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5948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系统,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为基层和鹅软石面层,基层上设置有贯穿的透水孔;路边排水部包括上层开挖的滤水排水沟和下层的透水层,路边排水部还包括一地下蓄水区,所述地下蓄水区位于路边排水部,所述蓄水区的上面设有种植土层,所述蓄水区设有顶部井口,所述顶部井口上盖有下沉式井盖;透水孔通过排水管连通有地下蓄水区,地下蓄水区通过出水管道连接到出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与安装,且透水性能好,减少了内涝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将多余的水进行存储起来,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路面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的国内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建设中,路面大量采用传统水泥、混泥土、柏油等非透水性面层和基层,既造成了大量地表水的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城市管网压力增大等问题,又扩大了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污染因素。因此现有的路面也出现透水路面、生态路面都技术,但是其在透水性还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仍然会出现大雨过后发生内涝的现象发生,且造价高昂,因此其不能够得到大面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系统,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为基层和鹅软石面层,基层上设置有贯穿的透水孔,各透水孔呈矩形阵列排列,相邻的两个透水孔之间的间距为4m~8m,其矩形阵列排列的透水孔易于施工,同时周期性排列的透水孔能够保证路面所承受的压力进行均匀分摊,更好的保证路面结构强度,透水孔为圆孔,透水孔的直径为10cm或20com,圆形孔的壁面应力分散均匀,在进行打孔时,对于基层的损伤较小,有利于保证路面结构强度不发生变化,透水孔的直径为10cm或20com,既能够保证该透水孔不易堵塞,保证钻孔后的路面透水性,同时又能够避免对路面透水孔不易过大损伤;路边排水部包括上层开挖的滤水排水沟和下层的透水层,路边排水部还包括一地下蓄水区,所述地下蓄水区位于路边排水部,所述地下蓄水区内填充有碎石或砾石,所述碎石或砾石层通过管道或透水通道连通地下蓄水区,透水通道内填充有碎石或砾石,所述蓄水区的上面设有种植土层,所述蓄水区设有顶部井口,所述顶部井口上盖有下沉式井盖;透水孔通过排水管连通有地下蓄水区,地下蓄水区通过出水管道连接到出水泵。所述透水层由下至上依次是粗砂垫层、碎石层以及混凝土垫层。所述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之间设置有绿化带,一方面可以起到装饰绿化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绿化带上的植物起到吸收的作用。所述地下蓄水区位于基层透水孔的下方,工作时,路面排水部通过透水孔将下渗的水引导到地下蓄水区存储起来,有利于将多余的流水进行存储起来,便于做其他的用途,提高了水的利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为基层和鹅软石面层,基层上设置有贯穿的透水孔,透水孔通过排水管连通有地下蓄水区,地下蓄水区通过出水管道连接到出水泵,一方面有利于雨水通过基层和鹅软石面层径流回渗到地下,可以有效的还原、补充地下水,维持地下生态系统平衡,防止地表沉降及路面塌陷,另一方面通过收集多余的雨水到地下蓄水区进行存储起来,更加有利于水不会被轻易流走,提供水的利用性;路边排水部包括上层开挖的滤水排水沟和下层的透水层,通过上层的滤水排水沟能够进行泄水,有利于减少内涝现象的发生;本技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系统,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为基层11和鹅软石面层12,基层12上设置有贯穿的透水孔13,各透水孔13呈矩形阵列排列,相邻的两个透水孔13之间的间距为4m~8m,其矩形阵列排列的透水孔13易于施工,同时周期性排列的透水孔13能够保证路面所承受的压力进行均匀分摊,更好的保证路面结构强度,透水孔13为圆孔,透水孔13的直径为10cm或20com,圆形孔的壁面应力分散均匀,在进行打孔时,对于基层11的损伤较小,有利于保证路面结构强度不发生变化,透水孔13的直径为10cm或20com,既能够保证该透水孔13不易堵塞,保证钻孔后的路面透水性,同时又能够避免对路面透水孔13不易过大损伤;路边排水部包括上层开挖的滤水排水沟21和下层的透水层22,路边排水部还包括一地下蓄水区23,所述地下蓄水区23位于路边排水部,所述地下蓄水区23内填充有碎石或砾石,所述碎石或砾石层通过管道或透水通道连通地下蓄水区23,透水通道内填充有碎石或砾石,所述蓄水区的上面设有种植土层,所述蓄水区设有顶部井口,所述顶部井口上盖有下沉式井盖,所述透水层由下至上依次是粗砂垫层、碎石层以及混凝土垫层;透水孔13通过排水管连通有地下蓄水区23,地下蓄水区23通过出水管道连接到出水泵,所述地下蓄水区23位于基层透水孔13的下方,工作时,路面排水部通过透水孔13将下渗的水引导到地下蓄水区23存储起来,有利于将多余的流水进行存储起来,便于做其他的用途,提高了水的利用性;所述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之间设置有绿化带31,一方面可以起到装饰绿化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绿化带31上的植物起到吸收的作用。本技术在地下蓄水区23通过出水管道连接到出水泵,通过出水泵能够将地下蓄水区23进行浇灌等其他用途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为基层和鹅软石面层,基层上设置有贯穿的透水孔,透水孔通过排水管连通有地下蓄水区,地下蓄水区通过出水管道连接到出水泵,一方面有利于雨水通过基层和鹅软石面层径流回渗到地下,可以有效的还原、补充地下水,维持地下生态系统平衡,防止地表沉降及路面塌陷,另一方面通过收集多余的雨水到地下蓄水区进行存储起来,更加有利于水不会被轻易流走,提供水的利用性;路边排水部包括上层开挖的滤水排水沟和下层的透水层,通过上层的滤水排水沟能够进行泄水,有利于减少内涝现象的发生;本技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系统,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其特征在于,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为基层和鹅软石面层,基层上设置有贯穿的透水孔;路边排水部包括上层开挖的滤水排水沟和下层的透水层,路边排水部还包括一地下蓄水区,所述地下蓄水区位于路边排水部,所述地下蓄水区内填充有碎石或砾石,所述碎石或砾石层通过管道或透水通道连通地下蓄水区,透水通道内填充有碎石或砾石,所述蓄水区的上面设有种植土层,所述蓄水区设有顶部井口,所述顶部井口上盖有下沉式井盖;透水孔通过排水管连通有地下蓄水区,地下蓄水区通过出水管道连接到出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系统,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其特征在于,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为基层和鹅软石面层,基层上设置有贯穿的透水孔;路边排水部包括上层开挖的滤水排水沟和下层的透水层,路边排水部还包括一地下蓄水区,所述地下蓄水区位于路边排水部,所述地下蓄水区内填充有碎石或砾石,所述碎石或砾石层通过管道或透水通道连通地下蓄水区,透水通道内填充有碎石或砾石,所述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浩陈剑安祝昌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风景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