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印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印染污水排放口连通的过滤池,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池后端的初沉淀池、混凝反应池、消毒池组、微滤池、脱色池以及用于储存处理后达标的水体以进行再利用的回收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印染污水进行简单、方便的物化处理,使得原本的污水变成可重复利用的安全可靠的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以及污水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印染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印染车间要排放一定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色度、硫化物、染料、部分助剂以及碱等,这些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势必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废水的特点是浓度高、水量大、杂质多、难处理等。专利公开号为CN204198556U、公开日为2015.03.1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收集池、调节池、混凝池、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二级混凝气浮器和脱色池,调节池和接触氧化池配设有用于鼓风曝气的鼓风机,混凝池配设有用于加入混凝剂的混凝剂添加装置,脱色池配设有用于加入二氧化氯的二氧化氯添加装置;脱色池经管道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经管道连通有二次混凝气浮器,二次混凝气浮器经管道连通有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连通有检查池,检查池经过提升泵连通有过滤塔。但是该技术存在步骤繁多、操作复杂以及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能对印染污水进行简单、方便的物化处理,使得原本的污水变成可重复利用的安全可靠的水体,本技术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以及污水处理效果好。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印染污水排放口连通的过滤池,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池后端的初沉淀池、混凝反应池、消毒池组、微滤池、脱色池以及用于储存处理后达标的水体以进行再利用的回收池。该设置中所述印染污水在处理后,变成可以在印染车间继续使用或者用于公共卫生的可再利用水体,使得所述处理体统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消毒池组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混凝反应池后端通过含氯消毒剂进行第一遍消毒杀菌的第一消毒池、通过强氧化性的高铁酸盐消毒剂进行第二遍消毒杀菌的第二消毒池以及通过紫外线照射杀菌的第三消毒池。该设置中所述第一消毒池利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含氯消毒剂进行第一次大范围的基础的消毒杀菌,以保证整体的消毒杀菌效果,所述第二消毒池以及第三消毒池作为更有效的更彻底的辅助消毒杀菌过程,进一步保证了消毒杀菌过程的高效性和彻底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消毒池为通过溶液浓度为10-20mg/L的高铁酸钾或者高铁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杀菌的消毒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消毒池为通过所述高铁酸盐消毒剂被还原后生成的无机絮凝剂Fe(OH)3在所述混凝反应池中纤维杂质进行第一次絮凝之后再进行辅助絮凝的消毒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混凝反应池以及所述第二消毒池与用于收集絮凝后的纤维杂质的纤维收集池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过滤池以及初沉淀池与设有杂质抽取装置的杂质收集池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第一消毒池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混凝反应池上清液收集输送到所述第一消毒池内的第一提升泵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栅板,所述微滤池内设有用于过滤截留以除去微小有机物的微孔塑料滤膜或者微孔金属滤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脱色池为通过包括次氯酸钠或者臭氧在内的氧化性脱色剂进行脱色的脱色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脱色池与储存可再利用水体的所述回收池之间设有用于提升收集水体的第二提升泵房。本技术能对印染污水进行简单、方便的物化处理,使得原本的污水变成可重复利用的安全可靠的水体,本技术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以及污水处理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印染污水排放口连通的过滤池,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池后端的初沉淀池、混凝反应池、消毒池组、微滤池、脱色池以及用于储存处理后达标的水体以进行再利用的回收池,所述印染污水在处理后,变成可以在印染车间继续使用或者用于公共卫生的可再利用水体,使得所述处理体统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所述消毒池组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混凝反应池后端通过含氯消毒剂进行第一遍消毒杀菌的第一消毒池、通过强氧化性的高铁酸盐消毒剂进行第二遍消毒杀菌的第二消毒池以及通过紫外线照射杀菌的第三消毒池,所述第一消毒池利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含氯消毒剂进行第一次大范围的基础的消毒杀菌,以保证整体的消毒杀菌效果,所述第二消毒池以及第三消毒池作为更有效的更彻底的辅助消毒杀菌过程,进一步保证了消毒杀菌过程的高效性和彻底性。所述第二消毒池为通过溶液浓度为10-20mg/L的高铁酸钾或者高铁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杀菌的消毒池。所述第二消毒池为通过所述高铁酸盐消毒剂被还原后生成的无机絮凝剂Fe(OH)3在所述混凝反应池中纤维杂质进行第一次絮凝之后再进行辅助絮凝的消毒池。所述混凝反应池以及所述第二消毒池与用于收集絮凝后的纤维杂质的纤维收集池相连。1.所述过滤池以及初沉淀池与设有杂质抽取装置的杂质收集池相连。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第一消毒池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混凝反应池上清液收集输送到所述第一消毒池内的第一提升泵房。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栅板,所述微滤池内设有用于过滤截留以除去微小有机物的微孔塑料滤膜或者微孔金属滤板。所述脱色池为通过包括次氯酸钠或者臭氧在内的氧化性脱色剂进行脱色的脱色池。所述脱色池与储存可再利用水体的所述回收池之间设有用于提升收集水体的第二提升泵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反应池中,先添加带正电荷的凝聚剂,包括硫酸亚铁或者硫酸铝等,在添加阴离子型的有机絮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等,使得污水中的纤维杂质发生先脱稳在絮凝的变化,以保证纤维杂质的清除效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印染污水排放口连通的过滤池,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池后端的初沉淀池、混凝反应池、消毒池组、微滤池、脱色池以及用于储存处理后达标的水体以进行再利用的回收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印染污水排放口连通的过滤池,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池后端的初沉淀池、混凝反应池、消毒池组、微滤池、脱色池以及用于储存处理后达标的水体以进行再利用的回收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组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混凝反应池后端通过含氯消毒剂进行第一遍消毒杀菌的第一消毒池、通过强氧化性的高铁酸盐消毒剂进行第二遍消毒杀菌的第二消毒池以及通过紫外线照射杀菌的第三消毒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毒池为通过溶液浓度为10-20mg/L的高铁酸钾或者高铁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杀菌的消毒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毒池为通过所述高铁酸盐消毒剂被还原后生成的无机絮凝剂Fe(OH)3在所述混凝反应池中纤维杂质进行第一次絮凝之后再进行辅助絮凝的消毒池。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