安装挡风板,实现对发动机舱回流气流的隔离,不必占用车身的安装空间。2、本汽车的散热器结构通过在上水室的两侧设置若干向外侧延伸的凸块,在凸块内设置卡接螺母的卡槽,使车身与上水室能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与卡槽内的螺母相配合而完成安装,卡块本体为悬臂式能够吸收振动而嵌入式螺母保障连接刚度,使整体结构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散热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散热器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上水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部放大图。图中,1、散热本体;2、上水室;21、翻边;3、盲孔;4、凸台;5、加强筋;6、凸块;61、通孔;62、卡板;63、卡槽;64、卡块;7、压圈;71、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本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本体1和上水室2,上水室2固定于散热本体1的上端,上水室2的前侧面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四个用于固定挡风板的盲孔3。冷却液经过发动机吸收热量后进入上水室2,从上水室2进入散热本体1将热量散发降温,然后重新进入冷却循环,实现散热。通过在上水室2的前侧面设置四个用于固定挡风板的盲孔3,这样当散热器上部热回流空间较大时,能够在散热器上端实现挡风板的安装,实现对发动机舱回流气流的隔离,不必占用车身的安装空间。优选的,盲孔3内部具有螺纹,可通过螺丝实现挡风板的稳定安装。上水室2的顶面或外侧面具有若干与盲孔3位置对应的凸台4,盲孔3开设于凸台4顶面。通过将盲孔3开设于在凸台4顶面,这样盲孔3不会对上水室2的内管壁结构造型造成影响,节省成本且保障工作稳定性。进一步来讲,凸台4与上水室2的接合处具有若干加强筋5,加强筋5沿凸台4的周向布置。通过在凸台4的外周面设置若干加强筋5,这样保障了凸台4与挡风板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如图1-5所示,上水室2的两侧各具有四个向外侧延伸的凸块6,凸块6呈上端敞口的盒状且凸块6的外端面开设有通孔61,该凸块6的内腔底部具有向上延伸的卡板62,卡板62与凸块6的内腔侧壁间形成用于卡接螺母的卡槽63,卡槽63与通孔61相连通。散热器会随车身振动,通过在上水室2的两侧各设置四个向外侧延伸的凸块6,在凸块6内设置卡接螺母的卡槽63,并在凸块6外端设置通孔61,这样螺母置于卡槽63,车身与上水室2能通过螺栓穿过通孔61与卡槽63内的螺母相配合而完成安装,卡块64本体为悬臂式能够吸收振动而嵌入式螺母保障连接刚度,使整体结构稳定;凸块6呈上端敞口的盒状,这样便于螺母从上方放入后受重力作用不会掉出,提升装配便捷性。进一步来讲,凸块6的内腔侧壁具有用于限制螺母位移的卡块64,卡块64呈楔形,该卡块64位于通孔61的上方。通过在通孔61上方的凸块6内腔侧壁设置楔形的卡块64,能够便于安装人员将螺母卡入卡槽63并保障螺母的位置稳定,提高散热器的连接稳定性。如图1、图2所示,上水室2的底部外围具有环形的翻边21,翻边21的上表面压设有环形的压圈7,压圈7套设于上水室2的外围且压圈7的下端与散热本体1的上端相固连。通过设置环形的压圈7与翻边21相配合,从四周对上水室2进行压紧,保障上水室2与散热本体1的连接效果,提高散热器的连接稳定性。压圈7沿周向开设有若干缺口71,缺口71的开口朝向压圈7内侧。通过在压圈7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朝向压圈7内侧的缺口71,这样使上水室2的热量能从缺口71周边散发,且缺口71周边的压圈7形成齿状,提高对翻边21的压紧效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本体(1)和上水室(2),所述上水室(2)固定于散热本体(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2)的顶面或两侧面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挡风板的盲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本体(1)和上水室(2),所述上水室(2)固定于散热本体(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2)的顶面或两侧面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挡风板的盲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2)的顶面或外侧面具有若干与所述盲孔(3)位置对应的凸台(4),所述盲孔(3)开设于所述凸台(4)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与上水室(2)的接合处具有若干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沿凸台(4)的周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2)的两侧具有若干向外侧延伸的凸块(6),所述凸块(6)呈上端敞口的盒状且凸块(6)的外端面开设有通孔(61),该凸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