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浮船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290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浮船坞,其包括多个模块化浮箱,该多个模块化浮箱依次连接并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分布;模块化浮箱的纵向长度小于模块化浮箱的横向长度;该多个模块化浮箱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连接后形成总浮箱;总浮箱上表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坞墙,坞墙从总浮箱的前端延伸至总浮箱的后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浮船坞顺利通过狭窄的水闸或河道,还可以使浮船坞的改造更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浮船坞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浮船坞。
技术介绍
浮船坞由于移动性好,不占土地不占岸线,对被修船灵活性强,在船舶行业广泛运用。浮船坞由连续的底部浮箱和2道连续的坞墙组成,且不可分离,为一整体结构。由于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水舱和泵舱的设置易做到合理,管系和电缆的布置也比较方便,造价也较低,在实际船舶维修中得到广泛使用。在一些内河区域,浮船坞也用于沿江型或江海型船舶的维修保养。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对在内河使用的浮船坞要求也越来越大。整体式浮船坞建好后需拖到船东指定地方。拖航途中,如果要经过狭窄的水闸或河道,整体式浮船坞由于不可分离,浮船坞宽度超过水闸或者河道宽度,将导致建好的浮船坞无法拖航至指定区域。导致大坞将无法在内河船厂使用,极大制约内河船厂维修能力的提升。此外,由于使用后船东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建造好的浮船坞需要进行加长改造,从而拓宽船东业务范围,整体式浮船坞建好之后再加长存在着一些难度。整体式浮船坞存在以下缺点:1、一旦建成,其结构不可拆卸。当整体式浮船坞宽度超过内河水闸或者河道宽度时,由于浮船坞不可拆卸,新建造的浮船坞将无法通过水闸或河道,导致大坞将无法在内河船厂使用,极大制约内河船厂维修能力的提升。2、整体式浮船坞无法自坞修理(自己修理自己)。3、较大的整体式浮船坞由于主尺度较大,中小型船厂船台较小,建造困难。4、整体式浮船坞一旦建造,由于非模块化设计,其改造工作量较大,改造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浮船坞。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模块化浮船坞,其包括多个模块化浮箱,该多个模块化浮箱依次连接并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分布;模块化浮箱的纵向长度小于模块化浮箱的横向长度;该多个模块化浮箱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连接后形成总浮箱;总浮箱上表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坞墙,坞墙从总浮箱的前端延伸至总浮箱的后端。较佳地,模块化浮箱之间为刚性连接或铰接。刚性连接可以为焊接。通过焊接或铰接,使用时模块化浮箱之间结构稳定,拆卸时便于将相邻的模块化浮箱拆除。较佳地,坞墙和总浮箱之间为焊接连接。这样,使用时坞墙和总浮箱之间结构稳定,拆卸时便于将坞墙和总浮箱拆除。较佳地,模块化浮箱内设有三个水密纵舱壁;三个水密纵舱壁将模块化浮箱的内腔分隔成四个并排分布的压载水舱;四个压载水舱互不连通。这样,各个模块化浮箱之间相互独立,利于浮船坞的举升能力提升。较佳地,每个压载水舱均设有一个湿式泵。这样,各个模块化浮箱之间相互独立,利于浮船坞的举升能力提升。较佳地,水密纵舱壁沿模块化浮箱的纵向分布,并从模块化浮箱的前端壁延伸至模块化浮箱的后端壁。这样,使得压载水舱的体积更大。较佳地,总浮箱的长度与坞墙的长度相同。这样,使得模块化船坞整体保持稳定性。较佳地,模块化浮箱的数量为六个。模块化浮箱可以为多个,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使用六个模块化浮箱,既可以保证总浮箱的浮体性能,又便于拆卸。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整体式浮箱分为若干个标准一致的模块化浮箱,可以将较大的浮船坞“化整为零”依次通过狭窄水闸或河道,解决了狭窄水闸或河道处浮船坞通航问题;此外,当浮船坞需要维修时,只需抽出需维修部分的模块化浮箱,放置在其它模块化浮箱,就可以完成浮船坞自坞修理功能,从而使浮船坞的改造更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总浮箱和坞墙分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向视图。图4为图3中拆除坞墙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单个模块化浮箱通过水闸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模块化浮船坞,其包括多个模块化浮箱10,该多个模块化浮箱10依次连接并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分布。