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电池管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电动汽车中,通常设置主副两个电池包以提高电动车续航。例如,电动车可以包括主电池包和副电池包,主电池包容量大、充放电功率大,以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车辆上,是电动汽车的主能量源;副电池包容量小、充放电功率低、以快换的方式安装在车辆上,是电动汽车的副能量源,用以增加车辆的行驶里程。对于主电池包和副电池包的包的充放电使用,即双包的能量管理策略,目前大多的控制策略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应用场景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主副两个包各自的特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优化车辆能量管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所述车辆包括第一电池包及第二电池包,所述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包括:根据更换所述第二电池包的影响因子及影响因子对应的作用函数计算影响因子对应的预测值,其中,所述影响因子的数量为n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第一电池包及第二电池包,所述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包括:根据更换所述第二电池包的影响因子及影响因子对应的作用函数计算影响因子对应的预测值,其中,所述影响因子的数量为n个,n为正整数;根据n个影响因子的预测值及n个影响因子权重计算更换所述第二电池包的总预测值;若所述总预测值大于第一阈值,则预测在第一时间段阈值内更换第二电池包,并使车辆进入第一能量管理模式;若所述总预测值小于第二阈值,则预测在第一时间段阈值内不会更换第二电池包,并使车辆进入第二能量管理模式;以及若所述总预测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第一电池包及第二电池包,所述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包括:根据更换所述第二电池包的影响因子及影响因子对应的作用函数计算影响因子对应的预测值,其中,所述影响因子的数量为n个,n为正整数;根据n个影响因子的预测值及n个影响因子权重计算更换所述第二电池包的总预测值;若所述总预测值大于第一阈值,则预测在第一时间段阈值内更换第二电池包,并使车辆进入第一能量管理模式;若所述总预测值小于第二阈值,则预测在第一时间段阈值内不会更换第二电池包,并使车辆进入第二能量管理模式;以及若所述总预测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使车辆维持先前的能量管理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能量管理模式中:在向车辆放电的阶段,优选使用第二电池包向车辆放电,当所述第二电池包的电量低于最低允许放电量后,接入第一电池包对车辆进行放电;在对电池包充电的阶段,优选对所述第一电池包进行充电,当所述第一电池包的电量达到最高允许充电量时,对所述第二电池包进行充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能量管理模式中:在向车辆放电的阶段,通过第二电池包向第一电池包充电,并由所述第一电池包向车辆放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能量管理模式中:在向车辆放电的阶段,优选使用第一电池包向车辆放电,当所述第一电池包的电量低于最低允许放电量后,接入第二电池包对车辆进行放电;在对电池包充电的阶段,优选对所述第一电池包进行充电,当所述第一电池包的电量达到最高允许充电量时,对所述第二电池包进行充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能量管理模式中:在向车辆放电的阶段,使所述第二电池包和所述第一电池包中的电量保持一致,由第一电池包和第二电池包中电量更多的电池包向另一电池包充电。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包的电容量和/或充电效率大于所述第二电池包,所述第一电池包固定在所述车辆上,所述第二电池包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车辆上。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子包括当前车辆距目的地的距离a1千米,a1为大于等于0的常数,a1对应的作用函数f(a1)为:f(a1)=0,a1≤50;f(a1)=0.004*a1,50<a1≤100;f(a1)=0.4+0.002*(a1-100),100<a1≤400;f(a1)=1,a1>400。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子包括目的地第一距离范围内的换电站的数量a2,a2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a2对应的作用函数f(a2)为:f(a2)=0,a2=0;f(a2)=0.25*a2,0<a2≤4;f(a2)=1,a2>4。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子包括自车辆当前位置到车辆的目的地的路径上,换电站分布的密集程度a3个/第二距离范围,a3为大于等于0的常数,a3对应的作用函数f(a3)为:f(a3)=1,a3≥2f(a3)=0.8,1≤a3<2f(a3)=0.6,0.67≤a3<1f(a3)=0.4,0.5≤a3<0.67f(a3)=0.2,0.25≤a3<0.5f(a3)=0.1,0.1≤a3<0.25f(a3)=0,a3<0.1。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池包的车辆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子包括该车辆的驾驶员历史更换第二电池包的频率a4次/第二时间段,a4为大于等于0的常数,a4对应的作用函数f(a4)为:f(a4)=0.1*a4,0≤a4≤5;f(a4)=0.5+0.2*(7.5-a4),5<a4≤7.5;f(a4)=1,a4>7.5。11.如权利要求1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