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35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抑制供给处理能力的降低的振动输送装置,不使用在空间上与振动输送路径分离的无振动输送路径,就能将在输送面上沿期望的方向输送的输送对象物等间距地供给到预定的目标供给地。振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路径,将该输送路径的面对线性输送面的引导面中的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设定为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多孔质面;以及吸引部,其自多孔质面(吸引对象面)的预定方向经由多孔质材料吸引空气,并且将通过振动在线性输送面上输送中的输送对象物吸引到多孔质面侧,将由吸引部产生的吸引力设定为以慢于在比多孔质面靠上游的线性输送面输送中的输送对象物的输送速度对吸引到该多孔质面侧的输送对象物进行输送的吸引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输送装置,能使电子零件等输送对象物在输送面上朝向输送方向下游端(前端)移动,从而自输送面的输送方向下游端将上述输送对象物输送到预定的目标供给地。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公知一种能够通过振动沿输送路径向预定的目标供给地输送电子零件等作为输送对象物的工件的振动输送装置(振动式送料器)。这种振动输送装置自输送面的前端(输送方向下游端)将在振动的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上输送的输送对象物排出。例如在设定为向定速旋转的玻璃制圆板台上进行供给的振动输送装置中,为了能够在圆板台上恰当地对输送对象物进行外观检查等检查、处理,要求使被排出到圆板台上的输送对象物等间距地码齐。但是,虽然在利用适当的部件将在振动的输送面上输送的输送对象物码齐的状态下朝向输送方向下游端输送上述输送对象物,但根据振动的程度的不同,输送面上的输送对象物彼此的间隔容易产生不均,不能或者很难将自输送面的前端(输送方向下游端)排出的输送对象物等间距地排列在圆板台上。那么,公知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在振动的输送面上对输送对象物进行输送的振动输送路径以及利用沿水平方向空开间隔地相对的两个夹具引导输送对象物来进行码齐的码齐部,此外,该装置在振动输送路径与码齐部之间还设有无振动输送路径,该无振动输送路径使通过了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对象物在不振动的输送面上在无间隙地紧密排列的后续的输送对象物的推压力的作用下移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采用这种振动输送装置,自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移动到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上的输送对象物在该时刻以后利用由后续的输送对象物产生的推压力(从后方推动的力)所引发的推进力而在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上以无振动状态进行移动。于是,构成为,能使输送对象物保持无振动状态地自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向码齐部移动,从而进行码齐,由此能够减少自码齐部的前端(输送方向下游端)向圆板台上排出(移载)后的输送对象物的供给间距的不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29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采用上述的结构,为了不使振动输送路径的振动向无振动输送路径传递,需要使无振动输送路径在空间上相对于振动输送路径独立。因此,自振动输送路径向无振动输送路径移动(换乘)的输送对象物可能卡挂于振动输送路径与无振动输送路径之间的间隙而变为不稳定的姿势,或者下落到振动输送路径与无振动输送路径之间的间隙。特别是,为了提高输送处理能力,将振动输送路径的振动设定得越大,振动输送路径的振动幅度越大,因此振动输送路径与无振动输送路径之间的间隙也必须设定得较大,容易产生上述的不良情况,妨碍顺利的输送处理。输送对象物的尺寸越小,这种不良情况越明显。而且,采用在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上的输送对象物的移动只依赖于由后续的输送对象物产生的推压力的上述的结构,输送对象物在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上与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持续接触,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的磨损剧烈,输送对象物会卡挂于磨损后的输送面,需要定期对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进行检查、更换。另外,也考虑会产生由与输送面的接触导致的输送对象物的损耗、由此引发的成品率降低这样的问题。此外,除振动输送路径之外需要另一个无振动输送路径的上述的装置不仅导致零件件数的增加乃至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还需要达到在不接受由对振动输送路径进行励振的励振源产生的影响的状况下以稳定的姿势支承无振动输送路径的条件,这些可能成为导入装置时的障碍。另外,采用上述的结构,在最末尾的输送对象物自振动输送路径移动到了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上的时刻以后,最末尾的输送对象物不会被后续的输送对象物推压,因此在最末尾的输送对象物自振动输送路径向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移动完成的时刻存在于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上的输送对象物成为在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上停止的状态而不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移动,未被输送到预定的目标供给地,由此也产生了输送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抑制供给处理能力的降低的振动输送装置,不使用在空间上与振动输送路径分离的无振动输送路径,就能将在输送面上沿期望的方向输送的输送对象物等间距地供给到预定的目标供给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振动沿期望的输送方向对输送面上的输送对象物进行输送而供给到预定的目标供给地的振动输送装置。