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阀式多级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50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单向阀式多级气体发生器,可以根据汽车碰撞前的行驶速度选择不同的产气模式,对本申请单向阀式多级气体发生器施加启动信号,根据已设定的产气模式决定本申请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本申请具备产气档位调节数量更多的优点;相对于多点火器多燃烧室结构的多级气体发生器,本多级气体发生器只利用一个点火器点火产生高温气体进行引燃,避免了多个点火器情况下可能造成的发火不同步、产气状态多变、难以控制的缺点,又因为不同燃烧室进气口与点火器距离相等,因此能够做到不同燃烧室同时进气,也保证了不同燃烧室间具有更好的点火同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向阀式多级气体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安全气囊防护
,具体涉及单向阀式多级气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气囊是一项重要的汽车被动安全技术装置,气体发生器为其中的产气组件。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传感器向气体发生器传送启动信号,气体发生器接到启动信号后引燃其内部装填的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过滤和冷却后进入安全气囊,使安全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膨胀展开,在驾驶员和乘员的前部形成弹性气垫,从而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胸部,使之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但随着近年来汽车行驶速度不断的增加,在高速行驶状态下,气囊的快速膨出有时不仅不会减小成员所受的伤害,反而会增加乘员受到的冲击作用,造成乘员的二次伤害,成为事故的“帮凶”。因此,研究能够根据不同的行驶速度调节自身产气量和产气速度的多级气体发生器就变得十分迫切。现有技术中多级气体发生器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多级气体发生器一般为多燃烧室多点火器结构,不同点火器负责不同燃烧室的点火功能。这种结构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但当多个燃烧室同时点火时,由于不同点火器点火时间、点火性能的差异,不同燃烧室的气体发生剂容易出现点火不同步的情况,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向阀式多级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燃烧室;内部燃烧室包括内部燃烧室壳体,内部燃烧室壳体通过多个隔板隔开为多个子燃烧室;多个子燃烧室的朝向一致;内部燃烧室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内部燃烧室壳体出气孔;在多个子燃烧室的同一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在内部燃烧室壳体内壁内设置有用于封堵内部燃烧室壳体出气孔,并在燃烧室具备初始燃烧压力后被冲破的薄片;在每个内部燃烧室壳体出气孔内均安装有一用于当外部气体压强大于内部燃烧室内气体压强时,阻止外部气体进入内部燃烧室内部,当外部气体压强小于内部燃烧室内气体压强时,打开内部燃烧室壳体出气孔的单向出气塞;用于吸收高温高压气体中热量的冷却层;冷却层包覆在内部燃烧室...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向阀式多级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燃烧室;内部燃烧室包括内部燃烧室壳体,内部燃烧室壳体通过多个隔板隔开为多个子燃烧室;多个子燃烧室的朝向一致;内部燃烧室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内部燃烧室壳体出气孔;在多个子燃烧室的同一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在内部燃烧室壳体内壁内设置有用于封堵内部燃烧室壳体出气孔,并在燃烧室具备初始燃烧压力后被冲破的薄片;在每个内部燃烧室壳体出气孔内均安装有一用于当外部气体压强大于内部燃烧室内气体压强时,阻止外部气体进入内部燃烧室内部,当外部气体压强小于内部燃烧室内气体压强时,打开内部燃烧室壳体出气孔的单向出气塞;用于吸收高温高压气体中热量的冷却层;冷却层包覆在内部燃烧室壳体外部;用于全包覆冷却层、内部燃烧室的总壳体,总壳体上与冷却层靠近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气体发生器外壳体出气孔,总壳体与内部燃烧室的一端围成第一封闭空间;用于在点火时提供高温高压气体,以引燃内部燃烧室内气体发生剂的点火具与点火药模块;点火具与点火药模块安装在总壳体上,且其作用端伸入第一封闭空间内,点火具与点火药模块的作用端与多个子燃烧室上的进气口距离相等;用于独立控制每个子燃烧室与第一封闭空间的连通与否的单向可控进气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式多级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单向可控进气机构包括:单向可控进气阀门模块;单向可控进气阀门模块包括与子燃烧室数量相同的进气口塞块、可控进气阀门管、阀门驱动导杆、弹簧、管内密封块;可控进气阀门管为中空条状结构,可控进气阀门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大、小开口;可控进气阀门管的小开口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每个子燃烧室上的进气口处为螺纹孔,可控进气阀门管的小开口端与子燃烧室螺纹安装;每个子燃烧室上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均设置有一轴孔,可控进气阀门管的大开口端穿过轴孔固定安装;可控进气阀门管上靠近小开口端的外壁处设置有多个管壁出气孔,在每个子燃烧室的进气口处设置一用于封堵进气口的进气口塞块,每个进气口塞块的一端与一阀门驱动导杆的第一端连接,阀门驱动导杆置于可控进气阀门管内部;管内密封块安装在阀门驱动导杆上,且设置在可控进气阀门管内,并可沿可控进气阀门管轴向滑动;弹簧套装在阀门驱动导杆上,且弹簧的第一端抵紧在阀门驱动导杆侧壁上设置的凸台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子燃烧室内部靠近第一封闭空间的一端接触;控制单向可控进气阀门模块的开启及开启后的自锁的进气阀门自锁模块;进气阀门自锁模块与子燃烧室数量相同;阀门驱动导杆的第二端与进气阀门自锁模块的第一端接触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卢永刚冯高鹏李德贵刘飞李伟梁斌石啸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