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壳体底座内设有可垂直上下移动的杯托底板,杯托底板与壳体底座之间连接有可将杯托底板的上下直线运动转换为传动件转动的传动转换机构,传动件连接有可将传动件转动转换为朝向杯托壳体的中心做倾斜向直线运动、将放入杯托壳体内的杯体夹紧的杯体夹紧支架。在杯托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杯托底板与壳体面板处于同一平面,外观美观,不影响乘员对扶手的使用;当乘员需要放置水杯时,只需将水杯放置在杯托底板上,通过杯托底板的运动,驱动齿条随即运动,通过传动齿轮驱动杯体夹紧支撑杆运动将杯体夹持住,且夹持力来源于水杯的重力,越重的水杯夹持力越大,且杯托能适应于不同直径的水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储物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市场对汽车的各项性能愈发关注,要求愈发严格。储物能力作为乘用车的重要性能之一也受到较多的重视,其中杯托作为乘员放置水杯、水瓶等的储物结构,增加了乘员的储物便利性,且使用频率较高,属于储物功能重要的组成部分。受限于布置空间的大小,杯托的深度和直径都有较大局限性;且同一个杯托无法满足不同大小的水杯的放置要求;对于较重的水杯,夹持能力也无法起到有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有限的布置空间下,提升杯托的有效深度,适应不同直径的水杯放置要求,且对较重的水杯也能起到良好的夹持作用的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包括杯托壳体,所述杯托壳体包括壳体面板和固定连接于壳体面板底面的壳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座内设有可垂直上下移动的杯托底板,所述杯托底板与所述壳体底座之间连接有可将杯托底板的上下直线运动转换为传动件转动的传动转换机构,所述传动件连接有可将传动件转动转换为朝向所述杯托壳体的中心做倾斜向直线运动、将放入杯托壳体内的杯体夹紧的杯体夹紧支架。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转换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杯托底板边缘、竖直设置的驱动齿条,所述传动件为设置于所述壳体底座表面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靠近所述壳体底座表面的一侧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所述杯体夹紧支架上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远离所述壳体底座表面的一侧啮合、向所述杯托壳体的中心延伸的轮齿。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齿条的背面与所述杯托底板的边缘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座上开有供所述水平连接板穿过、使水平连接板做垂直上下移动的竖直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座的表面上设有齿轮安装支架,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齿轮安装支架内,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壳体底座的表面之间存在可供驱动齿条穿过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杯托底板的周向边缘间隔固定有多个所述驱动齿条,所述壳体底座的表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驱动齿条配合的传动齿轮。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夹紧支架包括多根倾斜设置、朝向所述杯托壳体中心延伸的杯体夹紧支撑杆,所述杯体夹紧支撑杆与所述传动齿轮接触的一侧表面上沿所述杯体夹紧支撑杆的轴线方向设有多个所述轮齿。更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夹紧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朝向所述杯托壳体中心内延伸的杯体夹紧板。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面板上开有多个供所述杯体夹紧支撑杆和所述杯体夹紧板穿过的面板过孔。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面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面板过孔连通、与所述杯体夹紧支撑杆同轴的导向套筒,所述杯体夹紧支撑杆穿过所述导向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杯体夹紧板。还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座的底部设有壳体底板,所述杯托底板与所述壳体底板之间连接有可驱动所述杯托底板复位的复位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杯托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杯托底板与壳体面板处于同一平面,外观美观,不影响乘员对扶手的使用;当乘员需要放置水杯时,只需将水杯放置在杯托底板上,通过杯托底板的运动,驱动齿条随即运动,通过传动齿轮驱动杯体夹紧支撑杆运动将杯体夹持住,且夹持力来源于水杯的重力,越重的水杯夹持力越大,保证了对水杯的承载能力,通过杯体夹紧支撑杆的运动,杯托能适应于不同直径的水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杯托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