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颖春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驻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22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驻车装置,本技术方案属于轮式设备(如汽车)在停泊时的驻车安全装置。结构特征是将驻车基架、驻车车轮踏板、平衡杆、地脚螺栓、换向齿块、换向栓和弹簧等全部零件装配在以驻车基架装配孔为基准的零件上,构成以驻车基架为固定支点、驻车基架装配孔为转动轴、驻车车轮踏板承受汽车重量的车轮挡。驻车装置通过改变物体的受力状态,利用轮式设备自身重量平衡非水平力,在车轮与水平面间形成虚拟楔形块阻止车轮沿斜面向下移动。当车轮停泊在驻车车轮踏板时车轮踏板与基架形成的角度使倾斜停泊的轮式设备处于静止状态。解决坡地停泊汽车驻车安全与将停泊汽车限制在泊位内的问题。在驻车车轮踏板上设置锁链与车轮锁住可以增加汽车的防盗功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方案属于一种轮式设备(如汽车等)在停泊时的驻车安全装置,特别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停泊汽车的泊位或用于解决轮式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驻扎安全问题。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停车场中设置停泊汽车泊位的车轮挡,可以使停放的汽车排放有序,使车辆驾驶员便于泊放汽车,避免停放的汽车之间发生碰撞。但是,这种汽车泊位车轮挡仅仅设置于汽车车轮的一端,使汽车驶入方向一端的车轮受到限制,而另一端的车轮没有设置车轮挡,无法将泊放的汽车限制在停车泊位内,这是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特别是当汽车处于坡地斜面停泊时,使停泊的汽车与停车泊位相对静止,不仅需要依靠汽车自身的驻车安全装置(即驻车刹车装置),而且需要按传统的方法,在车轮与坡地斜面之间加一个楔形木块(或其它材料的楔形块)或用纤绳拉住坡地斜泊放的汽车,这样才能解决坡地斜面驻车安全问题。在轮式设备运输过程中,例如:将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用运输设备送往经销商的过程中,即船舶、火车或汽车等运输工具如何运载汽车,也存在类似于坡地斜面停泊汽车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以停泊汽车为例:我们知道,当汽车在坡地斜面泊放的时候,由于汽车自身质量会产生平行于坡地斜面的向下方向的分力,这种分力的大小随坡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增大而增加,使汽车沿坡地斜面方向向下移动。本专利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变当汽车停泊在坡地斜面时候,由于汽车自身质量而产生沿坡地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并克服使汽车沿坡地斜面方向向下移动的分力,依靠汽车自身的质量使汽车在坡地斜面停泊时保持与坡地斜面相对静止。本专利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全驻车装置,它包括:1、驻车基架,2、驻车车轮踏板,3、平衡杆,4、换向杆,5、地脚螺栓,6、换向齿块,7、换向齿块,8、换向栓,9、换向栓和 10、弹簧,将所述内容的全部零件装配在以驻车基架装配孔为基准的零件上,构成一个以驻车基架为固定支点、以驻车基架装配孔为转动轴、以驻车车轮踏板承受汽车质量的车轮挡;驻车基架使停泊在驻车车轮踏板的车轮在平衡杆与换向杆控制下,保持车轮与停车泊位相对静止;驻车车轮踏板在平衡杆与换向杆作用下可以使汽车车轮平缓地驶过驻车车轮踏板,当汽车车轮泊放于驻车车轮踏板时候,依靠汽车自身质量使驻车车轮踏板紧靠车轮而使驻车车轮踏板一侧并与坡地斜面接触、驻车车轮踏板另-->一侧在紧靠车轮的同时改变汽车泊放在坡地斜面时候由自身质量而产生向下移动的分力方向,使车轮与坡地斜面之间形成一个虚拟的楔形块。本专利申请所述技术方案,是以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解析为基础,通过简单的机械装置改变物体的受力状况,利用汽车自身的质量来平衡沿坡地斜面方向向下移动的力。使停泊在坡道斜面的轮式设备(如汽车等)与停泊在水平面时的受力情况相似。本专利申请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水平面停泊汽车,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泊放汽车限制在停车泊位内的缺陷。在坡道斜面停泊汽车,利用汽车自身的质量来平衡使汽车沿坡地斜面方向向下移动的力,使车轮与坡地斜面之间形成一个虚拟的楔形块或阻止车轮沿坡地斜面方向向下移动的虚拟纤绳。