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碧辉专利>正文

一种砻谷机行星变速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190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砻谷机行星变速轮机构,包括外圈、驱动盘、主轴、行星轮组件、齿圈、齿圈支撑座及变速机构;行星轮组件包括行星轮支架、输入行星轮组和输出行星轮组,行星轮支架设在外圈内;齿圈通过轴承支撑在行星轮支架上;输入行星轮组和输出行星轮组分别与齿圈啮合,外圈的一端与驱动盘连接;驱动盘上设有与输出行星轮组啮合的驱动齿轮,主轴上设有与输出行星轮组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的齿圈支撑座的一端与齿圈固定连接,齿圈支撑座通过轴承支承在主轴上;所述的变速机构能够控制齿圈支撑座的转动或静止。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砻谷机换向和变速时存在的变速时间长、人工工作量大、污染成品米的质量、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砻谷机行星变速轮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砻谷机变速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砻谷机行星变速轮机构。
技术介绍
胶辊砻谷机是稻谷加工成套设备中的主导设备,主要作用是将稻谷脱壳并进行谷糙及谷壳分离。其工作原理是采用一对相向旋转、转速不同、线速不同的胶辊,使进入两个胶辊间的稻谷在胶辊线速差的搓撕和外加压力的作用下脱壳,脱壳后的谷糙和谷壳的混合物进入谷壳分离室,经过风选后将混合物中的谷壳分离出来。目前,市场上砻谷机的换向和变速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采用同步带或六角带对胶辊进行换向,由于这两类传动带只能对胶辊进行换向,当胶辊磨耗后,则需要通过人力更换不同直径的胶辊皮带轮或者对换快慢辊,使两胶辊的线速差与线速和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每次变速时所需时间较长,工人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另一种则是采用齿轮箱换向变速与皮带传动相结合,根据辊径的磨耗进行变档调速和快慢辊交替,保证两胶辊在不同直径时具有较合理的线速差与线速和。现有的齿轮箱常存在漏油现象,污染成品米,降低成品米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齿轮箱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达到90-100dB,超过了人体健康听力承受力,使操作工人的听力下降;且齿轮易损坏,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砻谷机行星变速轮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外圈、驱动盘、主轴、行星轮组件、内齿圈、齿圈支撑座及变速机构;行星轮组件包括行星轮支架、输入行星轮组和输出行星轮组,行星轮支架设置在外圈内;内齿圈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行星轮支架上;行星轮支架上安装有输入行星轮组和输出行星轮组,输入行星轮组和输出行星轮组分别与内齿圈啮合,输入行星轮组包括两个或三个齿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输出行星轮组包括两个或三个齿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外圈的一端与驱动盘连接;驱动盘伸入行星轮支架端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输出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主轴伸入行星轮支架端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输出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齿圈支撑座的一端与内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砻谷机行星变速轮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外圈、驱动盘、主轴、行星轮组件、内齿圈、齿圈支撑座及变速机构;行星轮组件包括行星轮支架、输入行星轮组和输出行星轮组,行星轮支架设置在外圈内;内齿圈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行星轮支架上;行星轮支架上安装有输入行星轮组和输出行星轮组,输入行星轮组和输出行星轮组分别与内齿圈啮合,输入行星轮组包括两个或三个齿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输出行星轮组包括两个或三个齿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外圈的一端与驱动盘连接;驱动盘伸入行星轮支架端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输出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主轴伸入行星轮支架端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输出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齿圈支撑座的一端与内齿圈固定连接,齿圈支撑座通过轴承支承在主轴上;所述的变速机构能够控制齿圈支撑座的转动或静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砻谷机行星变速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变速机构包括外圈花盘、壳体端定位花盘及变速滑动离合器齿圈;所述的外圈花盘安装在外圈朝向壳体的一端,其内孔设有花键槽;所述的齿圈支撑座安装在内齿圈,齿圈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碧辉
申请(专利权)人:邓碧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