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托式立体停车库,整个车库分为若干个分库,每个分库有内设若干停车位的前座和后座,前后座之间为车托升降空间,地面一层两边分别为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用车托承载汽车上升或下降;在车托内马达驱动滚动轴和链条传动而使汽车在停车位中移入移出。整个车库零部件均用螺钉连接紧固,可活动拆卸、组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不用建造坡道和运车场,能大量节省土地,大大降低造价。用自动化的灯色变化进行管理,简化了操作程序,秩序井然,完全不用人指挥交通。车库具有电路自动转接和机械自动传动的功能,只用一个普通工人操作即可,能大量节约管理人员,实现自动化高效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停车库,尤其是一种车托式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过去,在国内国外出现了很多种功能各异的立体停车库,有些车库必须建造“坡道”才能爬上高层;汽车爬上高层后,又要在车库当中建造“运车场”,才能把汽车分别送入四周的停车位。这些需要建造坡道和运车场的车库,不仅要占用很大的面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运车场“面大梁粗”,上下坡道又宽阔绵长,就要耗用大量的建材,造价必然相对昂贵。有些车库虽然不用建造坡道和运车场,但必须在汽车升高后,还要操纵使之横移,结构就很复杂,操纵就很繁琐,传动就很缓慢;而且,还要移动相邻的汽车,互相让位,汽车才能出入,这就非常麻烦,而且很不方便。有一种称为“智能化”的车库,造价高达人民币一千八百万元,车库本身占地面积超过800平方公尺,加上出入通道起码要占用1000平方公尺,但停车量却只有180部。其汽车出入每次需要5分钟以上,如果有多部汽车同时来“存车”,或有多个司机同时来“取车”,就要排队等待很长的时间。其出入道路纵横交叠,汽车从四面八方冲来冲去,必须有3、4个人进行指挥,否则就会发生碰撞。特别不好的是:这种智能化车库是用“土木建筑材料”和“机械构件”混合建造,而且要用电焊焊死。如果奥运会等大型活动采用这种智能化车库,必须占用200,000平方公尺的面积,建造222座才能停放40000部小汽车。在会后如果拆迁,就要撂下一大摊残垣断壁、碎砖废铁;如果不拆迁,就会长期空置,浪费惊人。多年以来,由于人们认识到“立体停车”是解决“停车难”的必然手段,于是,国内外的厂家都竞相推出各种型式的立体停车库,争吃这个蛋糕。据电脑检索得知:北京已有各种型式的立体停车库90多座,但都因为汽车出入不方便,收费又贵,受到了司机们的冷落,停车位因而长年吃不饱,迟迟不能收回投资,更遑论利润了。更有一种立体停车库,中间矗立一条很粗的钢铁擎天一柱,伸出一个长达5公-->尺、宽达两公尺的、像是如来佛祖的巨掌,从地面托着汽车环绕大柱盘旋而向上升,向着类似古罗马竞技场的环形停车库中找寻停车位,然后,让“随车上机”的司机驾车凌空驶入去,让司机过足“腾云驾雾”之瘾。这样的立体停车库,造价高,占地广,但停车量却是有限。由此可见,已有的各种立体停车库,都尚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停车量大,操作简单,汽车出入快捷,用人少,造价低,建造快的、而且设计为电路自动转接及机械自动传动的车托式立体停车库。它只用一个普通工人进行“傻瓜式”的操作,仅是在荧屏上对着“凡是没有亮红灯的按钮”按一下,机械就能在一分钟左右,自动完成汽车出入库的全程操作。特别是:这种车库完全用“机械标准件”进行组装,随时可在水泥平地上组装起来,又随时可以拆卸改装到他处。这种车库将能有效解决全世界的“停车难”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①整个车库分为若干个分库,每个分库有内设若干停车位的前座和后座,前后座之间为车托升降空间,地面一层两边分别为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②用车托承载汽车上升或下降;③在车托内马达驱动滚动轴和链条传动而使汽车在停车位中移入移出。“井”字形的车托其骨架内设两排由若干滚动轴与链条组成的传动机构,在骨架的四个内角分别固定有升降齿轮、升降齿条及抬杠、级齿条,由马达驱动,在骨架一长边内侧设可伸缩的伸角、倒斜角,及夹着导电片的游动夹。整个车库零部件均用螺钉连接紧固,可活动拆卸、组装。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1)用“车托”承载汽车垂直上升和下降,不用建造坡道和运车场,能大量节省土地面积和建材,能大大降低造价。(2)这种可拆又可改装到他处的车库,特别适用于奥运会、博览会、亚运会、展销会等大型活动,会中可大量组装以满足停车需要,会后可拆卸改装到他处,避免空置浪费。(3)它可在375平方公尺(25×15)的小片面积内组装一座能停放200部-->小汽车的营业性车库,如果用作汽车制造厂的仓库,只要加强骨架,增加层数,在同样的375平方公尺的面积内,可以扩大汽车容量超过600部以上。