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枫浩专利>正文

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旋转植草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1766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旋转植草沟结构,包括圆形平台,圆形平台的顶端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植草层,弧形植草层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导水槽,弧形植草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圆形植草层,弧形植草层与圆形植草层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圆形通孔与弧形导水槽之间通过长形导水槽连接,圆形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长形阶梯,圆形平台的底端设置有真土层,圆形通孔的底端设置有L型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蓄水池,蓄水池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层,蓄水池的顶端设置有输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植草槽的雨水进行疏导,便于对植草槽进行管理,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草沟结构,具体为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旋转植草沟结构。
技术介绍
近来全国内涝灾害的报道屡见不鲜,传统城市排水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海绵城市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各项海绵城市措施也在各个地区开展实施。雨水花园景观效果较好,但对径流削减能力有限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现有的植草沟,其设计结构却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大都采用普通的自然排放法进行排放,不便对植草槽的雨水进行疏导,不便对植草槽进行管理,不便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旋转植草沟结构,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旋转植草沟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圆形平台,所述圆形平台的顶端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植草层,所述弧形植草层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导水槽,所述弧形植草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圆形植草层,所述弧形植草层与所述圆形植草层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弧形导水槽之间通过长形导水槽连接,所述圆形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长形阶梯,所述圆形平台的底端设置有真土层,所述圆形通孔的底端设置有L型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蓄水池的顶端设置有输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圆形通孔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弧形导水槽底端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长形阶梯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圆形平台,所述长形阶梯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圆形植草层。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地下水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旋转植草沟结构,通过弧形导水槽和长形导水槽,便于对植草槽的雨水进行疏导,通过长形阶梯,便于对植草槽进行管理,通过排水管、L型排水管和蓄水池,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图;图中:圆形平台1;圆形通孔2;弧形植草层3;弧形导水槽4;圆形植草层5;排水管6;长形导水槽7;长形阶梯8;真土层9;L型排水管10;蓄水池11;过滤层12;输水管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圆形平台1,圆形平台1的顶端设置有圆形通孔2,圆形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植草层3,弧形植草层3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导水槽4,弧形植草层3的另一侧设置有圆形植草层5,弧形植草层3与圆形植草层5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6,圆形通孔2与弧形导水槽4之间通过长形导水槽7连接,圆形平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长形阶梯8,圆形平台1的底端设置有真土层9,圆形通孔2的底端设置有L型排水管10,排水管6的一端设置有蓄水池11,蓄水池11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层12,蓄水池11的顶端设置有输水管13。进一步的,圆形通孔2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网,便于对大直径杂质进行过滤,简单方便。进一步的,排水管6位于弧形导水槽4底端的下方,所述便于对雨水的输送。进一步的,长形阶梯8的一端连接有圆形平台1,长形阶梯8的另一端连接有圆形植草层5,便于平时对植草沟的管理。进一步的,输水管13的一端连接有地下水道,便于对过多雨水的排放。工作原理:首先,圆形平台1的顶端设置有圆形通孔2,便于对圆形平台1雨水的疏导,圆形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植草层3,弧形植草层3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导水槽4,弧形植草层3的另一侧设置有圆形植草层5,圆形通孔2与弧形导水槽4之间通过长形导水槽7连接,通过弧形导水槽4和长形导水槽7,便于对植草槽的雨水进行疏导,圆形平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长形阶梯8,便于对植草槽进行管理,弧形植草层3与圆形植草层5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6,圆形平台1的底端设置有真土层9,圆形通孔2的底端设置有L型排水管10,排水管6的一端设置有蓄水池11,通过排水管6、L型排水管10和蓄水池11,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蓄水池11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层12,便于对雨水进行过滤,蓄水池11的顶端设置有输水管13,通过输水管13,便于对蓄水池11中较多的雨水进行排放。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旋转植草沟结构,包括圆形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平台(1)的顶端设置有圆形通孔(2),所述圆形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植草层(3),所述弧形植草层(3)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导水槽(4),所述弧形植草层(3)的另一侧设置有圆形植草层(5),所述弧形植草层(3)与所述圆形植草层(5)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6),所述圆形通孔(2)与所述弧形导水槽(4)之间通过长形导水槽(7)连接,所述圆形平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长形阶梯(8),所述圆形平台(1)的底端设置有真土层(9),所述圆形通孔(2)的底端设置有L型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6)的一端设置有蓄水池(11),所述蓄水池(11)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层(12),所述蓄水池(11)的顶端设置有输水管(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旋转植草沟结构,包括圆形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平台(1)的顶端设置有圆形通孔(2),所述圆形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植草层(3),所述弧形植草层(3)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导水槽(4),所述弧形植草层(3)的另一侧设置有圆形植草层(5),所述弧形植草层(3)与所述圆形植草层(5)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管(6),所述圆形通孔(2)与所述弧形导水槽(4)之间通过长形导水槽(7)连接,所述圆形平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长形阶梯(8),所述圆形平台(1)的底端设置有真土层(9),所述圆形通孔(2)的底端设置有L型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6)的一端设置有蓄水池(11),所述蓄水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枫浩
申请(专利权)人:张枫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