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356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供料机构;中转机构,中转机构与供料机构连接以将供料机构传递的物料排列成预定形状;转移机构和缓冲机构,转移机构用于将中转机构排列好之后的物料转移至缓冲机构上;取料机构,取料机构用于将缓冲机构上的物料取放到预定位置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料装置能够避免料医疗配件在传输过程中被折断或者刮花,极大地降低了医疗配件物的报废率,提高了医疗器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疗器械组装生产过程中,其医疗配件的上料方法有多种:对于医疗配件一个接一个的上料一般采用圆桶状振盘将杂乱放置的医疗配件整理成预定的朝向,之后一个个传送到单个夹具上;对于需要将多个医疗配件传送到一个长夹具上时,一般采用刮料的方式进行上料,即采用一个滚动的刮料器将杂乱放置的医疗配件向后刮起,使得医疗配件以随机的掉落状态掉落在一斜面上,该斜面上设有预定的若干排料道,只有掉落状态符合该料道形状的医疗配件才会进入该料道中,掉落状态不符合该料道形状的医疗配件在刮料器的下一次滚动中再次被刮起,如此往复。若干排料道的出口对应长夹具,如此即可在长夹具上装满一排医疗配件。这种上料方式对于较短或硬度较高的医疗配件,如针尖护帽等,非常适用,但对于较长且易折的医疗配件,如安全式胰岛素注射器、自毁式注射器等产品的针筒、芯杆等部件,刮料过程中很容易将医疗配件折断或刮花,物料报废率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料方式的废料效率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供料机构;中转机构,中转机构与供料机构连接以将供料机构传递的物料排列成预定形状;转移机构和缓冲机构,转移机构用于将中转机构排列好之后的物料转移至缓冲机构上;取料机构,取料机构用于将缓冲机构上的物料取放到预定位置处。进一步地,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基座,供料机构包括针筒组件供料装置,针筒组件供料装置包括:针筒供料道,针筒供料道用于传送针筒;针座供料道,针座供料道用于传送针座;针筒圆盘单元,针筒圆盘单元可传动地安装在第一基座上,并位于针筒供料道的出口端和针座供料道的出口端以承载针筒和针座。进一步地,针筒圆盘单元包括:针座盘和针筒盘,针座盘和针筒盘均为圆盘结构,且针筒盘和针座盘同轴层叠设置,针座盘位于针筒盘的上方;针座盘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沿针座盘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针座槽,且针座盘位于针座供料道的出口端的底部;针筒盘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沿针筒盘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针筒槽,且针筒盘位于针筒供料道的出口端的底部,针座槽和针筒槽沿针座盘的轴线方向一一对应地设置,且针座盘和针筒盘同步转动。进一步地,针筒圆盘单元还包括:扇形针座托盘,扇形针座托盘安装在针座盘的底部以承载针座,针座盘转动带动针座槽内的针座脱离扇形针座托盘,然后掉落至针筒内;护板,护板设置在针筒盘的底部用于承载针筒。进一步地,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一基座,中转机构安装在第一基座上,中转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主动轮和连接轴,第二齿轮与主动轮分别套设在连接轴的两端;从动轮,从动轮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基座上;传动链,传动链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周,传动链位于供料机构的出料端,传动链的背离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沿主动轮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定位槽。进一步地,转移机构设置在中转机构的侧面,转移机构包括针筒转移装置,针筒转移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安装在第一基座上;拨料装置,拨料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以将中转机构上的物料拨动至缓冲机构;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以将中转机构上排列整齐的物料顶起以便于拨料装置拨动。进一步地,拨料装置包括拨杆、拨杆板、安装板、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其中,拨杆设置于拨杆板的下表面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拨杆板连接以驱动拨杆板沿高度方向上下运动,第一气缸安装在安装板上,拨杆板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板连接以驱动安装板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进一步地,顶升装置包括顶柱、第一顶板、第一固定板、第三气缸、引导板及第四气缸,其中,顶柱设置在第一顶板上,第三气缸设置在第一支架上驱动顶柱和第一顶板沿高度方向上下运动,顶柱位于传动链的下方,引导板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第四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以用于驱动引导板翻转预定角度。进一步地,缓冲机构包括:第二基座;料道主体,料道主体设置在第二基座上,且料道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料道入口,料道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料道出口,多个料道入口和多个料道出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并通道传输通道连通;振动源,振动源设置在料道主体的底部;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料道主体上方的检测装置,料道主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与传输通道一一对应地设置,检测装置通过通孔检测传输通道内是否存物料。