杯托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杯托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杯托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杯托的立体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杯托中放入杯体的立体图;其中,1—壳体面板,2—杯托底板,3—杯体夹紧支撑杆,4—传动齿轮,5—壳体底座(5.1—壳体底板),6—复位弹簧,7—杯体,8—驱动齿条,9—轮齿,10—水平连接板,11—竖直导向槽,12—齿轮安装支架,13—杯体夹紧板,14—面板过孔,15—导向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的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包括杯托壳体,杯托壳体包括壳体面板1和固定连接于壳体面板1底面的壳体底座5,壳体底座5内设有可垂直上下移动的杯托底板2,杯托底板2周向边缘固定有多个竖直设置的驱动齿条8,壳体底座5周向表面设有多个齿轮安装支架12,传动齿轮4设置于齿轮安装支架12内,传动齿轮4与壳体底座5的表面之间存在可供驱动齿条8穿过的间隙。驱动齿条8的背面与杯托底板2的边缘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板10固定连接,壳体底座5上开有供水平连接板10穿过、使水平连接板10做垂直上下移动的竖直导向槽11。杯体夹紧支架包括多根倾斜设置、朝向杯托壳体中心延伸的杯体夹紧支撑杆3,杯体夹紧支撑杆3与传动齿轮4接触的一侧表面上沿杯体夹紧支撑杆3的轴线方向设有多个轮齿9。轮齿9与传动齿轮4啮合,杯体夹紧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朝向杯托壳体中心内延伸的杯体夹紧板13。壳体面板1上开有多个供杯体夹紧支撑杆3和杯体夹紧板13穿过的面板过孔14。壳体面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面板过孔14连通、与杯体夹紧支撑杆3同轴的导向套筒15,杯体夹紧支撑杆3穿过导向套筒15固定连接杯体夹紧板13。壳体底座5的底部设有壳体底板5.1,杯托底板2与壳体底板5.1之间连接有可驱动杯托底板2复位的复位弹簧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当需要使用杯托时,乘员将杯体7放置于杯托底板2上,杯体7的重力带动杯托底板2向下运动,回复弹簧6被压缩,驱动齿条8与传动齿轮4啮合,驱动传动齿轮4绕轴旋转,传动尺轮4旋转杯体夹紧支撑杆3沿导向套筒15斜向上运动。杯托底板2继续向下运动,杯体夹紧支撑杆3顶部的水平连接板10接触杯体7,并将杯体7固定住,同时传动齿轮4锁止,杯托底板2停止下降,杯体7停止下降被锁紧。当乘员需要使用水杯时,将杯体7抬起,回复弹簧6推动杯托底板2向上运动,驱动齿条8带动传动齿轮4绕轴旋转,传动尺轮4旋转带动支撑杆3沿导向套筒15向下运动,水杯可取出。水杯取出后,回复弹簧6继续推动杯托底板2向上运动,直到杯托底板2与壳体面板1的上表面平齐,到达非使用状态,相应的,杯体夹紧支撑杆3也回复到非使用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包括杯托壳体,所述杯托壳体包括壳体面板(1)和固定连接于壳体面板(1)底面的壳体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座(5)内设有可垂直上下移动的杯托底板(2),所述杯托底板(2)与所述壳体底座(5)之间连接有可将杯托底板(2)的上下直线运动转换为传动件转动的传动转换机构,所述传动件连接有可将传动件转动转换为朝向所述杯托壳体的中心做倾斜向直线运动、将放入杯托壳体内的杯体(7)夹紧的杯体夹紧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包括杯托壳体,所述杯托壳体包括壳体面板(1)和固定连接于壳体面板(1)底面的壳体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座(5)内设有可垂直上下移动的杯托底板(2),所述杯托底板(2)与所述壳体底座(5)之间连接有可将杯托底板(2)的上下直线运动转换为传动件转动的传动转换机构,所述传动件连接有可将传动件转动转换为朝向所述杯托壳体的中心做倾斜向直线运动、将放入杯托壳体内的杯体(7)夹紧的杯体夹紧支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转换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杯托底板(2)边缘、竖直设置的驱动齿条(8),所述传动件为设置于所述壳体底座(5)表面的传动齿轮(4),所述传动齿轮(4)靠近所述壳体底座(5)表面的一侧与所述驱动齿条(8)啮合,所述杯体夹紧支架上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4)远离所述壳体底座(5)表面的一侧啮合、向所述杯托壳体的中心延伸的轮齿(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8)的背面与所述杯托底板(2)的边缘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板(10)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座(5)上开有供所述水平连接板(10)穿过、使水平连接板(10)做垂直上下移动的竖直导向槽(1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自夹持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座(5)的表面上设有齿轮安装支架(12),所述传动齿轮(4)设置于所述齿轮安装支架(12)内,所述传动齿轮(4)与所述壳体底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鹏飞,黄建军,勾赵亮,侯李娜,甘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