这里,本专利技术中的“输送面”只要是能对输送对象物进行输送的面即可,是包含水平或大致水平的面(水平面)或相对于水平以预定角度倾斜的面(倾斜面、铅垂面)的任一种面的概念。另外,作为输送对象物,例如能够举出电子零件等微小零件,但也可以是电子零件以外的物品。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振动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路径,将该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中的至少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或面对输送面的面中的至少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设定为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多孔质面;以及吸引部,其自多孔质面中的预先设定的吸引对象面的预定方向经由多孔质材料吸引空气,并且将通过振动在吸引对象面上输送中的输送对象物吸引到吸引对象面侧,将由吸引部产生的吸引力设定为,使吸引到吸引对象面侧的输送对象物(在该吸引对象面上不停止且)以慢于在比吸引对象面靠上游的输送面输送中的输送对象物的输送速度被输送的吸引力。本专利技术中的“多孔质面”可以是设定在输送面中的至少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的面,也可以是设定在面对输送面的面中的至少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的面。另外,本专利技术包含将“吸引对象面”设定为多孔质面的全部的结构以及将“吸引对象面”设定为多孔质面的一部分的结构的这两种结构。作为后者(在多孔质面的一部分设定有吸引对象面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将多孔质面沿输送方向分隔为多个区域,将其中的1个或多个区域(可以是沿输送方向连续的区域,也可以是沿输送方向间断地设定的不连续的区域)设定为吸引对象面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多孔质面中的预先设定的吸引对象面的预定方向”的具体例子,若是在输送面设定有多孔质面的结构,则能够举出“吸引对象面的下方”,若是在面对输送面的面设定有多孔质面的结构,则能够举出“吸引对象面面对输送面的方向”。采用上述这种振动输送装置,能够利用吸引部经由多孔质材料对吸引对象面上的输送对象物或吸引对象面所面对的输送面上的输送对象物进行吸引(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吸引对象面上的输送对象物或吸引对象面所面对的输送面上的输送对象物”称为“被吸引输送对象物”),使被强制地吸引到吸引对象面侧的被吸引输送对象物的移动速度慢于在比吸引对象面靠上游的输送面移动中的输送对象物的输送速度。结果,能在使在输送面的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减速后的多个被吸引输送对象物沿输送方向无间隙地排列的状态下输送该被吸引输送对象物,从而能将这些被吸引输送对象物自输送面的输送方向下游端等间距地排出到预定的目标供给地。这样,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振动输送装置,为了使多个输送对象物成为沿输送方向无间隙地排列的状态,不必进行对输送面的振动力进行微调的复杂的控制,而且能将振动的输送面本身设定为从输送方向上游端到输送方向下游端连续的面,因此能够消除当采用在与振动输送路径在空间上分离的无振动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上进行输送的结构时产生的不良情况,即,输送对象物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输送装置,所述振动输送装置通过振动沿期望的输送方向对输送面上的输送对象物进行输送,而将所述输送对象物供给到预定的目标供给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路径,将该输送路径的所述输送面中的至少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或面对所述输送面的面中的至少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设定为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多孔质面;以及吸引部,其自所述多孔质面中的预先设定的吸引对象面的预定方向经由所述多孔质材料吸引空气,并且将通过振动在所述输送面上输送中的输送对象物吸引到该吸引对象面侧,将由所述吸引部产生的吸引力设定为,以慢于在比所述吸引对象面靠上游的所述输送面输送中的输送对象物的输送速度对吸引到所述吸引对象面侧的输送对象物进行输送的吸引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9 JP 2017-1197401.一种振动输送装置,所述振动输送装置通过振动沿期望的输送方向对输送面上的输送对象物进行输送,而将所述输送对象物供给到预定的目标供给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路径,将该输送路径的所述输送面中的至少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或面对所述输送面的面中的至少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分设定为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多孔质面;以及吸引部,其自所述多孔质面中的预先设定的吸引对象面的预定方向经由所述多孔质材料吸引空气,并且将通过振动在所述输送面上输送中的输送对象物吸引到该吸引对象面侧,将由所述吸引部产生的吸引力设定为,以慢于在比所述吸引对象面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喜文迎邦晓犬井智三
申请(专利权)人:昕芙旎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