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南方红壤区的多介质生物滞留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5841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01:41
一种适用于南方红壤区的多介质生物滞留设施,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及南方红壤区的地域特色,提供了一种采用红壤、沸石和堆肥作为复合介质、结构简单、管理方便、脱氮除磷效果好和渗透系数高的径流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进水管、前置池、生物滞留设施主体;所述的生物滞留设施主体从上到下包括存水区、树皮覆盖层、复合介质层、过滤砂层、砾石排水层以及穿孔PVC排水管;复合介质层中可以种植鸢尾或菖蒲等耐涝耐旱的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红壤区的区域优势和多介质的优化组合,实现对径流雨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高效净化,设施设计简单灵活,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径流雨水处理设施,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其水平的提高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水文及水质问题。为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住建部于2014年11月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要求各地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模式,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等。其中生物滞留设施是低影响开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目前已有部分专家学者在生物滞留设施方面申请了专利,如,余雪松专利技术了一种简单的处理径流雨水的生物滞留设施(公布号:CN104652596A),该专利技术虽然简单,但却没有针对性,不适宜生物滞留设施在特定地方的推广,而傅大放等人公布了专利技术了一种适用于苏南农村地区径流雨水的生物滞留设施(公布号:CN105236587A),该专利技术虽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该专利技术需要有一定的水力停留时间,这不利于径流雨水水量的调控。生物滞留设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0/201610644996.html" title="一种适用于南方红壤区的多介质生物滞留设施原文来自X技术">适用于南方红壤区的多介质生物滞留设施</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南方红壤区的多介质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滞留设施包括进水管、前置池、生物滞留设施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南方红壤区的多介质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滞留设施包括进水管、前置池、生物滞留设施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南方红壤区的多介质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滞留设施主体从上至下依次为存水区、树皮覆盖层、复合介质层、过滤砂层、砾石排水层和穿孔PVC排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南方红壤区的多介质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介质层包括红壤、沸石和落叶堆肥,沸石的粒径为2~4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茹李艳根刘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