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电机电动汽车的复合电源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车载复合电源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电机电动汽车的复合电源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全球的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电动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动力系统问题已成为电动汽车的重大瓶颈,它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从而影响乘客的使用体验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双电机的高效,节能与动力性强的优点使得应用较多,而复合电源将两种不同的动力电池协调管理,优势互补,实现高能量和高密度。传统的复合电源的结构有主动式,半主动式,被动式三种:主动式的复合电源结构和控制复杂,成本高;半主动式分为与超级电容串联和与锂电池串联,与超级电容串联的复合电源结构输出功率变化大,与电池串联的复合电源结构DC/DC要求较大;被动式复合电源结构效率低,性能差。而随着研究深入,带二极管与开关控制的结构开始得到使用,它有效避免了DC/DC上的一些损耗,在此基础改进的结构有双向DC/DC换成单向DC/DC,体积、成本、效率和控制都得到优化。但是他们对于双电机而言,仍存在能耗过高,控制复杂,能量回收率低以及动力性低的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电机电动汽车的复合电源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机逆变器M1、控制开关S1、电池组Bat、超级电容UC、功率二极管D1、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辅电机逆变器M2和控制单元;其中,电池组Bat的正极及主电机逆变器M1正极均与控制开关S1及功率二极管D1正极连接,功率二极管D1负极与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的Ulow正极连接,且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的Uhigh正极与超级电容UC正极连接,超级电容UC正极与辅电机逆变器M2正极,超级电容UC负极与辅电机逆变器M2负极及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的Uhigh负极连接,且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的Ulow负极和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电机电动汽车的复合电源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机逆变器M1、控制开关S1、电池组Bat、超级电容UC、功率二极管D1、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辅电机逆变器M2和控制单元;其中,电池组Bat的正极及主电机逆变器M1正极均与控制开关S1及功率二极管D1正极连接,功率二极管D1负极与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的Ulow正极连接,且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的Uhigh正极与超级电容UC正极连接,超级电容UC正极与辅电机逆变器M2正极,超级电容UC负极与辅电机逆变器M2负极及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的Uhigh负极连接,且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的Ulow负极和主电机逆变器M1负极与电池组Bat的负极连接;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1)、第一电压采集电路(2)、第一电流采集电路(3)、第二电压采集电路(4)、第三电压采集电路(5)、第二电流采集电路(6)及第四电压采集电路(7),第一电压采集电路(2)的输入端及第一电流采集电路(3)的输入端与主电机逆变器M1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电压采集电路(4)的输入端与电池组Bat相连接,第三电压采集电路(5)的输入端及第二电流采集电路(6)的输入端与辅电机逆变器M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四电压采集电路(7)的输入端与超级电容UC相连接,第一电压采集电路(2)、第一电流采集电路(3)、第二电压采集电路(4)、第三电压采集电路(5)、第二电流采集电路(6)及电第四压采集电路(7)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1)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机电动汽车的复合电源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向DC/DC直流变换器包括储能电感L1,一个MOS管Q1,以及一个二极管D2;储能电感L1一端与Ulow正极连接,储能电感L1另一端与MOS管Q1的一端连接,MOS管Q1的另一端与Ulow负极和Uhigh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储能电感L1另一端和MOS管Q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负极与Uhigh正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机电动汽车的复合电源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包括功率补偿控制模块和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功率补偿控制模块,用于超级电容UC的SOC较低时,电池组Bat在自身允许输出功率范围内对其进行功率补偿;所述的模糊逻辑控制模块,通过采集电路得到主电机逆变器端电压值和电流值、辅电机逆变器端电压值和电流值、电池组Bat和超级电容UC电压值,处理得到实际需求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曾繁康,梅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