进一步地,上料装置还包括挡料定位机构,挡料定位机构设置在料道出口的上端以对料道出口处的物料进行定位和阻挡;料道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开口与传输通道一一对应地设置,开口较通孔更靠近料道出口;挡料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挡料组件和第二挡料组件,第一挡料组件和第二挡料组件均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一移动板、档杆以及第五气缸,其中,第二固定板架设置在料道主体的上方,第五气缸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一移动板安装在第二固定板的下方并与第五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移动板在第五气缸的驱动下在沿料道主体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档杆安装在第一移动板上,且档杆的长度方向与料道主体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一挡料组件较第二挡料组件更靠近料道出口,第一挡料组件的第五气缸和第二挡料组件的第五气缸相互独立工作。进一步地,供料机构还包括芯杆组件供料装置,芯杆组件供料装置包括:芯杆供料道,芯杆供料道用于传送芯杆;芯杆圆盘单元和组装转盘单元,芯杆圆盘单元及组装转盘单元均设有多个芯杆圆盘,芯杆圆盘的周向设有多个芯杆凹槽,芯杆由芯杆供料道进入芯杆圆盘单元上的芯杆凹槽中,再从芯杆圆盘单元上的芯杆凹槽转移到组装转盘单元的芯杆凹槽中;胶塞供料道,胶塞供料道用于传送胶塞;组装转盘单元还包括位于芯杆圆盘底部的胶塞圆盘,胶塞圆盘的靠近周向位置且朝向芯杆圆盘的侧面设有胶塞槽,胶塞供料道的出口端对应胶塞槽的位置,胶塞从胶塞供料道移动到胶塞槽中。进一步地,转移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顶部拨料件,顶部拨料件上设置有沿顶部拨料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凹槽;底部拨料件,底部拨料件位于顶部拨料件的底部,底部拨料件与顶部拨料件共同作用以夹持芯杆组件;第九气缸,第九气缸与顶部拨料件驱动连接;第十气缸,第十气缸与底部拨料件驱动连接。进一步地,取料机构还包括芯杆取料装置,芯杆取料装置包括:第三支架;取料单元,取料单元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三支架上以拿取缓冲机构的料道出口处的物料;水平驱动单元,水平驱动单元安装在取料单元并与取料单元驱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三支架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取料单元包括:第二顶板,第二顶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三支架的两侧的第二导轨上;第三移动板,第三移动板安装在第二顶板的底部;第十一气缸,第十一气缸设置在第二顶板上并与第三移动板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三移动板沿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吸料管,多个吸料管沿第三移动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吸真空装置,吸真空装置安装在第三移动板以用于对吸料管抽真空。进一步地,水平驱动单元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三支架上,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一致;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三支架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平行;传动带,传动带套设在第二转轴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带在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机构;中转机构(200),所述中转机构(200)与所述供料机构连接以将所述供料机构传递的物料排列成预定形状;转移机构(300)和缓冲机构(400),所述转移机构(300)用于将所述中转机构(200)排列好之后的物料转移至所述缓冲机构(400)上;取料机构(600),所述取料机构(600)用于将所述缓冲机构(400)上的物料取放到预定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机构;中转机构(200),所述中转机构(200)与所述供料机构连接以将所述供料机构传递的物料排列成预定形状;转移机构(300)和缓冲机构(400),所述转移机构(300)用于将所述中转机构(200)排列好之后的物料转移至所述缓冲机构(400)上;取料机构(600),所述取料机构(600)用于将所述缓冲机构(400)上的物料取放到预定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基座,所述供料机构包括针筒组件供料装置(100),所述针筒组件供料装置(100)包括:针筒供料道(110),所述针筒供料道(110)用于传送针筒(13);针座供料道(122),所述针座供料道(122)用于传送针座(12);针筒圆盘单元(130),所述针筒圆盘单元(130)可传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并位于所述针筒供料道(110)的出口端和所述针座供料道(122)的出口端以承载所述针筒(13)和所述针座(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圆盘单元(130)包括:针座盘(131)和针筒盘(132),所述针座盘(131)和所述针筒盘(132)均为圆盘结构,且所述针筒盘(132)和所述针座盘(131)同轴层叠设置,所述针座盘(131)位于所述针筒盘(132)的上方;所述针座盘(131)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