模块化浮箱10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的长度小于模块化浮箱10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横向的长度。该多个模块化浮箱10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连接后形成总浮箱20;总浮箱20上表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坞墙30,坞墙30从总浮箱20的前端延伸至总浮箱20的后端。模块化浮箱10之间为刚性连接或铰接。坞墙30和总浮箱20之间为焊接连接。总浮箱20的长度与坞墙30的长度相同。模块化浮箱10的数量为六个。模块化浮箱10内设有三个水密纵舱壁40;三个水密纵舱壁40将模块化浮箱的内腔分隔成四个并排分布的压载水舱50;四个压载水舱50互不连通。每个压载水舱均设有一个湿式泵(图上未示出)。水密纵舱壁40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分布,并从模块化浮箱的前端壁延伸至模块化浮箱的后端壁。本实施例的模块化浮船坞,由六个模块化浮箱组成总浮箱,总浮箱上设置连续的坞墙,该连续的坞墙为两个。模块化浮箱的主尺度及结构均相同。当正常工作维修其它船舶时,模块化浮箱组成的总浮箱以及两个坞墙组合为一个完整浮船坞,具备一个完整浮船坞的功能。正常情况下,浮船坞的船首开进河道或水闸,即浮船坞的纵向线为浮船坞行进线;而是否能够通过河道或水闸,主要看浮船坞的横向长度,即浮船坞的宽度。当内河水闸或者河道的宽度大于浮船坞的宽度时,浮船坞无法通过水闸或河道。就本实施例而言,当内河水闸或者河道的宽度过小,浮船坞无法以整体形式通过水闸或河道时,可以将本实施例的浮船坞拆卸,拆卸成六个模块化浮箱和两个坞墙。两个坞墙由于宽度较小,可以顺利通过水闸或河道。本实施例的浮船坞,将模块化浮箱拆卸下后,将模块化浮箱旋转90°,以图5所示的方式,将模块化浮箱以侧身方式拖航过水闸或河道。图5中,模块化浮箱的纵向长度小于模块化浮箱的横向长度,模块化浮箱的纵向长度小于水闸60的宽度。因此,本实施例的模块化浮船坞可以“化整为零”依次通过狭窄水闸或河道。相比整体式浮船坞采用干泵舱整体控制水舱,模块化浮箱被三个水密纵舱壁分割成四个独立的压载水舱,每个压载水舱配置1个湿式泵,这样各个模块化浮箱之间相互独立,利于浮船坞的举升能力提升。当需要对浮船坞改造提升其举升能力时,只需再建造相应的模块化浮箱直接拼接即可,改造效率大大提高。由于将整体式浮箱分割为数个模块化浮箱,单个模块化浮箱长度尺度较小,在中小型船厂也可以制造较大的浮船坞。由于将整体式浮箱分割为数个模块化浮箱,各个模块化浮箱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当浮船坞需要维修时,只需抽出需维修部分的模块化浮箱,放置在其它模块化浮箱,就可以完成浮船坞自坞修理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整体式浮箱分为若干个标准一致的模块化浮箱,可以将较大的浮船坞“化整为零”依次通过狭窄水闸或河道,解决了狭窄水闸或河道处浮船坞通航问题。2、采用2个连续的坞墙,保证了浮船坞在使用时的纵向强度。3、模块化浮箱由4个水舱组成,每个水舱配置1个湿式泵,这样各个模块化浮箱之间相互独立,确保了模块化浮箱的快速可复制性。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浮船坞可以以解决狭窄水闸或河道处浮船坞通航问题,使得浮船坞顺利通过狭窄的水闸或河道,可以使浮船坞的改造更便利。虽然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浮船坞,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模块化浮箱,该多个模块化浮箱依次连接并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分布;模块化浮箱的纵向长度小于模块化浮箱的横向长度;该多个模块化浮箱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连接后形成总浮箱;总浮箱上表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坞墙,坞墙从总浮箱的前端延伸至总浮箱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浮船坞,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模块化浮箱,该多个模块化浮箱依次连接并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分布;模块化浮箱的纵向长度小于模块化浮箱的横向长度;该多个模块化浮箱沿所述模块化浮船坞的纵向连接后形成总浮箱;总浮箱上表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坞墙,坞墙从总浮箱的前端延伸至总浮箱的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浮船坞,其特征在于,模块化浮箱之间为刚性连接或铰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浮船坞,其特征在于,坞墙和总浮箱之间为焊接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浮船坞,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李勇跃秦尧许晶杜鹏飞邹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零四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