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34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3:06
提供能防止链壳体由于从张力赋予构件施加的应力而挠曲,能防止链壳体与发动机主体的连结力降低的车辆用内燃机。在将由连接前侧凸台部(53A)和后侧凸台部(53B)的第1虚拟平面(91)、经过壳体侧连结部(51A)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2虚拟平面(92)、经过前侧凸台部(53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3虚拟平面(93)、以及经过后侧凸台部(53B)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4虚拟平面(94)包围的空间设为配置第1安装支架(46)的支架配置空间(96)的情况下,在支架配置空间(96)内配置有自动张紧器(34)的张紧器连结部(34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for vehicles

Provides a vehi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apable of preventing the chain case from bending due to the stress imposed on the component by the tension, and of preventing the chain case from reducing the connecting force between the chain case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engine. The first virtual plane (91), the second virtual plane (92), the third virtual plane (93) extending upward and downward through the front side convex platform (53A) and the fourth virtual plane (94) extending upward and downward through the rear side convex platform (53B),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virtual plane (91), the second virtual plane (92) extending forward and backward through the shell side connecting part (51A), the third virtual plane (93) extending upward and downward through the rear side convex platform (53B) are arranged as configuration 1. In the case of the bracket configuration space (96) of the mounting bracket (46), the tensioner connection part (34a) of the automatic tensioner (34) is arranged in the bracket configuration space (9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内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内燃机。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的曲轴和辅助设备之间设有对传递动力的驱动带施加张力的带张力调整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该带张力调整装置具备:臂,其设于从链壳体向外方鼓出的安装件装配部的下方,被支撑为绕固定于发动机的摆动销摆动自如;张紧轮,其支撑于臂的端部并与驱动带接触;以及自动张紧器,其一端部与臂连结并且另一端部与链壳体连结,对臂进行按压。安装件装配部连结有安装支架的一端部,安装支架的另一端部通过安装装置支撑于车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6-1764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现有的带张力调整装置中,自动张紧器的另一端部与链壳体连结。自动张紧器以大的力将张力带轮按压到驱动带,因此大的应力从自动张紧器的另一端部作用于链壳体。由此,链壳体挠曲,链壳体与发动机主体的连结力有可能降低。特别是,在自动张紧器的另一端部与链壳体中的刚性低的平坦部等连结的情况下,由于自动张紧器的另一端部作用于平坦部的应力,平坦部易于挠曲,链壳体与发动机主体的连结力易于降低。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防止链壳体由于从张力赋予构件施加的应力而挠曲,能防止链壳体与发动机主体的连结力降低的车辆用内燃机。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内燃机具备:发动机主体,其具有曲轴;壳体构件,其与上述发动机主体的端部连结;防振安装构件,其具有安装侧连结部,设于车体侧;鼓出部,其从上述壳体构件向上述防振安装构件鼓出,在上部具有壳体侧连结部;驱动带,其设置在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从上述曲轴向辅助设备传递动力;张力赋予构件,其设置在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向上述驱动带施加张力;以及安装支架,其连结上述壳体侧连结部和上述安装侧连结部,上述张力赋予构件具备:张紧轮,其与上述驱动带接触;以及张紧器构件,其一端部设有与上述壳体构件连结的张紧器连结部,并且在另一端部设有上述张紧轮,上述张紧器构件将上述张紧轮按压到上述驱动带,上述车辆用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构件形成有:前侧凸台部,其位于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以及后侧凸台部,其位于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相对于上述前侧凸台部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方,上述安装支架分割为:第1安装支架,其具有中间连结部,与上述壳体侧连结部连结;以及第2安装支架,其连结上述中间连结部和上述安装侧连结部,上述第1安装支架具备:上壁部,其基端侧与上述壳体侧连结部连结;以及纵壁部,其从上述上壁部向下方延伸,延伸方向的下端部与上述前侧凸台部和上述后侧凸台部连结,在将由第1虚拟平面、第2虚拟平面、第3虚拟平面以及第4虚拟平面包围的空间设为配置上述第1安装支架的支架配置空间的情况下,上述张紧器连结部配置于上述支架配置空间,其中,上述第1虚拟平面横穿上述前侧凸台部和上述后侧凸台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第2虚拟平面沿着上述壳体侧连结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第3虚拟平面经过上述前侧凸台部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上述第4虚拟平面经过上述后侧凸台部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专利技术效果这样,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能防止链壳体由于从张力赋予构件施加的应力而挠曲,能防止链壳体与发动机主体的连结力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方向向视截面图。图4是图1的IV-IV方向的右安装装置的向视截面图。图5是从右斜前方观看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安装装置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安装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安装装置的俯视图,表示将第2安装支架拆下后的状态。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安装装置的俯视图,表示将第1安装支架和第2安装支架拆下后的状态。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视图,表示将第1安装支架拆下后的状态。