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964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分隔带内的防水土工布、碎石净水层、透水土工布、改良土净水层、防冲刷层、设置在分隔带中央的溢流井、沿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纵向设置在所述碎石净水层中的集水管、与所述溢流井底部连通的横向连接管,溢流井贯穿防水土工布、碎石净水层、透水土工布、改良土净水层和防冲刷层,并与集水管连通,所述横向连接管沿海绵城市市政道路横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具有排水、渗水、滞水、蓄水、净水的功能,可用于市政道路及城市周边的干线公路,使市政道路变成海绵城市市政道路,促进了海绵城市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生物净化滞留带,可应用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属于道路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国家提出的一种城市建设新理念。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与城市水环境的迫切需要,海绵城市要求城市在下雨时具有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道路铺装在整个城市铺装的比重约为30%,存在着雨水冲刷路面导致径流污染、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充分发挥市政道路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般的市政道路主要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中分带、侧分带组成。由于对市政道路景观效果以及绿化率的不断提高,中分带以及侧分带的宽度在不断增大,在保证道路安全使用的情况下,发挥中分带与侧分带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排水的作用显得非常必要。在目前的市政道路设计中,所有的分隔带高度均高于路表,根本无法起到上述作用,且从分隔带流出的雨水会污染路面,也将加重排水系统的压力。为了将市政道路变为海绵城市的一部分,改善城市水资源环境,提出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海绵城市理念在2013年首次提出,2014年在南宁市及深圳市进行了初步探索,目前在各试点城市刚开始初步探索实践。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区域的整体规划设计。例如南宁市、深圳的光明新区,是一个大区域的规划设计,但它们均未对占城市铺装面积接近30%的道路做具体的设计。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相对应的是低影响道路,在国内外的低影响道路设计中,提出了采用排水路面、开口侧石、下凹式绿化带的要求,实现了道路排水的功能,却没有实现渗水、蓄水、净水、滞水的功能。技术专利《一种生态滤沟及其设计方法》公开了一种生态滤沟,依靠种植土和砾石的过滤的作用,降低城市道路径流污染,很明显种植土和砾石的削减能力有限,只能过滤大粒径的污染物。江苏省海绵城市试点城市镇江市,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城市,镇江在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中,采用了排水沥青路面、开口侧石、下凹式绿化带、溢流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路表雨水径流直接进入排水管网,得不到净化与蓄存;(2)水资源浪费,无法得到应用。(3)溢流井与地表标高相同,雨水进入绿化带后直接进入溢流井,既易引起溢流井的堵塞,同时绿化带无法起到滞水、蓄水、渗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排水功能的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分隔带内的防水土工布、碎石净水层、透水土工布、改良土净水层、防冲刷层、设置在分隔带中央的溢流井、沿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纵向设置在所述碎石净水层中的集水管、与所述溢流井底部连通的横向连接管,防水土工布沿生物净化滞留带开挖基坑的整个边界铺设,所述溢流井贯穿防水土工布、碎石净水层、透水土工布、改良土净水层和防冲刷层,并与集水管连通,所述横向连接管沿海绵城市市政道路横向设置。进一步的,本技术生物净化滞留带中,所述防冲刷层厚度为2~5cm,由10~20mm碎石组成,所述改良土净水层、碎石净水层与透水土工布组成雨水净化层。进一步的,本技术生物净化滞留带中,所述改良土净水层由腐殖土、生物炭、细砂、种植土按照质量比5∶(3~7)∶(15~25)∶(65~73)混合而成,厚度为0.8~1.2m;所述的碎石净水层厚度为20~30cm,由10~20mm的等粒径碎石组成;所述的溢流井的顶部高度低于路面设计标高7~10cm,由具有过滤功能的雨水篦子和排水井组成。进一步的,本技术生物净化滞留带中,所述的生物炭粒径为30~60目,含碳量大于95%,所述的腐殖土为含有树木的枯枝残叶经长时间腐烂发酵的土壤,所述的细砂粒径为0.8~2mm,所述的种植土为适合植物生长的普通土壤。