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702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包括:顶端开口的滞留池,滞留池的池底竖直设有分隔墙,分隔墙用于将滞留池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第一过滤区沿雨水流动方向布设有用于对雨水中含有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的第一砾石层、用于使雨水留滞以形成缺氧/厌氧环境的第一蓄水层,第一过滤区内还埋设有用于将需要处理的雨水导入第一砾石层中的进水管路。第二过滤区内沿雨水流动方向依次布设有用于蓄积由第一蓄水层溢流出的雨水的第二蓄水层、覆盖层、用于雨水中残留的颗粒物再次过滤并同时对雨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的生物过滤介质层、用于实现快速排水的第二砾石层,第二砾石层中埋设有排水管路。

Hierarchical Biofiltration Reten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aded biofiltration deten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detention pool with an opening at the top, a partition wall vertically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etention pool, and a partition wall used to divide the detention pool into two independent first and second filters. The first filter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avel layer for filtering particulate matter contained in rainwater along the direction of rainwater flow, a first aquifer for retaining rainwater to form an anoxic/anaerobic environment, and a water inlet pipeline for the rainwater to be treated into the first gravel layer. A second aquifer, a cover layer, a biofilter medium layer for storing rainwater overflowing from the first aquifer, for re-filtering the residual particulate matter in rainwater and simultaneously adsorbing and degrading the residual organic pollutants in rainwater, a second gravel layer for realizing rapid drainage, and a drainage layer are arranged in the second gravel layer. Water pipe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影响开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传统城市雨水“快排”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而新型“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建设”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收、下渗、滞留、蓄积及净化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初期雨水一般指地面10~15mm厚已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道路及硬化地面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了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初期雨水指标往往超过地表水V类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COD)达200mg/L以上,总磷(TP)一般在1.0mg/L以上,NH3接近3.0mg/L,雨污混合溢流污水(CSO)水质与初期雨水状况类似。地表径流经雨水管直排或雨污合流管溢流至水体,是造成水体黑臭的重要因素之一。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开口的滞留池(10),所述滞留池(10)的池底竖直设有分隔墙(20),所述分隔墙(20)用于将所述滞留池(10)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第一过滤区,及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区处理后的雨水再次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一过滤区内沿雨水流动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布设有用于对导入的雨水中含有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的第一砾石层(30)、用于使经过所述第一砾石层(30)过滤后的雨水留滞以使所述第一过滤区形成稳定的缺氧/厌氧环境的第一蓄水层(40),所述第一过滤区内还埋设有用于将待过滤净化处理的雨水导入所述第一砾石层(30)中的进水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开口的滞留池(10),所述滞留池(10)的池底竖直设有分隔墙(20),所述分隔墙(20)用于将所述滞留池(10)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第一过滤区,及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区处理后的雨水再次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一过滤区内沿雨水流动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布设有用于对导入的雨水中含有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的第一砾石层(30)、用于使经过所述第一砾石层(30)过滤后的雨水留滞以使所述第一过滤区形成稳定的缺氧/厌氧环境的第一蓄水层(40),所述第一过滤区内还埋设有用于将待过滤净化处理的雨水导入所述第一砾石层(30)中的进水管路(50);所述第二过滤区内沿雨水流动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设有用于蓄积由所述第一蓄水层(40)溢流出的雨水的第二蓄水层(60)、覆盖层(70)、用于对经过所述覆盖层(70)过滤后的雨水中残留的颗粒物再次过滤并同时对雨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的生物过滤介质层(80)、用于对经过所述生物过滤介质层(80)处理后的雨水实现快速排水的第二砾石层(90),所述第二砾石层(90)中埋设有用于将过滤后的雨水汇流排至排水检查井或受纳水体中的排水管路(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砾石层(30)包括用于对引入的雨水中含有的粒径较大的粗大颗粒物进行截留的第一粗砾石层(31)、布设于所述第一粗砾石层(31)的上方并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粗砾石层(31)截留后的雨水中含有的粒径较小的细小颗粒物和残留的粗大颗粒物截留的第一细砾石层(32);所述第一粗砾石层(31)的孔隙率大于所述第一细砾石层(32)的孔隙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50)包括将雨水引入所述第一过滤区内的进水管(51),所述进水管(51)连接有多根用于将雨水分散引入所述第一粗砾石层(31)中的布水支管(52);所述布水支管(52)埋设于所述第一粗砾石层(31)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还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一过滤区内的雨水或清洗所述第一过滤区产生的截留物向外排出的排水泄空结构(110),所述排水泄空结构(110)包括:布设于所述第一砾石层(30)下方以使雨水或截留物汇流以排出的排水沟(111)、与所述排水沟(111)连通并用于将所述排水沟(111)内的雨水或截留物排出所述第一过滤区的泄水管组(1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砾石层(30)的层底面为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卫宁邓征宇蓝翔陈世洋陆先镭孙琴仲笑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