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金哲专利>正文

一种双扇门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778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扇门门锁,它由左、右底板,左、右盖,左、右套,锁闩杆、锁片,内、外弹子锁,复位簧、胶轮、内外旋钮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外弹子锁及复位簧能控制锁片在锁槽内的卡入及脱离,从而实现对锁闩杆的锁定,将门锁住;旋转内、外旋钮能实现锁闩杆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门扇的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闩门、锁门为一身,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适于用作双扇门的专用门锁。(*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门锁,属建筑物门、窗用锁
一般说来,农村的庭院门、房屋门的尺寸普遍较宽,为方便开、关门,多采用双扇门结构。市场上提供的各种双保险、三保险暗锁,均只适用于单扇门,在双扇门上无法使用。目前,在双扇门上普遍使用的闩门方式,一般是采用木头门闩横闩住两扇门,或是在门扇上、下端安置插销,将门扇闩在上、下横梁上;至于锁门,则是采用门环加锁头,或是采用门环、铁闩杆加锁头将门锁住。这种内、外分设的闩门、锁门装置,结构分散、粗笨、操作麻烦,特别是设在门内的上、下插销,对于老人和少儿来说,操作较为困难。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双扇门的专用门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的双扇门门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扇门门锁,它包括左底板1、右底板2,左盖3、右盖4,位于左底板1上的左套5、位于右底板2上的右套6,贯穿在左套5、右套6内的锁闩杆7,通过销轴13定位支承在左底板1上的锁片8,位于左盖3上的内弹子锁9,位于左底板1上的外弹子锁10,复位簧11,胶轮12,内旋扭18以及外旋扭19等部件,其中,所述锁片8一端伸入锁闩杆7的锁槽,一端伸向内、外弹子锁9、10的锁芯拨片间,并能被两拨片分别拨动,所述复位簧11一端连接锁片8,一端固定,所述胶轮12位于锁闩杆7轴线一侧,其轮槽弧状面与锁闩杆7外径相接触,其伸出右盖4的轮轴端安置内旋扭18,其伸出右底板2的轮轴端安置外旋扭19。为增强胶轮12与锁闩杆7的摩擦力,并使锁闩杆7受力均匀,在锁闩杆7轴线另一侧、胶轮12的对面,设置有胶轮14,其轮槽弧状面与锁闩杆7外径相接触。为能牢靠地锁住双扇门,所述锁闩杆7的长度为200-350毫米。本技术设计的双扇门专用门锁,将闩门、锁门机构集为一身,在门内、外均可方便地开、闩门及锁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使用可靠的优点。实为广大农村、城镇双扇门上安装使用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门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图2 A-A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主要结构示意图3是图2C-C剖视图;图4是图2B-B剖视图;图5是锁片8另一种形状结构示意图。在图1、图2、图4中,左底板1、右底板2分别固定在左、右门扇上,左盖3、右盖4盖在其上,左套5位于左底板1上,右套6位于右底板2右边,为增加导向性,在右底板2左边增设一中套15,左、中、右三套分别通过筋板16焊接在左、右底板上,锁闩杆7贯穿在左、中、右三套中,胶轮12、14对称位于右套7和中套15之间锁闩杆7裸露部分轴线两侧,两胶轮轮槽的弧状面与锁闩杆7的外径相接触,17是胶轮架,其一端固定在右套6上,另两端分别支承胶轮12、14,胶轮12的两轮轴端分别伸出右底板2和右盖4,内旋扭18固定在伸出右盖4的轴端,外旋扭19固定在伸出右底板2的轴端,在门内、外分别旋转内、外旋扭18、19时,胶轮12带动锁闩杆7轴向伸缩,胶轮14随锁闩杆7的轴向运动作与胶轮12相反的旋转运动,配合胶轮12紧密接触锁闩杆7外径,增加摩擦力,并使锁闩杆7受力均匀。