(4)这种车库,汽车出入都走“单行道”,用自动化的灯色变化进行管理,简化了操作程序,秩序井然,完全不用人指挥交通。(5)这种车库,不必政府统筹操办,可以由私人视市场盈缺自发地投资,择地组装,自行经营,发展就能自然趋于平衡。私人投资经营这种“投入少,收入大”的车库,旱涝保收,代代传承,肯定能成为稳固的家族基业。(6)包括出入通道在内,共需625平方公尺(25×25),这只是一片很小的面积,随处拆迁一两间小民房,即可取得组装一座车库的面积而有余,上马极易。(7)整座车库具有电路自动转接和机械自动传动的功能,汽车容量即使扩大为10000部,也是只用一个普通工人进行“傻瓜式”的操作即可,能大量节约管理人员,实现自动化的高效管理。(8)车库的“出口通道”,其高度只需3公尺,3公尺以上的空间,可作宿舍和杂物仓库,车库内外就不会有杂物乱堆乱放,可保环境整洁。(9)城市有了这种十分方便的车库,就可以做到:“汽车必须入库停放,乱停必罚。”市容就能达到整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库全貌”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托”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引进机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电机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灯色管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按灯光指示行动”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按灯光指示管理”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图4”、“图5”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使用本专利技术特别设计的、而且是专用的“机械标准件”组装这样一座“车托式立体停车库”,全部零件都是用螺钉进行组装,完全不用电焊焊死,更不用“土木建筑材料”和“机械构件”进行混合建造。所以,这种车库随时可在水泥平地1上组装起来,又随时可以拆卸改装到他处。拆卸后的水泥平地1上不会出现坑洞,也不会留下残渣碎屑。本专利技术的车库的“定型设计”为:整座车库分为10个或若干个分库2,每个分库2都有前座3和后座4,前座3、后座4各设10个或若干个停车位13,前座3与后座4之间从下至上为车托9的升降空间10,都是高为10个数层5可停放200辆以上的小汽车。车库的入口通道6和出口通道7均为“单行道”。入库的汽车从入口通道6进入分库2,沿着上坡道8就可以把汽车开上车托9。出库的汽车从车托9的升降空间10的上层降下到地面,即可沿着下坡道11经出口通道7出库。(注:在“图1”中,2-1即是“第一分库”,5-1即是“第一楼层”。41是底层。)该车库,用标准件组装成“长、宽、高”均为25公尺的正立方体,不用打桩,置于水泥平地1上就安如盘石。它用蓝色有机玻璃12封包顶上及周围,可以遮阳挡雨,可以阻隔风尘,可以拆卸他迁,而且美观耐用。该营业性的车库,停车量不宜过大。因为,停车量过大,服务范围就太广,车库的分布就必然稀疏。比方:如果在市内每隔一公里才有一座车库,其服务半径就是500公尺,有些司机每次“取车”就要跑“半公里”才能取到车,这当然不方便。所以,设计这种“小型车库”,已能适应大多数住宅小区及商业区的需要,也是和我国当前拥有汽车的数量相适应的。因此,这种营业性的车库,在当前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托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 ①整个车库分为若干个分库(2),每个分库(2)有内设若干停车位(13)的前座(3)和后座(4),前后座之间为车托(9)升降空间(10),地面一层两边分别为入口通道(6)和出口通道(7); ②用车托(9)承载汽车上升或下降; ③在车托(9)内马达驱动滚动轴(20)和链条(19)传动而使汽车在停车位(13)中移入移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托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①整个车库分为若干个分库(2),每个分库(2)有内设若干停车位(13)的前座(3)和后座(4),前后座之间为车托(9)升降空间(10),地面一层两边分别为入口通道(6)和出口通道(7);②用车托(9)承载汽车上升或下降;③在车托(9)内马达驱动滚动轴(20)和链条(19)传动而使汽车在停车位(13)中移入移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托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申,刘宗珩,
申请(专利权)人:刘宗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