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衍昌专利>正文

摩托车智能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88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智能离合器,包括同轴装配的从动链轮座和主传动内芯,主传动内芯背面设有霍尔感应通道,从动链轮座和主传动内芯之间设有内棘齿圈,内棘齿圈的一侧设有若干扭力爪,内棘齿圈的外周设有一圈防脱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内棘齿圈的一侧设有若干扭力爪,可以防止内棘齿圈和从动链轮座相对转动;因为防脱凹槽的存在,可以防止内棘齿圈由从动链轮座中脱出;霍尔感应通道的设置,增强了电磁感应灵敏度,避免了反拖失灵的状况出现,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智能离合器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智能离合器。
技术介绍
内燃机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从提高压缩比,提高热效率方面降低燃料消耗已经很难,而且提高燃烧温度和压缩比又加大氮氧化物的排放,节能和环保的技术参数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相互矛盾的,在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从提高内燃机热力系统的设计技术方面,改造设计成本也是相当高的。利用摩托车的行驶惯性和下坡位能滑行,在今天是公认的有效节油方法之一。原有摩托车的滑行要通过驾驶人员操纵离合器或换空挡实现,频繁操纵离合器进行换挡滑行,无形中增加了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分散了驾驶精力。而且加速了发动机及变挡、离合及传动系统零件的磨损。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而且浪费了摩托车前进的惯性力,因此无法获得良好的节油效果。另一方面,在摩托车可以滑行时,发动机变成阻力负载,使摩托车的滑行很快被抑制而减速,发动机被动的高速运转,不仅增加油耗量,而且加大了机械摩擦,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目前,众所周知的滑行节能装置,滑行和节能效果一般还可以,但驾驶不安全,在高速滑行时突然加挂反拖极易造成瞬间紧急刹车的情况,致使摩托车侧滑甚至将人摔出,存在不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智能离合器,包括同轴装配的从动链轮座(1)和主传动内芯(3),其特征在于:主传动内芯(3)背面设有霍尔感应通道(31),从动链轮座(1)和主传动内芯(3)之间设有内棘齿圈(2),内棘齿圈(2)的一侧设有若干扭力爪(2.2),内棘齿圈(2)的外周设有一圈防脱凹槽(2.3),内棘齿圈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双向内棘齿(2.1),主传动内芯(3)周边上设有若干正拖棘爪(28)和若干反拖棘爪(21),正拖棘爪(28)和反拖棘爪(21)可以分别与内棘齿圈(2)上的双向内棘齿(2.1)相对应,正拖棘爪(28)由棘爪弹簧(27)支撑,反拖棘爪(21)连接在由程控电路(30)控制的电磁铁(24)上,主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智能离合器,包括同轴装配的从动链轮座(1)和主传动内芯(3),其特征在于:主传动内芯(3)背面设有霍尔感应通道(31),从动链轮座(1)和主传动内芯(3)之间设有内棘齿圈(2),内棘齿圈(2)的一侧设有若干扭力爪(2.2),内棘齿圈(2)的外周设有一圈防脱凹槽(2.3),内棘齿圈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双向内棘齿(2.1),主传动内芯(3)周边上设有若干正拖棘爪(28)和若干反拖棘爪(21),正拖棘爪(28)和反拖棘爪(21)可以分别与内棘齿圈(2)上的双向内棘齿(2.1)相对应,正拖棘爪(28)由棘爪弹簧(27)支撑,反拖棘爪(21)连接在由程控电路(30)控制的电磁铁(24)上,主传动内芯(3)上装有反拖棘爪(21)的一侧和其相对应的另一侧分别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内分别装有电磁铁(24)及程控电路(30),摩托车的供电电源的正极通过碳刷(6)和导电套(12)连接程控电路(30)和电磁铁(24),电磁铁(24)金属外壳与主传动内芯(3)接触形成负极,通过导电钢球(19)、导电垫圈(17)再到轴承固定套(16)接地,构成一个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智能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从动链轮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衍昌
申请(专利权)人:魏衍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