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5841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通过生物膜和自生动态膜完成对污水处理;通过利用罐体空间设置预处理区、生物反应区、膜过滤区、沉积过滤槽和自动阀门等,将污水实现循环处理,特别是对各种沉积物清洁循环,实现系统的自处理、自清洁清洗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也同时受到了破坏,自然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城镇和农村,由于村屯住宅分散,生活污水不易集中处理,多数民居、农户的污水不作任何处理或只经化粪池简单处理便直接排放,使得自然环境状况更加恶化,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而,用于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纷纷推出,其中最常见的是人工湿地方法,这种污水处理方法由于工艺结构简单、工程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成为目前生活污水分散治理的首选工艺,已在小城镇和农村中普遍使用,但人工湿地方法,其工艺结构虽然简单,但却存在着生化过程不完善、占地面积大、污染物负荷低,运行不稳定、水力性能差等缺点,因而这种方法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难以达到预期的出水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生物膜和自生动态膜完成对污水处理;通过利用罐体空间设置,将污水实现循环处理,特别是对各种沉积物清洁循环,实现系统的自处理、自清洁清洗循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罐体;所述罐体两端对应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罐体内隔分形成预处理区、生物反应区和膜过滤区;所述预处理区为设置在罐体内的底部隔板与罐体内两端及底部间隔成的U型预处理通道;预处理通道一端对应连通进水口,另一端水平连接设置在生物反应区上方的布水管;所述生物反应区和膜过滤区位于预处理通道上方并通过自生动态膜隔成,所述生物反应区中设有生物膜填料,其下部设置有微孔曝气装置;所述膜过滤区位于出水口一侧且与出水口连通;所述预处理通道在位于罐体底部和端部的结合处设置沉积过滤槽;所述生物反应区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底部呈倾斜向下设置且其最低处设置有自动阀门,所述自动阀门能够对应预处理通道连通,且位于预处理通道流通方向上沉积过滤槽的后方。上述方案中预处理区沿罐体底部及两端设置,通过利用罐体在体型较大的特点,预处理区或预处理通道呈U形通道设置,其可以作为进入生物反应区之前的预处理,具体是进行无氧处理。预处理通道可以初步对污水进行沉积,特别是在预处理通道准备上升处或预处理通道在位于罐体底部和端部的结合处设置沉积过滤槽;由于污水流动,预处理通道中的沉积物可以在沉积过滤槽中实现堆积收集。同时,通过在生物反应区与靠近出水口一端设置自动阀门,可以将生物反应区中的沉积物通过自动阀门排入预处理通道,并通过沉积过滤槽过滤收集,如此实现清洁清洗自循环。优选地,所述沉积过滤槽包括槽壳、筛板和排污阀,所述槽壳呈月牙形凹槽结构,其开口对应罐体下端并连通预处理通道,槽壳相对预处理通道的方向垂直设置且沿预处理通道宽度对应,所述槽壳最底部设有排污阀;所述筛板设置在槽壳靠近出水口一侧,且将预处理通道分隔开,并呈朝向进水口一侧倾斜或弯曲设置。为更好对沉积物进行收集过滤及排出,沉积过滤槽设置为易收集排出的凹槽结构,其中,筛板倾斜或弯曲设置起到过滤沉积物及方便沉积物掉落到槽壳内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生物反应区包括第一生物反应区和第二生物反应区,第一生物反应区和第二生物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间隔,第一隔板底部设置有带筛网的第一过水口;所述第一生物反应区和第二生物反应区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底部倾斜向下设置,且最低处设有自动阀门,所述自动阀门对应预处理通道连通,且位于预处理通道流通方向上沉积过滤槽的后方。针对不同的污水处理,可能需要同时使用无氧型生物膜和好氧型生物膜,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生物反应区和第二生物反应区通过是否设置微孔曝气装置,将其划分为好氧区和无氧区,同时通过底部的自动阀门实现水流混合机循环,这样能够反复形成好氧-兼氧-缺氧和硝化-反硝化的生物化解与除氮过程,污水中的COD、HN3-N获得同步去除。对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生物反应区和第二生物反应区的底部倾斜向下设置,且其横截面成倒等腰梯形设置。这样方便沉积物沉积集中,同时方便自动阀门开启后,沉积物可以快速排入到预处理通道了,实现循环清洁。对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板上位于第二生物反应区一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第一过水口下方且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导向板对应第一过水口一侧设置微孔曝气装置,所述微孔曝气装置朝向与导向板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生物反应区与自生动态膜之间设置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端朝向朝向第二生物反应区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下部设置带筛网的第二过水口。