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操作的旅行箱拉杆控制装置,为达成内管的拉伸、回收具有操作上的便利性,即内管的拉伸、回收可完全由单手控制,利用内管先以弹跳脱离和外管的内收定位,使内管可充分自由活动,使拉伸更为省力,而回收内管时,亦以手指顺势抬压方式,控制内管内的制动杆动作,脱离拉伸的制位模式,使内管可轻易下压内收。(*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入提箱的柄,特别是一种可控制柄的部件。一般可供拖行的旅行箱均设一可伸缩的拉杆结构,用来控制拉杆的伸、缩、定位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其主要控制元件是在把手30上方的控制按钮,操作时,以手指按压该控制按钮,由按钮控制内杆的弹性制动元件内缩脱离制位的孔洞,使内杆可在外管内自由伸缩。上述结构由单一控制按钮操作,其缺点是在内收定位至拉伸的瞬间可能产生不便。因在拉伸皮箱100的拉杆时,其拉伸的作用力,使皮箱100本体必须担供一反作用力制住皮箱100本体,如本体重量足够提供该反作用力,在拉杆由静止的内收状态拉成拉伸活动状态的瞬间,单手操作即已足够,但是,当本体重量不足以提供反作用力时,皮箱100就可能随拉伸的作用力而抬升,达不到拉伸拉杆的效果,为此,必须一手操作拉伸拉杆,另一手制住皮箱100,方能顺利拉伸拉杆,这种双手操作会产生很大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旅行箱拉杆控制装置,它可完全由单手控制,不论拉、收均具有操作上的便利性。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护片的第一孔洞下方设一第二孔洞;二中空柱体之间设一控制盒,控制盒中央填设一控制钮,控制钮主要具有一基板,基板的外径大于钮孔的内径,基板顶面设一钮块凸出于钮孔,基板挡抵在钮孔底外周缘,基板底面中央固定一弹簧端部,弹簧另一端抵顶在底盖,基板的两端缘往外扩伸形成一斜形制块;二制动块主要具有一座块,座块由一侧边顶面向下贯通设一斜孔,控制钮的斜形制块滑穿在斜孔中,座块相对于中空柱体的制动孔端部设一凸柱,穿伸在制动孔和外管和护片的第一孔洞内;把手的套管对应面各设一开口,内管相对于开口的缘面设一开槽;按压钮设在把手和封板之间,设一挡板,挡板和把手之间夹设至少一弹簧,挡板底面凸设一长形块并凸伸出封板,挡板的两端相对于套管开口的位置分别凸设一连接柱,连接柱穿过套管开口和内管的开槽而伸入内管内;一制动杆穿伸在内管内,其一端和连接柱连接,制动杆尾端设一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具有一长片,长片两侧边弯折设一凸片,凸片上开有一口,长片相对于口的位置设一长孔;一弹性体具有一呈扁长形的环圈,环圈一侧边凸设一端面呈半圆形且轴身较弹性体宽度为宽的滑块,滑块中央径向凸设一扣柱,弹性体设在控制单元二凸片之间,扣柱伸设在长孔中,并凸卡在内管的第二孔洞内,滑块的两端分别滑跨在口的最低部,弹性体的环圈的另一侧边凸设一固定块,内管相对于固定块设一固定孔,固定块穿设定位弹性体。本技术在拉杆的控制盒内设控制钮,在可伸缩的内管顶部的把手上加设按压钮,藉控制钮的按压先使内管往上弹跳脱离和外管的制位模式,使内管可充分自由活动并定位,且藉皮箱本体重量即可提供足够的反作用力,使内管顺利拉伸定位;而控制把手的按压钮,即可使已拉伸的内管内的制动杆动作,脱离拉伸的制位模式,使内管可轻易下压内收,从而实现内管不论拉、收均可由单手控制,达到操作的便利性。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传统皮箱拉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方便操作的旅行箱拉杆控制装置轴测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方便操作的旅行箱拉杆控制装置轴测分解图。图4是图2结构组合轴测示意图。图5是图2结构组合剖视图。图6是图2结构内管跳脱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2结构内管拉伸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2结构内管回收的剖视示意图。参照图2、3、4、5,拉杆结构主要包含一盒座10,其顶面为一容置空间11,盒座10底面相对于容置空间11的下方两侧设一中空柱体12,容置空间11的底面和中空柱体12对应位置设一开孔111和其连通,二中空柱体12的相对应面各设一制动孔121,二中空柱体12之间连接二片体形成一控制盒13。二中空柱体12内分别穿设一中空的外管14的顶端,外管14的顶端内缘设有一薄片状护片142,护片142和外管14对应制动孔121的缘面设第一孔洞141、143,护片142的第一孔洞143下方,另设有第二孔洞144;外管14的底端穿固在一底固定座15;盒座10连同外管14和底固定座15共同组装在一皮箱本体100的外侧面。容置空间11的底面相对于控制盒13的中央位置设一钮孔112和其连通,控制盒13的中央设一控制钮20,控制钮20设一基板201,基板201的外径大于钮孔112的内径,基板201顶面设一钮块202凸出在钮孔112,以基板201挡抵在钮孔112底外周缘,基板201底面中央两侧边分别向下凸设一片体203,其间的基板201上粘固一弹簧204,基板201两端缘向外扩伸形成一斜形制块205,二斜形制块205的底面呈水平。