进一步的,本技术生物净化滞留带中,所述集水管道为直径为8~10cm的软式透水管,所述的透水土工布为具有过滤和渗透作用的土工布,所述的防水土工布为阻止雨水渗透的土工布。本技术的上述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市政道路设计的中分带及侧分带的宽度,确定生物滞留带的宽度,并进行生物净化滞留带的开挖;2)砌筑溢流井,并在其下部设置横向连接管与非机动车道上的排水井相连;3)沿开挖界面铺设防水土工布,两个防水土工布的接缝处至少重叠15cm,缝合必须连续进行,缝针距离边缘至少3cm;4)沿生物滞留带纵向布设集水管;5)从下至上依次施工碎石净水层、透水土工布、改良土净水层,得到净水层;6)在改良土净水层下凹表面摊铺均匀厚度等粒径的10~20mm碎石,厚度为2~5cm,得到防冲刷层,下凹面底部距路面标高12~18cm。进一步的,该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生物滞留带采用人工台阶开挖的方式,每级台阶高度为40~60cm,宽度为40~60cm,开挖深度为1.25~1.65m。进一步的,该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溢流井的顶部高度低于路面设计标高7~10cm,并安装雨水篦子。进一步的,该方法中,所述步骤5)的具体流程为:①将20~30cm等粒径的10~20mm碎石填入生物滞留带,并采用人工摊平,得到碎石净水层;②采用人工滚铺,在碎石净水层顶部布设透水土工布,接缝处至少重叠15cm,缝合必须连续进行,缝针距离边缘至少3cm;③按照重量份数:腐殖土5份,生物炭3~7份,细砂15~25份,种植土65~73份,一起加入强制式拌和机或双卧轴桨叶式拌和机,拌和后取出,得到净化改良土;④将净化改良土回填至生物滞留带,松铺系数为1.1~1.2,使得压实度达到65%~75%,压实后的厚度为0.8~1.2m,表层修整成下凹式,下凹面底部距离路面标高17~20cm,得到改良土净水层。本技术净化滞留带由防冲刷层、净水层、集水管道、溢流井、横向连接管、透水土工布、防水土工布组成,集水管道为直径为8~10cm的软式透水管,所述溢流井为内径为60cm的排水井,下部设置横向连接管,所述的透水土工布为具有过滤和渗透作用的土工布,所述的防水土工布为阻止雨水渗透的土工布。溢流井由具有过滤功能的雨水篦子和排水井组成。本技术中所述的市政道路可以为含有侧分带的市政道路,含有侧分带的省道、国道,侧分带宽度均不宜小于2.5m。本技术改良土净水层中含有生物炭、腐殖土、细砂,在生物滞留带内首次采用生物炭改良土壤技术,不仅能够很好的削减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而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并且提高了生物净化滞留带的渗透能力。相应的新的生物净化滞留带结构可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排水系统,集排水、渗水、蓄水、滞水、净水功能于一体。本技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使市政道路具有了排水、渗水、滞水、蓄水、净水的功能,同时不影响道路的安全使用,使普通市政道路变成海绵城市市政道路。作为海绵城市市政道路,需对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排水、渗水、滞水、蓄水、净水的能力进行评价。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渗透系数试验、现场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其特征在于,该滞留带为下凹式分隔带,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分隔带内的防水土工布(4)、碎石净水层(3)、透水土工布(6)、改良土净水层(5)、防冲刷层(7)、设置在分隔带中央的溢流井(1)、沿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纵向设置在所述碎石净水层(3)中的集水管(2)、与所述溢流井(1)底部连通的横向连接管(8),所述防水土工布(4)沿生物净化滞留带开挖基坑的整个边界铺设,所述溢流井(1)贯穿防水土工布(4)、碎石净水层(3)、透水土工布(6)、改良土净水层(5)和防冲刷层(7),并与集水管(2)连通,溢流井(1)顶面标高高于土表,所述横向连接管(8)沿海绵城市市政道路横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其特征在于,该滞留带为下凹式分隔带,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分隔带内的防水土工布(4)、碎石净水层(3)、透水土工布(6)、改良土净水层(5)、防冲刷层(7)、设置在分隔带中央的溢流井(1)、沿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纵向设置在所述碎石净水层(3)中的集水管(2)、与所述溢流井(1)底部连通的横向连接管(8),所述防水土工布(4)沿生物净化滞留带开挖基坑的整个边界铺设,所述溢流井(1)贯穿防水土工布(4)、碎石净水层(3)、透水土工布(6)、改良土净水层(5)和防冲刷层(7),并与集水管(2)连通,溢流井(1)顶面标高高于土表,所述横向连接管(8)沿海绵城市市政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兴宇王晓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