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95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第一电加热棒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所述第一电加热棒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油路加热管,所述上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预冷板,所述第二电加热棒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所述第二电加热棒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油路加热管,所述下模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预冷板,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的一侧连接有挤压头。本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采用双层加热,第一油路加热管和第二油路加热管内部流动加热油,可以保持一个十分均匀的温度,对不同地方的温度差控制要远远优于传统模式,十分适合用于加工对温度敏感的高级物料。

A Separate Die for Double-Layer Oil-Electric Hybrid Cooling Plate without Regula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lit die for a double-layer oil-electric mixed non-regulating rod pre-cooling plat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and a lower die. The first electric heating rod base is fixed with a first electric heating rod, and the first oil heating pipeline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electric heating rod base. The upper die sid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pre-cool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electric heating rod base is fixed and installed. There is a second electric heating rod, a second oil heating pipe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base of the second electric heating rod, a second pre-cooling plate is connected on one side of the lower die, an extrusion device is fixed on the fixed base, and an extrusion head is connected on one side of the extrusion device. The two-layer oil-electric mixing pre-cooling plate splitting die without adjusting rod can keep a very uniform temperature by using two-layer heati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ol in different places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ode.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high-grade materials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
技术介绍
挤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相对稳定的温度,才能使物料即柔软又不会产生糊料现象。特别是针对PVC含量较高的高档原料,更要保证物料温度的一致性,现有技术一般是用一层加热模式,在模具外加载电热模块或在模具内部加电热棒,这样的好处在于技术简单,造价低。固体发热装置在于的缺点在于模具各部分的温度很难保证一致。这个问题在处理对温度不敏感的物料时并不明显,但如果处理PVC含量较高的高档原料时,会比较明显。即使通过人工调试将温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实验用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具有温度一致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底座,所述第一电加热棒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所述第一电加热棒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油路加热管,所述上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螺丝,所述上模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螺丝,所述上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预冷板,所述第一预冷板上设置有第一冷水流道,所述上模靠近第一预冷板的一侧的侧边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底座,所述第二电加热棒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所述第二电加热棒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油路加热管,所述下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螺丝,所述下模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调整螺丝,所述下模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预冷板,所述第二预冷板上设置有第二冷水流道,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的一侧连接有挤压头,所述挤压头的一端设置有挤压出口,所述挤压出口从模具出口伸出。优选的,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限位槽,挤压头位于限位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上模和下模上的第一预冷板和第二预冷板之间设置有模具出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油路加热管和第二油路加热管内部流动的加热油温度在100~300摄氏度之间。优选的,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结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采用双层加热,在第一电加热棒和第二电加热棒加热的同时,第一油路加热管和第二油路加热管也发挥作用,第一油路加热管和第二油路加热管为内部中空的结构,第一油路加热管和第二油路加热管内部流动加热油,加热油温度在100~300摄氏度之间,由于油是液体,一旦流动起来,可以保持一个十分均匀的温度,对不同地方的温度差控制要远远优于传统模式,十分适合用于加工对温度敏感的高级物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上模下模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模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口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3第一电加热棒、4第一油路加热管、5第二电加热棒、6第二油路加热管、7第一电加热棒底座、8第二电加热棒底座、9固定座、10挤压装置、11第一固定螺丝、12第二固定螺丝、13限位槽、14挤压头、15第一调节螺丝、16第二调整螺丝、17第一预冷板、18第二预冷板、19第二冷水流道、20挤压出口、21第一冷水流道、22模具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的结构相同,上模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底座7,第一电加热棒底座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3,第一电加热棒底座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油路加热管4,上模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螺丝11,上模1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螺丝15,上模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预冷板17,第一预冷板17上设置有第一冷水流道21,上模1靠近第一预冷板17的一侧的侧边上设置有限位槽13,上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模2,下模2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底座8,第二电加热棒底座8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5,第二电加热棒底座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油路加热管6,第一油路加热管4和第二油路加热管6为内部中空的结构,第一油路加热管4和第二油路加热管6内部流动加热油,加热油温度在100~300摄氏度之间,由于油是液体,一旦流动起来,可以保持一个十分均匀的温度,对不同地方的温度差控制要远远优于传统模式,十分适合用于加工对温度敏感的高级物料,通过这种方式加工出来的成品表面的光洁度高,下模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螺丝12,下模2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调整螺丝16,下模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预冷板18,第二预冷板18上设置有第二冷水流道19,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座9,固定座9上固定安装有挤压装置10,挤压装置10的一侧连接有挤压头14,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置有限位槽13,挤压头14位于限位槽13的内部,挤压头14的一端设置有挤压出口20,上模1和下模2上的第一预冷板17和第二预冷板18之间设置有模具出口22,挤压出口20从模具出口22伸出,本装置的上模1在第一电加热棒3的一侧安装了第一油路加热管4,在下模2的第二电加热棒5的一侧安装了第二油路加热管6,在第一电加热棒3和第二电加热棒5加热的同时,第一油路加热管4和第二油路加热管6也发挥作用,第一油路加热管4和第二油路加热管6内部流动的热油使得温度保持一致性,温度控制更加的精准,远远优于传统模式,十分适合用于加工对温度敏感的高级物料。综上所述:本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采用双层加热,在第一电加热棒3和第二电加热棒5加热的同时,第一油路加热管4和第二油路加热管6也发挥作用,第一油路加热管4和第二油路加热管6为内部中空的结构,第一油路加热管4和第二油路加热管6内部流动加热油,加热油温度在100~300摄氏度之间,由于油是液体,一旦流动起来,可以保持一个十分均匀的温度,对不同地方的温度差控制要远远优于传统模式,十分适合用于加工对温度敏感的高级物料。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底座(7),所述第一电加热棒底座(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3),所述第一电加热棒底座(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油路加热管(4),所述上模(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螺丝(11),所述上模(1)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螺丝(15),所述上模(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预冷板(17),所述第一预冷板(17)上设置有第一冷水流道(21),所述上模(1)靠近第一预冷板(17)的一侧的侧边上设置有限位槽(13),所述上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模(2),所述下模(2)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底座(8),所述第二电加热棒底座(8)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5),所述第二电加热棒底座(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油路加热管(6),所述下模(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螺丝(12),所述下模(2)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调整螺丝(16),所述下模(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预冷板(18),所述第二预冷板(18)上设置有第二冷水流道(19),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上固定安装有挤压装置(10),所述挤压装置(10)的一侧连接有挤压头(14),所述挤压头(14)的一端设置有挤压出口(20),所述挤压出口(20)从模具出口(22)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油电混合无调节棒预冷板分体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底座(7),所述第一电加热棒底座(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棒(3),所述第一电加热棒底座(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油路加热管(4),所述上模(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螺丝(11),所述上模(1)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螺丝(15),所述上模(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预冷板(17),所述第一预冷板(17)上设置有第一冷水流道(21),所述上模(1)靠近第一预冷板(17)的一侧的侧边上设置有限位槽(13),所述上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模(2),所述下模(2)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底座(8),所述第二电加热棒底座(8)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棒(5),所述第二电加热棒底座(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油路加热管(6),所述下模(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螺丝(12),所述下模(2)的另一端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调整螺丝(16),所述下模(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预冷板(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友军梅平国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鸿达塑料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