二制动块21,具有一座块211,座块211一侧边顶面轴向下斜向设一贯通斜孔212,控制钮20的斜形制块205可分别滑穿在斜孔212中,座块211另一侧边顶面凸伸二延伸壁213,滑顶在控制盒20的顶壁,座块211相对中空柱体12的制动孔121端部设一凸柱214,使控制钮20在未受任何外力按压的自然静止状态时,凸柱214的端部凸伸入制动孔121和外管14的第一孔洞141中;一底盖,其四边角和控制盒对应位置分别设锁孔位,以数个锁接元件将底盖固定在控制盒的底面开口处,底盖中央相对弹簧位置,设一穿套柱,以供弹簧底端穿套固定,底盖相对穿套柱的外侧对应控制钮的片体位置,亦设二凸片,使底盖和控制盒结合后,片体和凸片恰好对应,将弹簧限制在其中,以免其弹性活动时脱位。参照图3、4、5,外管14由容置空间11的开孔111各穿伸一中空的内管16,内管16相对中空柱体12制动孔121和外管14的第一孔洞141的缘面上、下位置设第一孔洞161和第二孔洞161′,内管16底端套配一弹性元件161(如弹簧);一把手30,呈中空底面开放状,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一套管31,以供内管16的顶端套接,套管31的对应面各设一开口311,内管16相对于开口311的缘面设一开槽162,把手30内近两端处各凸设一小柱301其内设一螺孔,小柱301上套设一弹簧302,一按压钮32设一挡板321,挡板321的面积相当于把手30底面开口,挡板321底面凸设一长形块322,挡板321左右两端相对于小柱301位置设有一穿孔324,穿孔324内设有凸缘抵顶弹簧302,挡板321两端相对于套管31开口311位置分别凸设一连接柱323穿过套管31和内管的开槽162,而伸入内管16内;一封板303,其中央设一开口306,两侧对应小柱301位置各设一小孔304,以锁接元件305穿锁固定在小柱301内,开口306供长形块322凸伸。一制动杆40,穿伸在内管16内,其一端设一接孔401供连接柱323迫紧固定,制动杆40尾端设一孔洞402,以供套装一控制单元41,控制单元41设一长片411,长片411一端侧面凸设一短柱412,以穿套在制动杆40下方的孔洞402内,制动杆40相对于短柱412和下方两侧边,分别弯折设一凸片413,凸片413上开有一口414,口414在凸片413上开设一开口,且开口的一侧边斜向延伸形成一斜边;长片411相对于口414的位置设一长孔415;一弹性体50具有一呈扁长形的环圈51,环圈51一侧边凸设一端面呈半圆形且轴身较弹性体50宽度为宽的滑块512,滑块512中央径向凸设一扣柱511,弹性体50设在控制单元41二凸片413之间,扣柱511伸入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操作的旅行箱拉杆控制装置,主要包含一盒座(10)、二中空柱体(12),二中空柱体(12)内分别设一中空外管(14),外管(14)内穿伸中空内管(16),外管(14)顶端设护片(142),内管(16)顶端套设把手(30),其特征在于:a.护片(142)的第一孔洞(143)下方设一第二孔洞(144);b.二中空柱体(12)之间设一控制盒(13),控制盒(13)中央填设一控制钮(20),控制钮(20)主要具有一基板(201),基板(201)的外径大于钮孔(112)的 内径,基板(201)顶面设一钮块(202)凸出于钮孔(112),基板(201)挡抵在钮孔(112)底外周缘,基板(201)底面中央固定一弹簧(204)端部,弹簧(204)另一端抵顶在底盖(22),基板(201)的两端缘往外扩伸形成一斜形制块(205);c.二制动块(21)主要具有一座块(211),座块(211)由一侧边顶面向下贯通设一斜孔(212),控制钮(20)的斜形制块(205)滑穿在斜孔(212)中,座块(211)相对于中空柱体(12)的制动孔(121)端部设一凸柱 (214),穿伸在制动孔(121)和外管(14)和护片(142)的第一孔洞(141、143)内;d.把手(30)的套管(31)对应面各设一开口(311),内管(16)相对于开口(311)的缘面设一开槽(162);e.按压钮(32)设 在把手(30)和封板(303)之间,设一挡板(321),挡板(321)和把手(30)之间夹设至少一弹簧(302),挡板(321)底面凸设一长形块(322)并凸伸出封板(303),挡板(321)的两端相对于套管(31)开口(311)的位置分别凸设一连接柱(323),连接柱(323)穿过套管(31)开口(311)和内管(16)的开槽(162)而伸入内管(16)内;f.一制动杆(40)穿伸在内管(16)内,其一端和连接柱(323)连接,制动杆(40)尾端设一控制单元(41),控 制单元(41)具有一长片(411),长片(411)两侧边弯折设一凸片(413),凸片(413)上开有一口(414),长片(411)相对于口(414)的位置设一长孔(415);g.一弹性体(50)具有一呈扁长形的环圈(51),环圈(51) 一侧边凸设一端面呈半圆形且轴身较弹性体(50)宽度为宽的滑块(512),滑块(512)中央径向凸设一扣柱(511),弹性体(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金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