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锦发专利>正文

汽车电动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39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电动门锁装置,所述电动门锁由复位装置、离合器、蜗轮蜗杆、保护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下盖(2)一端的底上固定门锁拨动轴(4),其上套有扇形齿轮支架(17),在下盖(2)另一端底上的减震垫(20)上固定电机(19),电机转动轴通过蜗轮蜗杆(18)与离合器(13)连接,离合器(13)通过其滑片控制扇形齿轮(16)的转动;所述保护装置由热敏电阻(10)与反向连接的两个限流二极管(21)串联后组装在PCB控制电路板(9)上,并且热敏电阻(10)紧贴在电机(19)壳上,电机(19)电源与正极连片(8)和负极连片(7)相接,热敏电阻(10)再和电机(19)串接;L开关连片(11)和R开关连片(12)通过接线端子(3)与外部控制线路进行电气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安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动门锁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汽车的电动控制门锁停业时以红外遥控装置控制门锁的开、与关,行车时,车内有手控和自动控制开关,但是一般的门锁器并无热敏电阻温控保护装置,当故障发生时,电源持续供电,易引起马达及锁体烧毁等事故。有的厂家在外部电路加接热敏电阻温控保护装置,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只能对电流或温度作单一保护,可靠性较差,同时在锁体手动或自动复位时马达会产生反向自感维持电流,增加复位阻力,难以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动门锁装置,所述电动门锁由复位装置、离合器、蜗轮蜗杆、保护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下盖2一端的底上固定门锁拨动轴4,其上套有扇形齿轮支架17,在下盖2另一端底上的减震垫20上固定电机19,电机转动轴通过蜗轮蜗杆18与离合器13连接,离合器13通过其滑片控制扇形齿轮16的转动;所述保护装置由热敏电阻10与反向连接的两个限流二极管21串联后组装在PCB控制电路板9上,并且热敏电阻10紧贴在电机19壳上,电机19电源与正极连片8和负极连片7相接,热敏电阻10再和电机19串接;L开关连片11和R开关连片12通过接线端子3与外部控制线路进行电气连接。所述扇形齿轮支架17固定在门锁拨动轴4上,复位弹簧14由固定片15固定在扇形齿轮支架17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由于两只限流二极管反向并联后可有效阻断电机复位时产生的自感维持电流,保证电机及啮合齿轮顺利复位。2.增加的保护装置保证门锁与控制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电动门锁示意图。图2为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无上盖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电动门锁示意图。该电动门锁的复位装置、离合器、蜗轮蜗杆、保护装置组装在上盖1和下盖2组成的壳内。在下盖2一端的底上固定门锁拨动轴4,门锁拨动轴4连接曲片5和门锁拨杆6;在门锁拨动轴4上套有扇形齿轮支架17,复位弹簧14由固定片15固定在扇形齿轮支架17上。在下盖2另一端底上的减震垫20上固定电机19,电机转动轴通过蜗轮蜗杆18与离合器13连接,离合器13通过其滑片控制扇形齿轮16的转动(如图3所示);所述保护装置由热敏电阻10与反向连接的两个限流二极管21串联后组装在PCB控制电路板9上(如图2所示),并和电机19连接后接至下一单元PCB,及外部继电器。该保护装置可有效阻断电机复位时产生的自感维持电流,保证电机及啮合齿轮顺利复位。并且热敏电阻10紧贴在电机19壳上,增加的保护装置保证门锁与控制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电机19电源与正极连片8和负极连片7相接,热敏电阻10再和电机19串接;L开关连片11和R开关连片12通过接线端子3与外部控制线路进行电气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电动门锁装置,所述电动门锁由复位装置、离合器、蜗轮蜗杆、保护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下盖(2)一端的底上固定门锁拨动轴(4),其上套有扇形齿轮支架(17),在下盖(2)另一端底上的减震垫(20)上固定电机(19),电机转动轴通过蜗轮蜗杆(18)与离合器(13)连接,离合器(13)通过其滑片控制扇形齿轮(16)的转动;所述保护装置由热敏电阻(10)与反向连接的两个限流二极管(21)串联后组装在PCB控制电路板(9)上,并且热敏电阻(10)紧贴在电机(19)壳上,电机(19)电源与正极连片(8)和负极连片(7)相接,热敏电阻(10)再和电机(19)串接;L开关连片(11)和R开关连片(12)通过接线端子(3)与外部控制线路进行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电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齿轮支架(17)固定在门锁拨动轴(4)上,复位弹簧(14)由固定片(15)固定在扇形齿轮支架(17)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属于汽车安全防盗装置的一种汽车电动门锁装置。由复位装置、离合器、蜗轮蜗杆、保护装置组装而成。保护装置由热敏电阻、反向连接的两个限流二极管串联后组装在PCB控制电路板上,热敏电阻紧贴在电机壳上。可有效阻断电机复位时产生的自感维持电流,保证电机及啮合齿轮顺利复位,保护装置保证门锁与控制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安全装置,大大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文档编号E05B65/20GK2639469SQ0326529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罗锦发 申请人:罗锦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锦发
申请(专利权)人:罗锦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