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以汽车自身动力驱动实现该汽车在载车平台上可以升降平移于双层车库上层的自助动力双层车库,属于车库建设领域。其特征是:车库的升降移动及平行移动机构的旋转动力是由:汽车的驱动车轮滚动摩擦转动设置在该存车车库的升降平移机构的载车平台上一对分开有一定距离的滚动摩擦辊式轮同步同向旋转、其旋转动力通过传动连接到该车库的升降平移机构工作,而实现了汽车不依赖电力驱动也可以解决双层停车之效果,就目前停车难社会问题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由于用电不方便现状的地下层、架空层车库,停车场所也能充分利用其空间资源,实施改造以较小的投资实现存车数量翻番以缓解停车难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颇具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以汽车自身动力驱动实现该汽车在载车平台上可以升降平移于双层车库的上层,而且存取汽车并不干涉下层汽车的存放的自助动力双层车库,属于车库建设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的数量急速膨涨,然而汽车却需配备停放的固定场所和公共场所,这对于已经显得拥挤的城市的车库建设则更必需有合理的规划。特别关注到现有的尤其是地下层或者架空层车库空间几乎没有利用率的情况,怎样合理改造利用现有地下层和架空层车库或者停车场所的空间资源,实现停车数量翻番的解决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然而上述设想付诸实施要专利技术一种可适用的提升存储设施来完善。从检索中国专利文献等有关资料表明,已经公开了很多积极性的方法,如中国专利号200310105302.7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中国专利文献资料有一千多条,但多为投资大又占地皮的立体车库,再如中国专利号200510134937.9的积放式输送机升降平移装置、200520070949.5的升降平移旋转台,列举的实施例都公开了其结构、方法,但是都必需依赖使用电力才能实现其目的,其实施例的结构或操作过程也都显得比较复杂,上述现状对一些用电不方便的停车场所而言未能有效地利用空间的丰富资源则不可能达到容纳更多车辆的目的。因此,专利技术出一种以汽车自身动力驱动实现该汽车在载车平台上可以升降平移于双层车库的上层,而且存取汽车并不干涉下层汽车的存放、或者可把下层作为其它的用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自助动力双层车库很有其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以汽车自身动力驱动实-->现该汽车在载车平台上可以升降平移于双层车库的上层,而且存、取汽车并不干涉下层汽车存放的自助动力双层车库;其特征是:汽车的驱动车轮滚动摩擦转动设置在存放该汽车车库的升降平移机构的载车平台上一对分开有一定距离的滚动摩擦辊式轮同步同向旋转,其旋转力通过连接制动开关实现同步传动连接方式、并分别传动载车平台两端连接的是已知的一种活节螺纹轴升降平移机构上动力齿轮旋转、而带动载车平台沿活节螺纹轴升降平移机构的螺杆上升移动至车库上层设定高度即自动切换为平行移动、并沿设置的滑道平行移动及至停止汽车驱动而存放了该汽车。本专利技术的自助动力双层车库可为直向式存取汽车的车库和横向式存取车的车库,或者下层作为其它用途、而把汽车存于上层的停车库,但只是停放的方式不同,并不影响计本设计的使用效果和利用空间扩大存车的目的。上述的这种结构形式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驱动车轮滚动摩擦转动设置在载车平台上一对分开有一定距离的滚动摩擦辊式轮而产生的同步同向旋转动力的结构方案,结合一种已知的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0810070567.0或者申请号为200820101309.X的活节螺纹轴升降平移机构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不依赖外部电力或其它动力,就能存车于双层车库的上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助动力双层车库因其不依赖电力驱动也可以解决双层停车之效果,就目前停车难社会问题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由于用电不方便现状的地下层、架空层车库,停车场所也能充分利用其空间资源,实施改造以较小的投资实现存车数量翻番以缓解停车难问题,本方案非常有助于对今后的车库、停车场所的建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旋转动力传动结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