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催化、超滤、纳滤组合工艺控制饮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2491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6:09
一种光催化、超滤、纳滤组合工艺控制饮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将光催化池和超滤作为纳滤膜处理的预处理,通过在纳滤膜池前设置光催化池和超滤来降解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有机微污染物;通过光催化池进一步吸附和降解,减轻对超滤和纳滤膜的污染,提高超滤和纳滤膜的使用寿命,通过光催化池和超滤作为纳滤膜处理的预处理单元,减轻超滤和纳滤膜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催化、超滤、纳滤组合工艺控制饮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用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超滤和纳滤双膜法及光催化作用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与水质标准的进一步提高,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及研究已迫切。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砂滤与消毒工艺,虽然可以使水澄清,消除部分致病菌,但是对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许多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尤其对中等或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很差,这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威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国家最新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出台,如何满足高要求高标准,将是许多水厂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膜滤技术逐渐大规模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滤膜等,其中,超滤对水中细菌、病毒、藻类、胶体等颗粒污染物的截留去除能力很高,而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能力很低,而传统的反渗透膜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与超滤和反渗透相比,操作压力相对较低、渗透通量较大的纳滤膜分离技术应运而生。而利用混凝的吸附、卷扫等作用可将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转化为颗粒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催化、超滤、纳滤组合工艺控制饮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催化、超滤、纳滤组合工艺控制饮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光催化池、超滤膜、纳滤膜,超滤膜池与光催化池分开设置,以免紫外灯的照射影响超滤膜的使用寿命;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后,出水进入到光催化池,进一步降解水中剩余溶解性有机物和各种微量有机污染物,光催化池出水进入超滤膜池去除部分有机物,超滤膜池出水进入纳滤膜进行处理,得到更优质的处理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催化、超滤、纳滤组合工艺控制饮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光催化池、超滤膜、纳滤膜,超滤膜池与光催化池分开设置,以免紫外灯的照射影响超滤膜的使用寿命;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后,出水进入到光催化池,进一步降解水中剩余溶解性有机物和各种微量有机污染物,光催化池出水进入超滤膜池去除部分有机物,超滤膜池出水进入纳滤膜进行处理,得到更优质的处理水。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在线的检测系统,根据检测系统的检测指标,采用不同的浓水回流方式,决定纳滤膜浓水是回到氧化池还是超滤膜池,提高各个工艺单元的处理效果,发挥对不同污染物采用不同回流途径。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浓水中溶解氧或者COD较高,COD≥10mg/L,说明有机物含量较高,回流到光催化池中,若其含量不高,COD<10mg/L,回流到超滤膜池。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催化池,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或将小分子有机物无机化。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滤膜所用的超滤膜组件为外压浸没式膜组件,材质是聚氯乙烯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孔径范围为0.01~0.02μm之间,超滤膜的通量为10~30L/m2·h。6.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玲郭婷婷李星王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