图10是从右斜后方观看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图,表示将第1安装支架拆下后的状态。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视图,是表示装配有第1安装支架的状态的图。图12是从左斜前方观看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安装装置的第1安装支架的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安装装置的第1安装支架的左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安装装置的第1安装支架的后视图。图15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其它形状的右安装装置的车辆用内燃机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2R:右纵梁(车体);5:动力传动系;6:发动机(内燃机);9:右安装装置(安装装置);18:液压致动器(液压设备);11:气缸体(发动机主体);12:气缸盖(发动机主体);15:曲轴;21:链壳体(壳体构件);26:发电机;27:驱动带;31:带张紧器(张力赋予构件);32:臂;33:张紧轮;34:自动张紧器(张紧器构件);34a:张紧器连结部;36:车体板(车体);41:防振安装构件;44:轴构件(安装侧连结部);45:安装支架;46:第1安装支架;47:第2安装支架;51:鼓出部;51A:壳体侧连结部;52、101:张紧器连结用凸台部;53A:前侧凸台部;53B:后侧凸台部;61:上壁部;61B:中间连结部;63:液压缸部;64:液压控制阀;64A:控制部;65、66:加固肋;65、66:加固肋(第1加固肋);67:加固肋(第2加固肋);91:第1虚拟平面;91a:中心部(第1虚拟平面的延伸方向的中心部);92:第2虚拟平面;93:第3虚拟平面;94:第4虚拟平面;95:第5虚拟平面。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内燃机具备:发动机主体,其具有曲轴;壳体构件,其与发动机主体的端部连结;防振安装构件,其具有安装侧连结部,设于车体侧;鼓出部,其从壳体构件向防振安装构件鼓出,在上部具有壳体侧连结部;驱动带,其设置在比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从曲轴向辅助设备传递动力;张力赋予构件,其设置在比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向驱动带施加张力;以及安装支架,其连结壳体侧连结部和安装侧连结部,张力赋予构件具备:张紧轮,其与驱动带接触;以及张紧器构件,其一端部设有与壳体构件连结的张紧器连结部,并且在另一端部设有张紧轮,张紧器构件将张紧轮按压到驱动带,在上述车辆用内燃机中,在壳体构件形成有:前侧凸台部,其位于比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以及后侧凸台部,其位于比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相对于前侧凸台部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方,安装支架分割为:第1安装支架,其具有中间连结部,与壳体侧连结部连结;以及第2安装支架,其连结中间连结部和安装侧连结部,第1安装支架具备:上壁部,其基端侧与壳体侧连结部连结;以及纵壁部,其从上壁部向下方延伸,延伸方向的下端部与前侧凸台部和后侧凸台部连结,在将由第1虚拟平面、第2虚拟平面、第3虚拟平面以及第4虚拟平面包围的空间设为配置上述第1安装支架的支架配置空间的情况下,上述张紧器连结部配置于上述支架配置空间,其中,上述第1虚拟平面横穿前侧凸台部和后侧凸台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第2虚拟平面沿着壳体侧连结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第3虚拟平面经过前侧凸台部在车辆的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内燃机,具备:发动机主体,其具有曲轴;壳体构件,其与上述发动机主体的端部连结;防振安装构件,其具有安装侧连结部,设于车体侧;鼓出部,其从上述壳体构件向上述防振安装构件鼓出,在上部具有壳体侧连结部;驱动带,其设置在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从上述曲轴向辅助设备传递动力;张力赋予构件,其设置在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向上述驱动带施加张力;以及安装支架,其连结上述壳体侧连结部和上述安装侧连结部,上述张力赋予构件具备:张紧轮,其与上述驱动带接触;以及张紧器构件,其一端部设有与上述壳体构件连结的张紧器连结部,并且在另一端部设有上述张紧轮,上述张紧器构件将上述张紧轮按压到上述驱动带,上述车辆用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构件形成有:前侧凸台部,其位于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以及后侧凸台部,其位于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相对于上述前侧凸台部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方,上述安装支架分割为:第1安装支架,其具有中间连结部,与上述壳体侧连结部连结;以及第2安装支架,其连结上述中间连结部和上述安装侧连结部,上述第1安装支架具备:上壁部,其基端侧与上述壳体侧连结部连结;以及纵壁部,其从上述上壁部向下方延伸,延伸方向的下端部与上述前侧凸台部和上述后侧凸台部连结,在将由第1虚拟平面、第2虚拟平面、第3虚拟平面以及第4虚拟平面包围的空间设为配置上述第1安装支架的支架配置空间的情况下,上述张紧器连结部配置于上述支架配置空间,其中,上述第1虚拟平面横穿上述前侧凸台部和上述后侧凸台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第2虚拟平面沿着上述壳体侧连结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第3虚拟平面经过上述前侧凸台部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上述第4虚拟平面经过上述后侧凸台部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3 JP 2017-1367021.一种车辆用内燃机,具备:发动机主体,其具有曲轴;壳体构件,其与上述发动机主体的端部连结;防振安装构件,其具有安装侧连结部,设于车体侧;鼓出部,其从上述壳体构件向上述防振安装构件鼓出,在上部具有壳体侧连结部;驱动带,其设置在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从上述曲轴向辅助设备传递动力;张力赋予构件,其设置在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向上述驱动带施加张力;以及安装支架,其连结上述壳体侧连结部和上述安装侧连结部,上述张力赋予构件具备:张紧轮,其与上述驱动带接触;以及张紧器构件,其一端部设有与上述壳体构件连结的张紧器连结部,并且在另一端部设有上述张紧轮,上述张紧器构件将上述张紧轮按压到上述驱动带,上述车辆用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构件形成有:前侧凸台部,其位于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以及后侧凸台部,其位于比上述鼓出部靠下方的位置,相对于上述前侧凸台部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方,上述安装支架分割为:第1安装支架,其具有中间连结部,与上述壳体侧连结部连结;以及第2安装支架,其连结上述中间连结部和上述安装侧连结部,上述第1安装支架具备:上壁部,其基端侧与上述壳体侧连结部连结;以及纵壁部,其从上述上壁部向下方延伸,延伸方向的下端部与上述前侧凸台部和上述后侧凸台部连结,在将由第1虚拟平面、第2虚拟平面、第3虚拟平面以及第4虚拟平面包围的空间设为配置上述第1安装支架的支架配置空间的情况下,上述张紧器连结部配置于上述支架配置空间,其中,上述第1虚拟平面横穿上述前侧凸台部和上述后侧凸台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第2虚拟平面沿着上述壳体侧连结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第3虚拟平面经过上述前侧凸台部在车辆的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雅士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