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安卓专利>正文

拉杆旅行箱用旋转侧向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3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杆旅行箱用旋转侧向手柄,包括拉手组件、固定件,拉手组件包括固定拉手、挡块、旋转拉手,固定拉手为长条状,沿固定拉手的长轴方向开设数个贯穿通孔和一个枢轴孔,挡块的下部开设贯穿槽,固定拉手穿置于贯穿槽内,挡块的上部为倒L型挡壁,旋转拉手也为一长条状,其上开设有与固定拉手的枢轴孔相对应的枢轴孔,旋转拉手通过一枢轴枢接于固定拉手上;固定件包括卡持片和螺杆螺栓组件,卡持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固定拉手的贯穿通孔相对应的螺孔,卡持片与拉手组件通过螺杆螺母组件相固定。该手柄安装于旅行箱上后,只要握住该手柄就可拖动其移动,避免了人体的背部直对后面的箱体而引起的脚后跟与箱体相碰。(*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旅行用的箱包,更具体地指一种拉杆旅行箱用旋转侧向手柄
技术介绍
旅行箱为大多数人们所熟悉,人们外出、旅行均需要携带旅行箱来放置所需用的物品,最初的旅行箱带有一可收缩的拉杆(见图1),在使用时,可将拉杆拉出,利用其箱体下部的轮子来拖动旅行箱,这样可省却人拉动箱体所需要的力。但可能人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在拉动箱体时,结合图2所示,由于人的手握住拉杆的横柄,稍有不慎,箱体经常会与人的脚后跟相碰。为此,市面上出现一种可延长人体与箱体距离的延长拉手出现,如图3所示,将延长拉手套于旅行箱的拉杆上,利用延长拉手来避免人体与箱体之间的相碰。但是细心的人们仍会发现,这种延长拉手仍未能彻底解决人体的脚与箱体相碰的根本问题,因为延长拉手是套于拉杆的手柄上,请参阅图4,所以延长拉手仍然基本直对人的脚后跟,所以脚后跟仍然会与箱体相碰,尤其是当人行走的速度与箱体的运动的速度不同步时,经常会发生碰撞,因此,这种延长拉手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拉杆旅行箱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一种拉杆旅行箱用旋转侧向手柄,当旅行箱上装上该侧向手柄后,能解决人在拉动拉杆旅行箱时,箱体与人体相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拉杆旅行箱用旋转侧向手柄包括拉手组件、固定件,所述的拉手组件包括固定拉手、挡块、旋转拉手,固定拉手为长条状,沿固定拉手的长轴方向开设数个贯穿通孔和一个枢轴孔,挡块的下部开设贯穿槽,挡块的上部为倒L型挡壁,固定拉手穿置于贯穿槽内,旋转拉手也为一长条状,其上开设有与固定拉手的枢轴孔相对应的枢轴孔,旋转拉手通过一枢轴枢接于固定拉手上;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卡持片和螺杆螺栓组件,卡持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固定拉手的贯穿通孔相对应的螺孔,卡持片与拉手组件通过螺杆螺母组件相固定。所述的固定拉手上至少开设二个贯穿通孔,所述的卡持片上至少开设二个螺孔。所述的固定拉手与旋转拉手之间还增设一缓冲片,缓冲片上开设有与固定拉手和旋转拉手相对应的枢轴孔。所述的卡持片两端延伸有侧片。在本技术中,旋转侧向手柄包括拉手组件、固定件,拉手组件包括固定拉手、挡块、旋转拉手,固定拉手为长条状,沿固定拉手的长轴方向开设数个贯穿通孔和一个枢轴孔,挡块的下部开设贯穿槽,挡块的上部为倒L型挡壁,固定拉手穿置于贯穿槽内,旋转拉手也为一长条状,其上开设有与固定拉手的枢轴孔相对应的枢轴孔,旋转拉手通过一枢轴枢接于固定拉手上;固定件包括卡持片和螺杆螺栓组件,卡持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固定拉手的贯穿通孔相对应的螺孔,卡持片与拉手组件通过螺杆螺母组件相固定。当将该侧向手柄安装于旅行箱拉杆的手柄上后,由于侧向手柄可向侧向延伸,相当于在拉杆上增设了一侧向手柄,当人拉动旅行箱时,用手只要握住该侧向手柄就可拖动旅行箱移动,避免了人体的背部直对后面的箱体而引起的脚后跟与箱体相碰;在不需要时,又可以将手柄拆卸,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拉杆旅行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人拉动传统旅行箱时示意图。图3为传统的延长拉手结构示意图。图4传统延长拉手套置于旅行箱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向手柄分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侧向手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手柄的拉手组件旋转平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侧向手柄安装于旅行箱的状态示意图之一。