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06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孔洞形成于座椅发泡上,并于座椅发泡的内表面形成第一开口,于座椅发泡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开口;面套结构包括:周缘抵靠于座椅发泡的内表面上靠近第一开口的部分、且供遮挡第一开口的硬质板;以及连接于硬质板、且与孔洞的侧壁面对应设置的多个裁片,相邻的两个裁片间固定连接,且于靠近硬质板的位置处形成有释放口,以防止产生褶皱,达到良好的外观效果、且硬质板能够覆盖孔洞且硬质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拉出。

The cover structure used to cover the foaming holes of the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ver structure for covering a seat foam hole, which is formed on the seat foam and forms a first opening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eat foam and a second opening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eat foam. Several pieces connected to the rigid plate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side wall face of the hol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pieces, and a release opening is formed near the rigid plate to prevent wrinkles and achieve good appearance. The rigid plate can cover the hole and is not easy to pull out during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指一种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
技术介绍
参阅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设有孔洞的发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汽车座椅10a的发泡上设有孔洞11a,后续罩设座椅面套时需要遮挡该处的孔洞,且需要座椅面套美观且持久固定。参阅图2,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示意图。参阅图3,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面套结构20a包括与孔洞11a适配的遮挡裁片30a和多个裁片40a,将多个裁片40a闭合缝合连接于遮挡裁片30a的边缘。遮挡裁片30a包括面套裁片和固定于面套裁片的硬质塑料薄片,从而遮挡裁片30a可以支撑孔洞11a的形状。参阅图4,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装配状态的剖视图。参阅图5,显示了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裁片40a的边缘缝制J型条50a,将J型条50a钩设连接于发泡上的骨架钢丝,从而进行固定。参阅图6,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装配状态的主视图。结合图2至图6所示,由于多个裁片40a和遮挡裁片30a的边缘闭合连接,遮挡裁片30a和多个裁片40a的连接位置的缝纫拉力无法释放,裁片30a和多个裁片40a之间容易相互挤压而产生褶皱,影响美观。此外,受孔洞11a的大小与骨架钢丝的空间限制,J型条50a和裁片40a的尺寸都较小,将J型条50a固定于裁片40a时的缝纫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孔洞位置的面套结构容易褶皱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所述孔洞形成于所述座椅发泡上,并于所述座椅发泡的内表面形成第一开口,于所述座椅发泡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开口;所述面套结构包括:周缘抵靠于所述座椅发泡的内表面上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且供遮挡所述第一开口的硬质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硬质板、且与所述孔洞的侧壁面对应设置的多个裁片,相邻的两个裁片间固定连接,且于靠近所述硬质板的位置处形成有释放口。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硬质板抵靠于座椅发泡的内表面、且所述硬质板对应挡设于所述孔洞的第一开口,从而硬质板能够覆盖孔洞且硬质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拉出。相邻两个所述裁片固定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裁片的靠近所述硬质板的端部之间相互分离而形成释放口以防止裁片上产生褶皱,达到良好的外观效果。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释放口的长度在5mm至8mm之间。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裁片有部分贴合于所述硬质板上并与所述硬质板缝合连接。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的两个裁片间有部分相贴合并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硬质板开设有供构件穿出、且对应于所述孔洞的穿设口。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覆盖并固定于所述硬质板的面套裁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设有孔洞的发泡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装配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装配状态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装配状态的剖视图。图8为图7的B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C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多个裁片的连接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D的放大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座椅发泡的孔洞位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装配状态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17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装配状态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7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装配状态的剖视图。图8为图7的B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C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结合图7至图11所示,孔洞11形成于座椅发泡10上,并于座椅发泡10的内表面形成第一开口,于座椅发泡10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开口;后续罩设座椅面套时需要遮挡该处的孔洞11,且需要座椅面套美观且持久固定。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包括:周缘抵靠于座椅发泡10的内表面上靠近第一开口的部分、且供遮挡第一开口的硬质板20;以及连接于硬质板20、且与孔洞11的侧壁面对应设置的多个裁片30,相邻的两个裁片30间固定连接,且于靠近硬质板20的位置处形成有释放口。作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裁片30间有部分相贴合并通过缝合固定连接。裁片30有部分贴合于硬质板20上并与硬质板20缝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12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多个裁片的连接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D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7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释放口的长度在5mm至8mm之间。释放口给裁片30和硬质板20提供缓冲空间,以防止裁片30和硬质板20相互折叠而产生褶皱。具体地,裁片30的端部和定位区对应的边界之间留设有第一距离L1,相邻两个裁片30固定连接、且裁片30固定连接的终点和裁片30的端部之间留设有第二距离L2,第二距离L2大于第一距离L1、且第二距离L2和第一距离L1的差值即为释放口的长度,其长度在一定设定范围内。即裁片30和硬质板20固定连接后形成四条不封闭直线,从而释放裁片30和硬质板20固定连接形成的四个转角处的连接拉力,解决转角处褶皱的问题。这样做既方便裁片30和硬质板20之间的缝制,又能使裁片30和硬质板20之间释放口大小满足不露发泡的外观质量要求。硬质板20上只需要缝制4条独立的直线,这就大大降低缝纫难度。作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覆盖并固定于硬质板20的面套裁片21,从而硬质板20具有一定的硬度,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能保持形成的面套结构的角落平整。作为本技术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硬质板20的面积较大,从而能将硬质板20抵靠于座椅发泡10的内表面、且硬质板20对应挡设于孔洞11的第一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所述孔洞形成于所述座椅发泡上,并于所述座椅发泡的内表面形成第一开口,于所述座椅发泡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套结构包括:周缘抵靠于所述座椅发泡的内表面上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且供遮挡所述第一开口的硬质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硬质板、且与所述孔洞的侧壁面对应设置的多个裁片,相邻的两个裁片间固定连接,且于靠近所述硬质板的位置处形成有释放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所述孔洞形成于所述座椅发泡上,并于所述座椅发泡的内表面形成第一开口,于所述座椅发泡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套结构包括:周缘抵靠于所述座椅发泡的内表面上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且供遮挡所述第一开口的硬质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硬质板、且与所述孔洞的侧壁面对应设置的多个裁片,相邻的两个裁片间固定连接,且于靠近所述硬质板的位置处形成有释放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遮盖座椅发泡的孔洞的面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口的长度在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曹丹李亚男王小梅张磊潘俊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