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9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内设置有右半轴齿轮和左半轴齿轮,右半轴齿轮与两个以上的右行星齿轮啮合,左半轴齿轮与两个以上的左行星齿轮啮合,所述右侧行星齿轮孔和左侧行星齿轮孔相互错开并贯通,使得右行星齿轮与左行星齿轮之间两两啮合;所述差速器壳体右端设有差速器盖,所述差速器壳体和所述差速器盖内还设有驱动环、锁止环和缓冲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锁止环的左方设置缓冲结构,使锁止环在与半轴齿轮啮合前初步实现同步转动,平顺度较好,不易对花键产生冲击,安全性就好,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差速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气动锁止功能的限滑差速器。
技术介绍
车辆行驶时,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滚动的行程往往不相同,即两侧车轮存在转速差,尤其是车辆转弯时,两侧车轮转速差更明显,差速器应用于各类车辆上,保证车辆能够以不同角速度转向行驶,现有的差速器主要由壳体、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组成,半轴齿轮通过半轴与驱动轮连接,当在比较良好的路面上行驶时,其性能均能满足汽车的正常行驶,但当汽车行驶在不良的路况时,尤其是越野车,通常行驶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中,这就严重影响了其通行能力,比如其中的一个轮子深陷于泥泞中或悬空时,虽然另一个轮子处于良好的路面,却因打滑而不能前进,因为此时泥泞中的轮子与地面的附着力小,轮胎就会空转,而与地面有附着力的轮胎因为差速器的作用而得不到驱动力,因而汽车不能前进,此时如果加大油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浪费燃油,并使轮胎的磨损加剧。现有的锁止限滑差速器(专利号201621020422.6)等,通过顶针或其他推动结构将锁圈的花键推动至半轴齿轮上的花键,使之相啮合,实现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壳体同步转动来达到使差速器失效的锁止目的,但是由于锁止前的半轴齿轮与差速器转动不同步,直接在转动过程中使锁圈与半轴齿轮啮合,容易对花键造成冲击,使花键磨损严重,容易损坏,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出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气动锁止限滑差速器。本技术通过以左技术手段解决右述技术问题: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内左右设置有右半轴齿轮和左半轴齿轮,右半轴齿轮与两个以上的右行星齿轮啮合,所述右行星齿轮设置在差速器壳体右侧的右侧行星齿轮孔内,左半轴齿轮与两个以上的左行星齿轮啮合,所述左行星齿轮设置在差速器壳体左侧的左侧行星齿轮孔内,所述右侧行星齿轮孔和左侧行星齿轮孔相互错开并贯通,使得右行星齿轮与左行星齿轮之间两两啮合;所述差速器壳体右端设有差速器盖,所述差速器壳体和所述差速器盖内还设有驱动环、锁止环和缓冲环,所述驱动环的右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可滑动插接在位于差速器盖左端面上的环形气槽内,所述环形气槽通过气嘴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在所述驱动环左侧为锁止环,所述锁止环右端面与驱动环左端面相贴合,所述驱动环用于推动锁止环向左移动;所述锁止环的内圈侧壁上成型有内花键,在所述右半轴齿轮的齿轮轴的外侧成型有与所述内花键相匹配的外花键;所述锁止环内圈的直径由内花键的左边缘向左逐渐增大形成一斜面;在所述锁止环的左侧为缓冲环,在缓冲环的右端面上呈辐射状设置有若干滑槽,在所述滑槽内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末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卡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的宽度由左至右逐渐减小形成一滑动面,所述滑动面与所述斜面相贴合并可相互滑动,锁止环向左移动可推动滑块接近右半轴齿轮的齿轮轴直至与右半轴齿轮的齿轮轴相贴合;所述锁止环左端面与缓冲环的右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驱动环、锁止环和缓冲环均固定连接在差速器壳体内壁上并随差速器壳体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外花键的左边缘与缓冲环的右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滑块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内花键的宽度不超过锁止环内圈高度的一半。进一步的,所述内花键下边缘与外花键上边缘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由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右行星齿轮和左行星齿轮均为螺旋齿柱。进一步的,所述右行星齿轮和左行星齿轮个数均为三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锁止环的左方设置缓冲结构,使锁止环在与半轴齿轮啮合前初步实现同步转动,随着缓冲结构的逐步压紧,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壳体的同步度越高,在基本同步转动的情况左实现啮合,平顺度较好,不易对花键产生冲击,安全性就好,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1,差速器壳体1内左右设置有右半轴齿轮2和左半轴齿轮3,右半轴齿轮2与两个以上的右行星齿轮4啮合,所述右行星齿轮4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右侧的右侧行星齿轮孔内,左半轴齿轮3与两个以上的左行星齿轮5啮合,所述左行星齿轮5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左侧的左侧行星齿轮孔内,所述右侧行星齿轮孔和左侧行星齿轮孔相互错开并贯通,使得右行星齿轮4与左行星齿轮5之间两两啮合;所述差速器壳体1右端设有差速器盖6,所述差速器壳体1和所述差速器盖6内还设有驱动环7、锁止环8和缓冲环9,所述驱动环7的右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71,所述环形凸起71可滑动插接在位于差速器盖6左端面上的环形气槽61内,所述环形气槽61通过气嘴62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通过向环形气槽61中注入气压,可推动驱动环7向左移动。