旋转动力传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4旋转动力传动结构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旋转动力传动结构B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双层车库、2上层滑道、21传送齿轮、22过渡齿轮、3活节螺纹轴升降平移机构(以下简称:3螺移机构)、31内花键齿轮、32侧立齿条、33动力链轮、4载车平台、5滚动摩擦辊式轮、6圆锥齿轮、7制动开关、71花键联轴、72滑键套、73手柄拨叉、8双头齿轮联轴、9圆锥齿轮、10键糟长轴、11导键滑套、12滑套座、13链轮、14链条、15挡护坡面。本专利技术相对具备对称结构,或者有某些部分仅对车库的一侧部分在图中显示和在下述说明中说明。实施例1:双层车库1为钢构件结合成的立体框架式,其内两边上方设置水平向固定高度上层滑道2,一对括节螺纹轴升降平移机构3是已知的、申请号:200810070567.0或申请号:200820101309.X、下述简称:螺移机构3,对称地固定安装在双层车库1立体框架的前面其上下端均和立体框架固定联接,上层滑道2其样式规格相同于并排的螺移机构3上的滑道,其设定高度、滑道各面均平行于螺移机构3作平行移动时的滑道的高度和各面,滑道2的上方框架上设置一套有n个和所述的螺移机构3上的内花键齿轮31规格同样的传送齿轮21,其中心连线及平面连线是直线且平行于螺移机构3上的内花键齿轮31,且每两齿轮中心距是所述的螺移机构3上的侧立齿条32的行程长度,再以一套n个过渡齿轮22用同步联接方法连接各传送齿轮21和内花键齿轮31,以承接并传送由螺移机构3上的侧立齿条32所连接的载车平台4作平行移动,这样螺移机构3上的滑槽就能平行移动于其上的滑道和并排的双层车库1内的上层滑道2上。载车平台4的两侧牢固连接-->在对称的螺移机构3上的滑槽上,或者和滑槽连体制造,载车平台4至少有两侧相应位置上设置成方便汽车驶上驶下的斜坡面。以上所述产生的效果是载车平台4由其牢固连接的螺移机构3上的滑槽可滑动地连接在螺移机构3的滑道上,并可随螺移机构3沿其螺杆作垂直上下移动或者在设定高度换向平行移动于螺移机构3的滑道和并排且平行的上层滑道2上,其特征是:载车平台4停泊于上层滑道2段内则形成本技术的双层车库1的上层停车。载车平台4的平台上相应位置的上下面偏上面位置,并与坡面平行方向设置一对分开有一定距离的滚动摩擦辊式轮5,所述的滚动摩擦辊式轮5的蕊轴应为钢材料制造,并且保证有足够的刚性度以抗衡汽车的自重力和旋转冲击力;滚动摩擦辊式轮5的蕊轴至少其一端设置圆锥齿轮6;滚动摩擦辊式轮5因要经常与汽车驱动轮滚动摩擦以获得旋转之动力,所以至少在接触汽车驱动轮位置覆裹一层高摩擦系数的材料,以提高摩擦力并获得最佳旋转动力;滚动摩擦辊式轮5以一对分开距离不超过其配合摩擦滚动的汽车驱动轮直径3/5的尺寸,其目的是要保持车轮正常进出的跨度并充分紧密接触汽车驱动轮以获得最佳传动之动力。另在分开的两个滚动摩擦辊式轮5高出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助动力双层车库,一种以汽车自身动力驱动实现该汽车在载车平台上可以升降平移于双层车库的上层,其特征是:车库的升降移动及平行移动机构的旋转动力是由:汽车的驱动车轮滚动摩擦转动设置在该存车车库的升降平移机构的载车平台上一对分开有一定距离的滚动摩擦辊式轮同步同向旋转、其旋转动力通过传动连接到该车库的升降平移机构工作而实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 自助动力双层车库,一种以汽车自身动力驱动实现该汽车在载车平台上
可以升降平移于双层车库的上层,其特征是:车库的升降移动及平行移动机构
的旋转动力是由:汽车的驱动车轮滚动摩擦转动设置在该存车车库的升降平移
机构的载车平台上一对分开有一定距离的滚动摩擦辊式轮同步同向旋转、其旋
转动力通过传动连接到该车库的升降平移机构工作而实现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动力双层车库,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层车库
为钢构件立体框架,其设定高度设置有供所述的载车平台平行移动的滑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动力双层车库,其特征是:所述的车库的升
降移动及平行移动机构是已知的,其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70567.0或专利申
请号为200820101309.X的技术方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动力双层车库,其特征是:所述的滚动摩擦
辊式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水,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