在图2、图3中,内弹子锁9固定在左盖3上,外弹子锁10固定在左底板1上,销轴13固定在左底板1上,锁片8位于销轴13轴端,并能在其上转动,锁片8一端伸向锁闩杆7左端的锁槽中,另一端伸向内、外弹子锁9、10锁芯上的内、外拨片20、21间,其端头上的拨头22能被拨片20、21拨动,11是复位簧,其一端连接锁片8,其另一端固定在左底板1上,用钥匙开启内、外弹子锁9、10后分别顺时针、逆时针旋转锁芯时,锁芯上的内、外拨片20、21离开锁片8的拨头22,锁片8伸向锁闩杆7锁槽内的端头在复位簧11的拉力作用下脱离出锁槽,这时,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内、外旋扭18、19,胶轮12带动锁闩杆7向右移动,从左套5中脱离出来,两门扇可开启,反之,逆时针、顺时针转动内、外旋扭18、19时,锁闩杆7向左移动,进入左套5并伸出后,再分别逆时针、顺时针旋转内、外弹子9、10,其上的内、外拨片20、21拨动锁片8上的拨头22,使其克服复位簧11的拉力,卡入锁槽内,实现两门扇的锁定。锁闩杆7左端的锁槽可以是图2所示的斜坡状,也可是图5所示的圆弧状,当然还可是其它形状。锁闩杆7的轴向伸缩运动除本技术所示的胶轮机构外,还可是齿轮,牙条等其它形式机构。本技术左底板1、右底板2,左盖3、右盖4,胶轮架17,锁片8等均可用金属板材冲制,胶轮12、14为易损件,磨损后可随时更新。本技术另部件构造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权利要求1.一种双扇门门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底板、右底板,左盖、右盖,位于左底板上的左套、位于右底板上的右套,贯穿在左套、右套内的锁闩杆,通过销轴定位支承在左底板上的锁片,位于左盖上的内弹子锁,位于左底板上的外弹子锁,复位簧,胶轮,内旋扭及外旋扭等部件,所述锁片一端伸入锁闩杆的锁槽,另一端伸向内弹子锁、外弹子锁的锁芯拨片间,并能被两拨片分别拨动,所述复位簧一端连接锁片,另一端固定,所述胶轮位于锁闩杆轴线一侧,其轮槽弧状面与锁闩杆外径相接触,其伸出右盖的轮轴端安置内旋扭,其伸出右底板的轮轴端安置外旋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扇门门锁,其特征在于,在锁闩杆轴线另一侧、胶轮的对面,设置有胶轮,其轮槽弧状面与锁闩杆外径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扇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闩杆的长度为200-350毫米。专利摘要一种双扇门门锁,它由左、右底板,左、右盖,左、右套,锁闩杆、锁片,内、外弹子锁,复位簧、胶轮、内外旋钮等组成。本技术通过内、外弹子锁及复位簧能控制锁片在锁槽内的卡入及脱离,从而实现对锁闩杆的锁定,将门锁住;旋转内、外旋钮能实现锁闩杆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门扇的开、关。本技术集闩门、锁门为一身,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适于用作双扇门的专用门锁。文档编号E05B63/00GK2312300SQ9721399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朱金哲 申请人:朱金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扇门门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底板[1]、右底板[2],左盖[3]、右盖[4],位于左底板[1]上的左套[5]、位于右底板[2]上的右套[6],贯穿在左套[5]、右套[6]内的锁闩杆[7],通过销轴[13]定位支承在左底板[1]上的锁片[8],位于左盖[3]上的内弹子锁[9],位于左底板[1]上的外弹子锁[10],复位簧[11],胶轮[12],内旋扭[18]及外旋扭[19]等部件,所述锁片[8]一端伸入锁闩杆[7]的锁槽,另一端伸向内弹子锁[9]、外弹子锁[10]的锁芯拨片间,并能被两拨片分别拨动,所述复位簧[11]一端连接锁片[8],另一端固定,所述胶轮[12]位于锁闩杆[7]轴线一侧,其轮槽弧状面与锁闩杆[7]外径相接触,其伸出右盖[4]的轮轴端安置内旋扭[18],其伸出右底板[2]的轮轴端安置外旋扭[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哲
申请(专利权)人:朱金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