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起降仓和无人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854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起降仓和应用该无人机起降仓的无人机系统,其中,无人机起降仓包括:仓体支撑框架,仓体支撑框架内形成有收容空间;外伸部,外伸部设于收容空间内,并与仓体支撑框架滑动连接,外伸部相对于仓体支撑框架可伸出和可缩回;侧伸部,侧伸部设于收容空间内,并与外伸部滑动连接,侧伸部相对于外伸部可伸出和可缩回;在外伸部相对于仓体支撑框架伸出、侧伸部相对于外伸部伸出后,外伸部和侧伸部共同形成无人机起降平台;在侧伸部相对于外伸部缩回、外伸部相对于仓体支撑框架缩回后,侧伸部和外伸部共同收容于收容空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拓宽起降仓的无人机可降落的空间范围,降低对无人机降落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起降仓和无人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起降仓和应用该无人机起降仓的无人机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人机在巡线、侦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些领域中,无人机的出勤频繁较高,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对无人机进行充电、更换电池等操作,必然会消耗大量人力。因此,包含自动起降、自动充电、自动维护等多个方面内容的无人机自动充电技术近年来颇受推崇,作为无人机自动充电技术的载体,起降仓自然也是得到了较多关注。目前,现有的起降仓中存在一类“抽屉式”结构,即起降仓包括仓体和收容于该仓体内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当需要承接无人机降落时,将仓体内的无人机起降平台水平伸出即可。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一定程度上解决无人机降落的问题,但是其无人机起降平台的宽度由于往往受到仓体宽度的限制,只会设计成与无人机的宽度相当。这便会导致无人机可降落的空间范围过小、对无人机降落精度要求过高的缺陷,从而给无人机自动充电技术的施行带来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起降仓,旨在拓宽起降仓的无人机可降落的空间范围,降低对无人机降落精度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人机起降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起降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支撑框架,所述仓体支撑框架内形成有收容空间;外伸部,所述外伸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外伸部相对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可伸出和可缩回;侧伸部,所述侧伸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外伸部滑动连接,所述侧伸部相对于所述外伸部可伸出和可缩回;在所述外伸部相对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伸出、所述侧伸部相对于所述外伸部伸出后,所述外伸部和所述侧伸部共同形成无人机起降平台;在所述侧伸部相对于所述外伸部缩回、所述外伸部相对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缩回后,所述侧伸部和所述外伸部共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起降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支撑框架,所述仓体支撑框架内形成有收容空间;外伸部,所述外伸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外伸部相对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可伸出和可缩回;侧伸部,所述侧伸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外伸部滑动连接,所述侧伸部相对于所述外伸部可伸出和可缩回;在所述外伸部相对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伸出、所述侧伸部相对于所述外伸部伸出后,所述外伸部和所述侧伸部共同形成无人机起降平台;在所述侧伸部相对于所述外伸部缩回、所述外伸部相对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缩回后,所述侧伸部和所述外伸部共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降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部包括外伸底盘,所述外伸底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两所述侧边分别通过第一滑轨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的两侧部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起降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底盘还包括沿所述外伸部的伸缩方向设置的外伸端和内置端,所述外伸端朝向所述仓体支撑框架的顶部凸设有面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起降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的顶部朝向所述仓体支撑框架的底部凸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面板相对设置;在所述侧伸部相对于所述外伸部缩回、所述外伸部相对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缩回后,所述面板与所述挡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无人机的夹持空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起降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的顶部朝向所述夹持空间还凸设有充电装置;且/或,所述面板的面向所述夹持空间的表面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面向无人机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降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与所述外伸部之间设有第一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外伸部相对于所述仓体支撑框架伸出和缩回。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凡利牛锡亮王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