在驻车车轮踏板上设置锁链与车轮锁住,不仅可以解决汽车被运载时的驻扎问题,而且可以增加汽车的防盗功能。在后面所述附图说明内容中,本技术方案的工作方式与原理与换向扳手工具相似,但是不完全相同,因此,扩展了现有技术的用途范围,属于扩展现有技术应用领域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通过附图说明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安全驻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驻车基架,2驻车车轮踏板,3、平衡杆,4、换向杆,5、地脚螺栓,6、换向齿块,7、换向齿块,8、换向栓,9、换向栓,10、弹簧。图2是驻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部分零件的功能加以说明:为了能更好地说明本技术方案,在图1和图2中省略不必要的零件,使本技术方案的内容能更清楚地展示。驻车基架1上部的缺口用于控制平衡杆3的位置;平衡杆3是带平衡杆的园环形零件,在园环形零件的内表面有齿牙,它与换向齿块6和换向齿块7在换向杆4控制下可以使平衡杆3向左和向右转动,实现对平衡杆3和驻车车轮踏板2的平衡、打开和锁住;其工作方式与换向扳手工具相似。因此,本技术方案可以认为是一种转用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图3是安全驻车装置的另一种形式,它使驻车基架增加了一个底盘。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中内容对主要的零件的功能及技术效果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1、驻车基架1的作用及技术效果是:使停泊的汽车与停车泊位相对静止,它与现有技术中车轮挡相结合可以使停泊在水平面的汽车限制在停车泊位内,在汽-->车泊放在坡地斜面的时候,平衡汽车沿坡地斜面方向向下移动的力。2、驻车车轮踏板2的作用及技术效果是:在平衡杆3的作用下使汽车的车轮可以平缓地驶过驻车车轮踏板2,;当汽车的车轮泊放置于驻车车轮踏板2的时候,由于汽车自身重量使驻车车轮踏板2紧靠汽车的车轮从而使驻车车轮踏板2的一端与坡地斜面接触、驻车车轮踏板2的另一端在紧靠汽车的车轮的同时改变汽车泊放在坡地斜面时候由自身重量而产生向下移动的分力方向,使汽车在坡地斜面泊放的时候的不会因自身重量而产生沿坡地斜面方向向下移动。3、平衡杆3的作用及技术效果是:在换向杆4没有锁住平衡杆3的时候,与驻车车轮踏板2相配合,依据平衡杆3所在的位置,可以使不同方向驶过的车轮平缓驶过,即:当汽车车轮驶过驻车车轮踏板2后,在平衡杆3的作用下使驻车车轮踏板2回到初始位置,使再驶过来的车轮可以平缓地驶过驻车车轮踏板2。4、换向杆4的作用及技术效果是:它可以控制平衡杆3和驻车车轮踏板2,使平衡杆3和驻车车轮踏板2被锁住或打开,当被打开时,汽车的车轮驶过驻车车轮踏板2时候,可以使汽车的车轮平缓驶过;当被锁住时候,可以使驻车车轮踏板2与驻车基架1之间被锁住。5、驻车基架1上部的缺口用于控制平衡杆3的位置;平衡杆3是带平衡杆的园环形零件,在园环形零件的内表面有齿牙,它与换向齿块6和换向齿块7在换向杆4的控制下,使弹簧10、换向栓8和换向栓9改变工作位置,可以使平衡杆3向左或向右转动,实现对平衡杆3和驻车车轮踏板2的平衡、打开和锁住;其工作方式与换向扳手工具相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驻车基架(1)、驻车车轮踏板(2)、平衡杆(3)、换向杆(4)、地脚螺栓(5)、换向齿块(6)、换向齿块(7)、换向栓(8)、换向栓(9)和弹簧(10),将所述内容的全部零件装配在以驻车基架装配孔为基准的零件上,构成一个以驻车基架为固定支点、以驻车基架装配孔为转动轴、以驻车车轮踏板承受汽车质量的车轮挡;驻车基架使停泊在驻车车轮踏板的车轮在平衡杆与换向杆控制下,保持车轮与停车泊位相对静止;驻车车轮踏板在平衡杆与换向杆作用下可以使汽车车轮平缓地驶过驻车车轮踏板,当汽车车轮泊放于驻车车轮踏板时候,依靠汽车自身质量使驻车车轮踏板紧靠车轮而使驻车车轮踏板一侧并与坡地斜面接触、驻车车轮踏板另一侧在紧靠车轮的同时改变汽车泊放在坡地斜面时候由自身质量而产生向下移动的分力方向,使车轮与坡地斜面之间形成一个虚拟的楔形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驻车基架(1)、驻车车轮踏板(2)、平衡杆(3)、换向杆(4)、地脚螺栓(5)、换向齿块(6)、换向齿块(7)、换向栓(8)、换向栓(9)和弹簧(10),将所述内容的全部零件装配在以驻车基架装配孔为基准的零件上,构成一个以驻车基架为固定支点、以驻车基架装配孔为转动轴、以驻车车轮踏板承受汽车质量的车轮挡;驻车基架使停泊在驻车车轮踏板的车轮在平衡杆与换向杆控制下,保持车轮与停车泊位相对静止;驻车车轮踏板在平衡杆与换向杆作用下可以使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康于颖春
申请(专利权)人:于颖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