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84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包括主梁、悬索和两个塔柱,塔柱均竖向设置,主梁的两端分别水平设置在塔柱上,悬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塔柱的顶端,其特征在于:主梁包括若干梁板,梁板为长条形,所有梁板水平设置,所有梁板依次连接形成主梁,任意两个相邻的梁板之间均通过吸附装置连接,悬索上还设有若干吊索,吊索竖向设置,吊索的上端固定在悬索上,吊索的下端连接在对应的梁板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利用若干梁板连续拼接形成主梁,模型在结构上最大程度上还原的大跨度悬索桥的结构特点,能快速对桥梁模型进行拆分和组装,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真模型,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
技术介绍
桥梁抖振是指在脉动风作用下,空间桥梁系统由阵风带中的脉动风谱所引起的随机振动。桥梁抖振是一种具有强迫振动特性的有限振幅振动,一般不会导致桥梁的气动失稳,但由于发生抖振响应的风速低、效率大,会使构件的接头或支座等构造细节发生局部疲劳破坏,过大的抖振响应还会危及桥面行车的安全;然而在目前的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的模拟实验中,通常使用木工板简易的搭建一体的桥梁模型进行试验,且梁体一般为长木条等整体结构,面对不同实验的需求,对模型的搭建、放置、搬运和拆卸的过程十分繁琐,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悬索桥的仿真模型,有助于快速的拼装出需要的大跨径悬索桥仿真模型。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其关键在于,包括主梁、悬索和两个塔柱,所述塔柱均竖向设置,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塔柱上,所述悬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塔柱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包括主梁、悬索和两个塔柱,所述塔柱均竖向设置,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塔柱上,所述悬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塔柱的顶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梁包括若干梁板(4),所述梁板(4)为长条形,所有所述梁板(4)水平设置,所有所述梁板(4)依次连接形成所述主梁,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梁板(4)之间均通过吸附装置连接;/n所述悬索上还设有若干吊索(5),所述吊索(5)竖向设置,所述吊索(5)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悬索上,所述吊索(5)的下端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梁板(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包括主梁、悬索和两个塔柱,所述塔柱均竖向设置,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塔柱上,所述悬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塔柱的顶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梁包括若干梁板(4),所述梁板(4)为长条形,所有所述梁板(4)水平设置,所有所述梁板(4)依次连接形成所述主梁,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梁板(4)之间均通过吸附装置连接;
所述悬索上还设有若干吊索(5),所述吊索(5)竖向设置,所述吊索(5)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悬索上,所述吊索(5)的下端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梁板(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4)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两个插接柱(6),所述梁板(4)的另一端端面上设有两个盲孔(7),两个所述插接柱(6)与两个所述盲孔(7)一一对应,所述插接柱(6)与所述盲孔(7)相匹配,所述插接柱(6)伸入对应的所述盲孔(7),所述插接柱(6)与对应的所述盲孔(7)之间设有所述吸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4)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上竖向贯穿有固定孔,所述吊索(5)的下端设有卡位头(9),所述卡位头(9)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径悬索桥的抖振响应研究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头(9)呈圆筒状,所述卡位头(9)的上端与所述吊索(5)连接,所述卡位头(9)的筒壁贯穿有两个卡位孔,两个所述卡位孔正对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亮杨建新刘学民姚韵倪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