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755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该VR瞳距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及壳体,所述第一镜框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镜框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心通过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封装于所述壳体内。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使得整个瞳距调节装置比较容易控制,可以根据不同人眼瞳距客观快速、精准进行透镜轴间距调节,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A VR Pupil Distance Regula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R pupil distance adju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gear, a second gear, a shaft, a first frame, a second frame and a housing. The firs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ack, and the second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rack. The first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are coaxially connected through a shaft, and the second gear meshes with the first rack and the said rack. Between the second racks, the first gear, the second gear, the shaft,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are encapsulated in the hous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kes the whole pupil distance adjusting device easy to control, and can adjust the lens axis distance objectively,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human pupil distance,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user's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现实
,尤其涉及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其中,以VR头戴式设备最具有影响力。具体的,VR头戴式设备属于可穿戴设备,这种头戴式设备需要满足不同人的佩戴,保证佩戴该种头戴式设备的舒适性。人体测量学表明,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的瞳距有一定差别,故VR头戴式设备需要根据不同人群佩戴需求调节瞳距。现在的VR头戴式设备大都可以调节瞳距,但在实际应用中,市场上的VR瞳距调节装置存在着系统复杂,调节不准确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体验需求。另外,市场上存在的电子瞳距调节装置存在超调量以及稳态时间长等问题,在用户体验时反复调节瞳距,容易造成用户视觉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以实现精准细微的瞳距调节,根据不同人眼瞳距客观快速、精准进行透镜轴间距调节。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及壳体。所述第一镜框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镜框上设有第二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框上的第二齿条的齿槽宽、齿顶高、齿根高、齿高、齿厚、齿根圆半径与第一镜框上的第一齿条完全相同,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心通过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镜框上的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镜框上的第二齿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第一镜框的第一齿条、第二镜框上的第二齿条三者的模数相等、齿形角(压力角)相等,第二齿轮的回转具有将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分别以相反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功能,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封装于所述壳体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时,通过轴带动第二齿轮以相同角速度和相同方向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及壳体。第一镜框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镜框上设有第二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心通过轴连接,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封装于所述壳体内。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得整个瞳距调节装置比较容易控制,可以根据不同人眼瞳距客观快速、精准进行透镜轴间距调节,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方便用户调节瞳距,容易实现精确瞳距调节。其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第一齿轮上通过轴连接了小于该齿轮直径的同轴的第二齿轮,使得调节时需要的扭力减小,易于手指调节,提高瞳距调节的准确性,同时,将两个齿轮集成使用,节省了成本和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VR瞳距调节装置传动流程示意图;图2为VR瞳距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VR瞳距调节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VR瞳距调节装置在VR中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VR瞳距调节装置在VR外部示意图。上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齿轮,2、轴,3、第二齿轮,4、第一镜框,41、第一齿条,5、第二镜框,51、第二齿条,6、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齿轮1、轴2、第二齿轮3、第一镜框4、第二镜框5及壳体6;为了显示整个VR瞳距调节装置的传动过程,只在图1至图3中标明了第一齿轮1、轴2、第二齿轮3、第一镜框4、第一齿条41、第二镜框5、第二齿条51,手指顺时针或逆时针拨动第一齿轮1时,带动与第一齿轮1同轴心连接的轴2以相同旋转方向进行旋转。轴2与第二齿轮3同轴心粘合连接,轴2的旋转带动第二齿轮3以轴2旋转方向进行旋转,即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3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1的直径。第一镜框4上具有第一齿条41并啮合于第二齿轮3下方,第二镜框5具有第二齿条51并啮合于第二齿轮3上方。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51排布方向平行。第二齿轮3、第一齿条41、第二齿条51上齿轮和齿条模数相等、齿形角(压力角)相等。第二齿轮3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带动第一镜框4和第二镜框5同时发生相互远离或靠近的移动。该过程是由于第二齿轮3与第一齿条41、第二齿条51齿轮齿条之间的啮合将回转运动变成了直线运动,从而完成第一镜框4和第二镜框5的同步的远离或靠近平移运动,容易实现根据用户需求,精确地调节镜框之间的间距,达到调节VR设备瞳距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得整个瞳距调节装置比较容易控制,可以根据不同人眼瞳距客观快速、精准进行透镜轴间距调节,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方便用户调节瞳距,容易实现精确瞳距调节。参阅图4至图5所示,VR瞳距调节装置在VR中的位置示意以及VR瞳距调节装置在VR外部示意。VR瞳距调节装置第一镜框4上设有第一齿条41;所述第二镜框5上设有第二齿条51;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3同轴心通过轴2连接,第二齿轮3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41和所述第二齿条51之间。第一齿轮1、轴2、第二齿轮3、第一镜框4、第二镜框5封装于所述壳体6内。壳体6在VR瞳距调节装置中起到支撑和保护机身的作用。为了方便用户拨动第一齿轮1,VR瞳距调节装置中的第一齿轮1部分机体在壳体6之外。以上内容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及壳体;所述第一镜框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镜框上设有第二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框上的第二齿条的齿槽宽、齿顶高、齿根高、齿高、齿厚、齿根圆半径与第一镜框上的第一齿条完全相同。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心通过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镜框上的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镜框上的第二齿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第一镜框的第一齿条、第二镜框上的第二齿条三者的模数相等、齿形角(压力角)相等,第二齿轮的回转具有将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分别以相反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功能;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封装于所述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瞳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及壳体;所述第一镜框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镜框上设有第二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框上的第二齿条的齿槽宽、齿顶高、齿根高、齿高、齿厚、齿根圆半径与第一镜框上的第一齿条完全相同。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心通过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镜框上的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镜框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少华徐熙平张宁赵天野黄辉赵森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