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984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及包覆在座椅发泡外部的座椅面套,座椅发泡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槽,座椅发泡位于连接槽下方的部位内埋有钢丝件,钢丝件上部伸入连接槽底部,所述钢丝件上套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椅面套之间连接有吊紧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在实现座椅发泡与面套有效连接的同时,内嵌钢丝末端无需折弯,表面也不需要进行磷化处理,材料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避免使用高能耗、高污染的处理工艺,减轻环境压力。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seat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seat, and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seat cover, which includes seat foaming and seat cover covering outside the seat foaming. There are several connection grooves on the seat foaming. The position under the connection groove where the seat foaming is located is embedded with steel wires,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teel wires extends to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on groove. A lifting bel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piece and the seat cover.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 seat cover realizes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at foam and the cover, while the end of the embedded steel wire does not need bending, and the surface does not need phosphating treatment. The material cost is low,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treatment process wi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is avoided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领域的迅猛发展,汽车消费越来越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人们除对汽车的经济性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以外,对汽车安全、环保、舒适性等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于汽车内饰会有更多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汽车座椅的造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汽车座椅的生产中,常用的面套和发泡的结合方式为在泡沫中预埋钢丝,泡沫钢丝与面套中的J型条通过连接件连接,座椅面套的固定需要面套与发泡固定点的拉拔力>70N才能保证长期乘坐后不会松脱。而现有的座椅面套连接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1、为了保证钢丝与发泡间的拉拔力,在钢丝末端进行了折弯,钢丝末端折弯会导致钢丝与钢丝之间相互干涉,员工不易取放影响生产效率;2、为了保证钢丝不会生锈,对钢丝表面进行了磷化处理,但磷化处理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处理工艺,存在着环保方面的压力,随时有可能会被取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在实现座椅发泡与面套有效连接的同时,内嵌钢丝末端无需折弯,表面也不需要进行磷化处理,材料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避免使用高能耗、高污染的处理工艺,减轻环境压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及包覆在所述座椅发泡外部的座椅面套,所述座椅发泡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槽,所述座椅发泡位于所述连接槽下方的部位内埋有钢丝件,所述钢丝件上部伸入所述连接槽底部,所述钢丝件上套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椅面套之间连接有吊紧带,使内嵌钢丝末端无需折弯,在生产过程中便于取放,有助于提高座椅发泡生产效率。优选地,所述吊紧带的上部缝制在所述座椅面套上,所述吊紧带的下部设有加强型条,所述加强型条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钢丝件上。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C型环,便于所述钢丝件的取放使用,且通用性增强,可实现部分钢丝件的通用。优选地,所述钢丝件包括芯部钢丝及包覆在所述芯部钢丝表面的塑料表层。优选地,所述芯部钢丝的直径为1.2~1.6mm,相比传统2.0mm钢丝减少了约50%钢丝使用量,所述塑料表层的厚度为0.8~1.2mm,所述塑料表层的外表面设有螺旋状不规则花纹纹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吊紧带、连接件将座椅发泡和座椅面套连接,使内嵌钢丝末端无需折弯,在生产过程中便于取放,有助于提高座椅发泡生产效率;2、采用厚度为0.8~1.2mm的塑料表层包覆直径为1.2~1.6mm的芯部钢丝得到钢丝件,材料成本更低,取消了磷化处理过程,过程更环保;3、钢丝件内嵌在座椅发泡内,钢丝件与座椅发泡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拉拔力更强;4、座椅发泡与座椅面套通过C型环的连接件在连接槽处进行连接,连接强度更大,不易拔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钢丝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钢丝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发泡成型后钢丝件的位置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座椅发泡1、连接槽2、钢丝件3、芯部钢丝3a、塑料表层3b、连接件4、座椅面套5、吊紧带6、加强型条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1及包覆在座椅发泡1外部的座椅面套5,座椅发泡1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槽2,座椅发泡1位于连接槽2下方的部位内埋有钢丝件3,钢丝件3上部伸入连接槽2底部,钢丝件3上套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为C型环,连接件4与座椅面套5之间连接有吊紧带6,吊紧带6的上部缝制在座椅面套5上,吊紧带6的下部设有加强型条7,加强型条7通过连接件4连接在钢丝件3上。其中,钢丝件3包括芯部钢丝3a及包覆在芯部钢丝3a表面的塑料表层3b,本实施例中,芯部钢丝3a采用直径为1.4mm的高碳钢丝,塑料表层3b采用厚度为1mm的PE聚乙烯材料,塑料表层3b的外表面设有螺旋状不规则花纹纹路。在其它实施例中,芯部钢丝3a的直径可以为1.2mm,塑料表层3b的厚度为0.8mm,或者芯部钢丝3a的直径可以为1.6mm,塑料表层3b的厚度为1.2mm。如图4所示,在座椅发泡1生产过程中,根据座椅发泡1上预设的连接槽2位置,将钢丝件3摆放在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发泡原料浇注。在座椅发泡1成型后,钢丝件3置于座椅发泡1中,只在连接槽2处露出,使用连接件4将型条7与钢丝件3连接在一起,即将座椅面套5固定在座椅发泡1上。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通过吊紧带6、连接件4将座椅发泡1和座椅面套5连接,使内嵌钢丝末端无需折弯,在生产过程中便于取放,有助于提高座椅发泡生产效率;同时,采用厚度为0.8~1.2mm的塑料表层3b包覆直径为1.2~1.6mm的芯部钢丝3a得到钢丝件3,材料成本更低,取消了磷化处理过程,过程更环保;钢丝件3内嵌在座椅发泡1内,钢丝件3与座椅发泡1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拉拔力更强;座椅发泡1与座椅面套5通过C型环的连接件4在连接槽2处进行连接,连接强度更大,不易拔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1)及包覆在所述座椅发泡(1)外部的座椅面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发泡(1)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槽(2),所述座椅发泡(1)位于所述连接槽(2)下方的部位内埋有钢丝件(3),所述钢丝件(3)上部伸入所述连接槽(2)底部,所述钢丝件(3)上套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座椅面套(5)之间连接有吊紧带(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1)及包覆在所述座椅发泡(1)外部的座椅面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发泡(1)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槽(2),所述座椅发泡(1)位于所述连接槽(2)下方的部位内埋有钢丝件(3),所述钢丝件(3)上部伸入所述连接槽(2)底部,所述钢丝件(3)上套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座椅面套(5)之间连接有吊紧带(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座椅面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紧带(6)的上部缝制在所述座椅面套(5)上,所述吊紧带(6)的下部设有加强型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青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