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学锋专利>正文

传动轴的停转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18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传动轴的停转设备,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花键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同一动力源带动驱动机的接电以及驱动机输出轴的分离,同时带动锁定块与驱动机机械连接,从而实现利用驱动机自身动力消除输出轴的惯性,实现了设备输出轴的急停,提高了设备输出精度,同时在实现上述动能后能够自动为驱动机通断电并锁定,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轴的停转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输出领域,具体是传动轴的停转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在动力输出领域中,一直存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就是在部分驱动机在停转后输出转轴由于惯性任会转动一定角度,导致驱动机输出精度降低,因此迫切需求一种装置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传动轴的停转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轴的停转设备,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花键孔,所述花键孔内花键配合连接有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向左延伸末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左侧端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花键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滑动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末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右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末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左右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左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向左延伸末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五空腔顶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左侧延伸段贯穿所述第六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末端与所述花键孔花键配合,所述第二花键轴右侧末端贯穿所述第六空腔右侧端壁伸入外部空间,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花键轴前后两侧的第五齿轮,所述第六空腔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靠近一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块,上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底壁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顶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顶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七空腔顶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顶壁上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滑动杆底部末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条啮合的第六齿轮,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上下端壁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七空腔的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二滑动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的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底部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块顶壁内。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内左右贯通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右侧末端贯穿所述第八空腔右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四齿轮配合的第七齿轮,所述第四滑动块左侧端壁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机电力连接的接电孔,所述接电孔内配合的设置有与电源电力连接的接电杆,所述接电杆左侧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八空腔左侧端壁上,所述第四滑动块顶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槽。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第一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十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转轴右侧末端贯穿所述第四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四空腔且末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八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九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十空腔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第十空腔与所述第六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十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由皮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右侧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九空腔与所述第八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三滑动孔,所述第三滑动孔内滑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轮配合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底部伸入所述凹槽内。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六空腔左右端壁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端壁间弹性设置有第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三滑动孔左右端壁内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杆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顶壁间弹性设置有第二顶压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工作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花键轴转动,所述第一花键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花键轴转动从而将动能传出设备外,当需要停止设备运转时,启动所述第二电机转动,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动块左移,所述第一滑动块左移带动所述转动套左移,所述转动套左移带动所述第二花键轴脱离所述花键孔,此时所述第二花键轴失去动力,但在惯性作用下任能转动,与此同时,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转动块转动,所述转动块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绕所述第八齿轮转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此时所述第一电机继续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八齿轮转动,所述第八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带轮转动,所述第一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带轮转动,所述第二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凸轮转动,所述第二凸轮转动顶压上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下移,上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下移带动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上移,从而带动所述橡胶块相向移动夹持所述第二花键轴,从而消除由于惯性造成的动能,与此同时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二花键轴抵接下移,所述第一滑动杆下移带动所述第六齿轮转动,所述第六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四齿条下移,所述第四齿条下移带动所述第二滑动块下移,所述第二滑动块下移带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分离,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啮合,与此同时,所述第八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凸轮转动,此时所述第二滑动杆在所述第二顶压弹簧作用下上移出所述凹槽,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机转动,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七齿轮转动,所述第七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块右移,所述接电孔与接电杆分离,所述第一电机断电停转,设备关闭,当需要重启设备时,先启动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接电孔与接电杆电联,从而启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凸轮转动将所述第四滑动块锁定,同时带动所述第二凸轮转动,所述第三滑动块在所述第一顶压弹簧作用下复位,所述第二滑动块复位带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分离,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一滑动块右移,所述第二花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轴的停转设备,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二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花键孔,所述花键孔内花键配合连接有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向左延伸末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左侧端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花键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滑动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末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右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末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左右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左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向左延伸末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五空腔顶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左侧延伸段贯穿所述第六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末端与所述花键孔花键配合,所述第二花键轴右侧末端贯穿所述第六空腔右侧端壁伸入外部空间,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花键轴前后两侧的第五齿轮,所述第六空腔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靠近一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块,上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底壁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顶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顶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七空腔顶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顶壁上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滑动杆底部末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条啮合的第六齿轮,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上下端壁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七空腔的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二滑动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的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底部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块顶壁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传动轴的停转设备,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二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花键孔,所述花键孔内花键配合连接有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向左延伸末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左侧端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花键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滑动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末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右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末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且末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左右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左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向左延伸末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五空腔顶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左侧延伸段贯穿所述第六空腔左侧端壁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末端与所述花键孔花键配合,所述第二花键轴右侧末端贯穿所述第六空腔右侧端壁伸入外部空间,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花键轴前后两侧的第五齿轮,所述第六空腔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靠近一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块,上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底壁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顶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顶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七空腔顶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顶壁上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滑动杆底部末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条啮合的第六齿轮,下方的所述第三滑动块上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学锋
申请(专利权)人:袁学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