图9为本技术侧向手柄安装于旅行箱的状态示意图之二。图10为本技术侧向手柄安装于旅行箱的状态示意图之三。图11为本技术侧向手柄安装于旅行箱的另一侧边示意图。图12为人拉动安装本技术侧向手柄后的旅行箱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上述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同时参阅图5、图6所示,该拉杆旅行箱用旋转侧向手柄10包括拉手组件11、固定件12,所述的拉手组件11包括固定拉手111、挡块112、旋转拉手113,固定拉手111为长条状,在本技术中,固定拉手111为一长立方条状,当然也可以选用空心圆柱状。沿固定拉手111的长轴方向开设数个贯穿通孔1111和一个枢轴孔1112,挡块112的下部开设贯穿槽1121,挡块112的上部为倒L型挡壁,固定拉手111穿置于贯穿槽1121内。旋转拉手113也为一长条状,长度比固定拉手111的长度稍短些,其上开设有与固定拉手的枢轴孔1112相对应的枢轴孔1131,旋转拉手113通过一枢轴1132枢接于固定拉手111上。在拉手组件11的组装时,将固定拉手111从挡块112的下部的贯穿槽1121中穿过,旋转拉手113从挡块112的上部穿过,旋转拉手113与固定拉手111通过枢轴1132枢接于一体,旋转拉手113则可以枢轴1132为轴绕固定拉手111旋转(见图7所示),旋转拉手113的旋转角度为180度,由于挡块112上部L型挡壁的作用,旋转拉手113只能沿一个方向旋转。当然也可以先将固定拉手111与旋转拉手113组装后再将挡块112套于固定拉手111上。所述的固定件12包括卡持片121和螺杆螺栓组件122,卡持片121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固定拉手111的贯穿通孔1111相对应的螺孔1211,卡持片121与拉手组件11通过螺杆螺母组件122相固定,螺杆螺母组件122包括螺杆、螺母。请继续参阅图8-图10所示,当用卡持片121与装配完的拉手组件11相对合安装于旅行箱的拉杆上时,卡持片121上的螺孔1211与固定拉手111上的通孔1111相贯通。卡持片121与拉手组件11用螺杆螺母组件122拧紧,就可使得拉手组件11与固定件12固定于旅行箱的拉杆上。所述的固定拉手111上至少开设二个贯穿通孔1111,所述的卡持片121上至少开设二个螺孔1211,在组装时,贯穿通孔1111和螺孔1211相对齐。贯穿通孔1111和螺孔1211用于螺杆的穿设,通孔1111的数量视需要而设置。所述的固定拉手111与旋转拉手113之间还增设一缓冲片114,缓冲片114上开设有与固定拉手111和旋转拉手113相对应的枢轴孔1141,同样在组装时,该枢轴孔1141与固定拉手上的枢轴孔1112、旋转拉手上的枢轴孔1131对齐,然后将枢轴1132穿入其中。固定拉手111与旋转拉手113均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为了防止金属材料之间的直接磨擦,由于缓冲片114通常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因此缓冲片114的作用是使固定拉手111、旋转拉手113均与缓冲片114发生磨擦。所述的卡持片121两端均延伸有侧片1212,侧片1212的作用可加强本技术的侧向手柄与旅行箱的拉杆结合牢固性。图8示意了本技术的侧向手柄10安装于旅行箱20上,此时侧向手柄10处于旋转拉手113与固定拉手111的夹角为0度的状态。图9示意了本技术的侧向手柄10安装于旅行箱20上,此时侧向手柄10处于旋转拉手113与固定拉手111的夹角为180度的状态。图10示意了本技术的侧向手柄10安装于旅行箱20上,此时,侧向手柄10处于旋转拉手113与固定拉手111的夹角为钝角状态。上述图8-图10示意的是侧向手柄10安装于旅行箱20的右侧,当然也可以将本技术的手柄10安装于旅行箱20的左侧(图11)。请最后参阅图12所示,当人体位于旅行箱20的右侧时,只要将侧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杆旅行箱用旋转侧向手柄,其特征在于:该侧向手柄包括拉手组件、固定件,所述的拉手组件包括固定拉手、挡块、旋转拉手,固定拉手为长条状,沿固定拉手的长轴方向开设数个贯穿通孔和一个枢轴孔,挡块的下部开设贯穿槽,固定拉手穿置于贯穿槽内,挡块的上部为倒L型挡壁,旋转拉手也为一长条状,其上开设有与固定拉手的枢轴孔相对应的枢轴孔,旋转拉手通过一枢轴枢接于固定拉手上;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卡持片和螺杆螺栓组件,卡持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固定拉手的贯穿通孔相对应的螺孔,卡持片与拉手组件通过螺杆螺母组件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安卓
申请(专利权)人:金安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