在所述驱动环7左侧为锁止环8,所述锁止环8右端面与驱动环7左端面相贴合,所述驱动环7用于推动锁止环8向左移动;所述锁止环8的内圈侧壁上成型有内花键81,在所述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的外侧成型有与所述内花键81相匹配的外花键21;所述锁止环8内圈的直径由内花键81的左边缘向左逐渐增大形成一斜面82;在所述锁止环8的左侧为缓冲环9,在缓冲环9的右端面上呈辐射状设置有若干滑槽91,在所述滑槽91内安装有螺旋弹簧92,所述螺旋弹簧92的末端连接有滑块93,所述滑块93可滑动卡接在所述滑槽91内;所述螺旋弹簧92在正常使用状态左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为滑块93提供恢复力;所述滑块93的宽度由左至右逐渐减小形成一滑动面931,所述滑动面931与所述斜面82相贴合并可相互滑动,锁止环8向左移动可推动滑块93接近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直至与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相贴合;所述锁止环8左端面与缓冲环9的右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驱动环7、锁止环8和缓冲环9均固定连接在差速器壳体1内壁上并随差速器壳体1转动。所述外花键21的左边缘与缓冲环9的右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滑块93的高度。所述内花键81的宽度不超过锁止环8内圈高度的一半。所述内花键81下边缘与外花键21上边缘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所述滑块93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右行星齿轮4和左行星齿轮5均为螺旋齿柱。所述右行星齿轮4和左行星齿轮5个数均为三个。使用时,启动外部供气设备,压力空气通过气嘴62注入到环形气槽61内,从而推动环形凸起71带动驱动环7向左移动,驱动环7推动锁止环8向左移动,在锁止环8左移过程中,通过斜面82推动滑动面931,使滑块93客服螺旋弹簧92的阻力逐渐接近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当滑块93与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贴合后,由于滑块93为橡胶材料制成,通过摩擦力带动缓冲环9转动,进而带动差速器壳体1转动,随着锁止环8的进一步左移,滑块93与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之间的压力越来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同步转动的效果也越明显,直至接近完全同步时,此时锁止环8右的内花键81刚好与外花键21相啮合,锁止环8继续左移,内花键81与外花键21完全啮合,实现差速器的完全锁止。当需要恢复差速功能时,内花键81与外花键21先远离,滑块93才会远离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滑块93在螺旋弹簧92的拉动作用左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对右述结构的改进,本差速器使锁止结构的锁止动作更加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1),差速器壳体(1)内左右设置有右半轴齿轮(2)和左半轴齿轮(3),右半轴齿轮(2)与两个以上的右行星齿轮(4)啮合,所述右行星齿轮(4)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右侧的右侧行星齿轮孔内,左半轴齿轮(3)与两个以上的左行星齿轮(5)啮合,所述左行星齿轮(5)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左侧的左侧行星齿轮孔内,所述右侧行星齿轮孔和左侧行星齿轮孔相互错开并贯通,使得右行星齿轮(4)与左行星齿轮(5)之间两两啮合;所述差速器壳体(1)右端设有差速器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1)和所述差速器盖(6)内还设有驱动环(7)、锁止环(8)和缓冲环(9),所述驱动环(7)的右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71),所述环形凸起(71)可滑动插接在位于差速器盖(6)左端面上的环形气槽(61)内,所述环形气槽(61)通过气嘴(62)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在所述驱动环(7)左侧为锁止环(8),所述锁止环(8)右端面与驱动环(7)左端面相贴合,所述驱动环(7)用于推动锁止环(8)向左移动;所述锁止环(8)的内圈侧壁上成型有内花键(81),在所述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的外侧成型有与所述内花键(81)相匹配的外花键(21);所述锁止环(8)内圈的直径由内花键(81)的左边缘向左逐渐增大形成一斜面(82);在所述锁止环(8)的左侧为缓冲环(9),在缓冲环(9)的右端面上呈辐射状设置有若干滑槽(91),在所述滑槽(91)内安装有螺旋弹簧(92),所述螺旋弹簧(92)的末端连接有滑块(93),所述滑块(93)可滑动卡接在所述滑槽(91)内;所述滑块(93)的宽度由左至右逐渐减小形成一滑动面(931),所述滑动面(931)与所述斜面(82)相贴合并可相互滑动,锁止环(8)向左移动可推动滑块(93)接近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直至与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相贴合;所述锁止环(8)左端面与缓冲环(9)的右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驱动环(7)、锁止环(8)和缓冲环(9)均固定连接在差速器壳体(1)内壁上并随差速器壳体(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1),差速器壳体(1)内左右设置有右半轴齿轮(2)和左半轴齿轮(3),右半轴齿轮(2)与两个以上的右行星齿轮(4)啮合,所述右行星齿轮(4)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右侧的右侧行星齿轮孔内,左半轴齿轮(3)与两个以上的左行星齿轮(5)啮合,所述左行星齿轮(5)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左侧的左侧行星齿轮孔内,所述右侧行星齿轮孔和左侧行星齿轮孔相互错开并贯通,使得右行星齿轮(4)与左行星齿轮(5)之间两两啮合;所述差速器壳体(1)右端设有差速器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1)和所述差速器盖(6)内还设有驱动环(7)、锁止环(8)和缓冲环(9),所述驱动环(7)的右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71),所述环形凸起(71)可滑动插接在位于差速器盖(6)左端面上的环形气槽(61)内,所述环形气槽(61)通过气嘴(62)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在所述驱动环(7)左侧为锁止环(8),所述锁止环(8)右端面与驱动环(7)左端面相贴合,所述驱动环(7)用于推动锁止环(8)向左移动;所述锁止环(8)的内圈侧壁上成型有内花键(81),在所述右半轴齿轮(2)的齿轮轴的外侧成型有与所述内花键(81)相匹配的外花键(21);所述锁止环(8)内圈的直径由内花键(81)的左边缘向左逐渐增大形成一斜面(82);在所述锁止环(8)的左侧为缓冲环(9),在缓冲环(9)的右端面上呈辐射状设置有若干滑槽(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丰云彭正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