沿所述针座盘(13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针座槽(1312),且所述针座盘(131)位于所述针座供料道(122)的出口端的底部;所述针筒盘(132)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沿所述针筒盘(132)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针筒槽(1322),且所述针筒盘(132)位于所述针筒供料道(110)的出口端的底部,所述针座槽(1312)和所述针筒槽(1322)沿所述针座盘(131)的轴线方向一一对应地设置,且所述针座盘(131)和所述针筒盘(132)同步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圆盘单元(130)还包括:扇形针座托盘(134),所述扇形针座托盘(134)安装在所述针座盘(131)的底部以承载所述针座(12),所述针座盘(131)转动带动所述针座槽(1312)内的所述针座(12)脱离所述扇形针座托盘(134),然后掉落至所述针筒(13)内;护板(135),所述护板(135)设置在所述针筒盘(132)的底部用于承载所述针筒(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一基座,所述中转机构(200)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中转机构(200)包括:第一齿轮(137),所述第一齿轮(137)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210),所述第二齿轮(210)与所述第一齿轮(137)啮合;主动轮(220)和连接轴(270),所述第二齿轮(210)与所述主动轮(220)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70)的两端;从动轮(230),所述从动轮(23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传动链(240),所述传动链(240)套设在所述主动轮(220)和所述从动轮(230)的外周,所述传动链(240)位于所述供料机构的出料端,所述传动链(240)的背离所述主动轮(220)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主动轮(2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定位槽(24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300)设置在所述中转机构(200)的侧面,所述转移机构(300)包括针筒转移装置,所述针筒转移装置包括:第一支架(310),所述第一支架(310)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拨料装置(320),所述拨料装置(320)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310)上以将所述中转机构(200)上的物料拨动至所述缓冲机构(400);顶升装置(330),所述顶升装置(330)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310)上以将所述中转机构(200)上排列整齐的物料顶起以便于所述拨料装置(320)拨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装置(320)包括拨杆(321)、拨杆板(322)、安装板(323)、第一气缸(324)以及第二气缸(325),其中,所述拨杆(321)设置于拨杆板(322)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气缸(324)的活塞杆与所述拨杆板(322)连接以驱动所述拨杆板(322)沿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第一气缸(324)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23)上,所述拨杆板(322)固定在所述安装板(323)上,所述第二气缸(325)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310)上,所述第二气缸(325)的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板(323)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板(323)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330)包括顶柱(331)、第一顶板(332)、第一固定板(334)、第三气缸(333)、引导板(335)及第四气缸(336),其中,所述顶柱(331)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332)上,所述第三气缸(33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10)上驱动所述顶柱(331)和所述第一顶板(332)沿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顶柱(331)位于所述传动链(240)的下方,所述引导板(335)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310)上,所述第四气缸(336)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310)上以用于驱动所述引导板(335)翻转预定角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400)包括:第二基座;料道主体(420),所述料道主体(420)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且所述料道主体(420)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料道入口(410),所述料道主体(420)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料道出口(430),所述多个料道入口(410)和所述多个料道出口(430)一一对应地设置,并通道传输通道连通;振动源(4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