这里通过对污水进行导流,可以方便生物膜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化解,同时对污水的导流和微孔曝气装置上升气泡带动的水流使得污水在第二生物反应区不断回旋,有利于生物吸附化解。第二隔板可以避免水对自生动态膜直接冲击,及减少沉积物对自生动态膜影响,方便第二生物反应区沉积物集中堆积。优选地,所述自生动态膜底部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高于第二过水口位置。第三隔板可以避免水对自生动态膜直接冲击。优选地,所述布水管设置在第一生物反应区上方。这样净化过滤时,污水依次经过第一生物反应区、第二生物反应区,使得净化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罐体对应生物反应区设置带密封翻盖的工作口及排气口。优选地,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连接罐体顶部的阶梯。优选地,所述罐体由箱体结构替代。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生物膜和自生动态膜完成对污水处理;通过利用罐体空间设置预处理区、生物反应区、膜过滤区、沉积过滤槽和自动阀门等,将污水实现循环处理,特别是对各种沉积物清洁循环,实现系统的自处理、自清洁清洗循环。2.本专利技术预处理通道可以初步对污水进行沉积,特别是在预处理通道准备上升处或预处理通道在位于罐体底部和端部的结合处设置沉积过滤槽;由于污水流动,预处理通道中的沉积物可以在沉积过滤槽中实现堆积收集。同时,通过在生物反应区与靠近出水口一端设置自动阀门,可以将生物反应区中的沉积物通过自动阀门排入预处理通道,并通过沉积过滤槽过滤收集,如此实现清洁清洗自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罐体、2-进水口、3-出水口、4-预处理区、5-布水管、6-第一生物反应区、7-第二生物反应区、8-生物膜填料、9-膜过滤区、10-第一过水口、11-微孔曝气装置、12-第一隔板、13-第二过水口、14-导向板、15-第二隔板、16-沉积过滤槽、17-第三隔板、18-自生动态膜、19-自动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罐体1,罐体1两端对应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罐体1内隔分形成预处理区4、生物反应区和膜过滤区9;罐体1对应生物反应区设置带密封翻盖的工作口及排气口,罐体1一侧设置有连接罐体1顶部的阶梯。预处理区4为设置在罐体1内的底部隔板与罐体1内两端及底部间隔成的U型预处理通道;预处理通道一端对应连通进水口2,另一端水平连接设置在生物反应区上方的布水管5。生物反应区和膜过滤区9位于预处理通道上方并通过自生动态膜18隔成,生物反应区中设有生物膜填料8,其下部设置有微孔曝气装置11;所述膜过滤区9位于出水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罐体;所述罐体两端对应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罐体内隔分形成预处理区、生物反应区和膜过滤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区为设置在罐体内的底部隔板与罐体内两端及底部间隔成的U型预处理通道;预处理通道一端对应连通进水口,另一端水平连接设置在生物反应区上方的布水管;所述生物反应区和膜过滤区位于预处理通道上方并通过自生动态膜隔成,所述生物反应区中设有生物膜填料,其下部设置有微孔曝气装置;所述膜过滤区位于出水口一侧且与出水口连通;所述预处理通道在位于罐体底部和端部的结合处设置沉积过滤槽;所述生物反应区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底部呈倾斜向下设置且其最低处设置有自动阀门,所述自动阀门能够对应预处理通道连通,且位于预处理通道流通方向上沉积过滤槽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罐体;所述罐体两端对应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罐体内隔分形成预处理区、生物反应区和膜过滤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区为设置在罐体内的底部隔板与罐体内两端及底部间隔成的U型预处理通道;预处理通道一端对应连通进水口,另一端水平连接设置在生物反应区上方的布水管;所述生物反应区和膜过滤区位于预处理通道上方并通过自生动态膜隔成,所述生物反应区中设有生物膜填料,其下部设置有微孔曝气装置;所述膜过滤区位于出水口一侧且与出水口连通;所述预处理通道在位于罐体底部和端部的结合处设置沉积过滤槽;所述生物反应区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底部呈倾斜向下设置且其最低处设置有自动阀门,所述自动阀门能够对应预处理通道连通,且位于预处理通道流通方向上沉积过滤槽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过滤槽包括槽壳、筛板和排污阀,所述槽壳呈月牙形凹槽结构,其开口对应罐体下端并连通预处理通道,槽壳相对预处理通道的方向垂直设置且沿预处理通道宽度对应,所述槽壳最底部设有排污阀;所述筛板设置在槽壳靠近出水口一侧,且将预处理通道分隔开,并呈朝向进水口一侧倾斜或弯曲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区包括第一生物反应区和第二生物反应区,第一生物反应区和第二生物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间隔,第一隔板底部设置有带筛网的第一过水口;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清川邹振生黄晓明辛钰罗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宏智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