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12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碳纤维管和第二碳纤维管,第一碳纤维管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排列的卡块,相邻卡块之间设置有卡槽,第二碳纤维管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三碳纤维层、第二钢丝网层和第四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管的左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呈环状排列的凸起块,通过在碳纤维层中间添加一层钢丝网层,可以大幅提高整个管体的强度和韧性;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二碳纤维管上的凸起块卡入到第一碳纤维管内的卡槽内,再旋转一定角度,使卡块对凸起块的位置进行限位,这样就可以实现两根碳纤维管的组合,安装拆卸更方便;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公开的制备方法进行生产,制造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

A Composite Carbon Fiber Tub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site carbon fibre tub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arbon fibre tube and a second carbon fibre tube with mutually detachable connections, a number of ring-shaped chuck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carbon fibre tube, chucks arranged between adjacent chucks, and a second carbon fibre tube comprising a third carbon fibre layer, a second steel wire mesh layer and a fourth layer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the whole tube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adding a layer of wire mesh layer in the middle of the carbon fiber layer; only the protruding block on the second carbon fiber tube needs to be inserted into the chute in the first carbon fiber tube, and then rotated at a certain angle to make the chuck position to the protruding block. Limited position can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wo carbon fibre tubes,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The preparation method disclosed in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production, with lower manufacturing cost and high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新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等特性,属典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宇航、体育用品领域、工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及土木建筑领域。碳纤维管又称碳素纤维管,也称碳管,碳纤管,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经加热固化拉挤(缠挠)而成。在制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具生产出各种型材,如:不同规格的碳纤维圆管,不同规格的方管,不同规格的片材,以及其它型材。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表面包装美化等等,但是现有市场上的碳纤维管强度不够大,管与管之间安装起来也不是很方便,并且现有的碳纤维管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强度高、安装拆卸方便、制造成本低和可以大规模产生的复合碳纤维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包括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碳纤维管和第二碳纤维管,所述第一碳纤维管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碳纤维层、第一钢丝网层和第二碳纤维层,所述第一碳纤维管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排列的卡块,相邻所述卡块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碳纤维管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三碳纤维层、第二钢丝网层和第四碳纤维层,所述第二碳纤维管的左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呈环状排列的凸起块。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第三碳纤维层、第四碳纤维层的厚度均为1-5mm。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碳纤维管和所述第二碳纤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钢丝网层、第二钢丝网层均由不锈钢钢丝作为经线和纬线以纵横交错的方式编织而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复合碳纤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聚丙烯晴纶纺丝液:将2000ml的丙烷和2000ml丙烯晴装入到反应釜内,再加入100ml的水溶液和200ml的油剂聚氧化乙烯,在500-600℃下反应120-180min,得到聚丙烯晴纶纺丝液;(2)制备PAN原丝:将步骤(1)中得到的聚丙烯晴纶纺丝液加入到纺丝机上,以湿法纺丝的方式制得制备PAN原丝,并在常温下晾干;(3)制造内芯模具:使用耐高温的氧化铝陶瓷制成内芯模具,长度一般在2-3米,并通过抛光机将内芯模具的表面打磨光滑;(4)编织:将步骤(2)中得到的PAN原丝先在内芯模具上以纵横交错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第一原丝层,厚度为1-5mm,之后使用不锈钢钢丝在第一原丝层的表面上编制钢丝网层,厚度为1-5mm,最后再次使用PAN原丝在钢丝网层的表面上编织第二原丝层,厚度为1-5mm;(5)低温氧化:将步骤(4)中的得到内芯模具放置在烤炉内,控制温度在250-280℃下反应30-60min;(6)高温碳化:将步骤(5)中的得到内芯模具放置在烤炉内,先控制温度在400-900℃下反应30-60min,进行低温碳化,之后将温度升至1000-1300℃下反应30-60min,进行高温碳化,这时候第一原丝层和第二原丝层就会高度碳化,与钢丝网层之间进行叠合,得到复合碳纤维管;(7)回收成品:将将步骤(6)中得到复合碳纤维管冷却至常温,再取取内芯模具,将复合碳纤维管的表面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抛光处理。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包括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碳纤维管和第二碳纤维管,第一碳纤维管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碳纤维层、第一钢丝网层和第二碳纤维层,第一碳纤维管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排列的卡块,相邻卡块之间设置有卡槽,第二碳纤维管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三碳纤维层、第二钢丝网层和第四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管的左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呈环状排列的凸起块,通过在碳纤维层中间添加一层钢丝网层,这可以大幅提高整个管体的强度和韧性;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二碳纤维管上的凸起块卡入到第一碳纤维管内的卡槽内,再旋转一定角度,使卡块对凸起块的位置进行限位,这样就可以实现两根碳纤维管的组合,安装拆卸更方便;采用本专利技术中公开的制备方法进行生产碳纤维管,制造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碳纤维管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碳纤维管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碳纤维管的右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碳纤维管的左视图。图中:2、第一碳纤维管;21、第一碳纤维层;22、第一钢丝网层;23、第二碳纤维层;24、卡块;25、卡槽;3、第二碳纤维管;31、第三碳纤维层;32、第二钢丝网层;33、第四碳纤维层;34、凸起块;4、弹簧性垫圈;5、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包括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碳纤维管2和第二碳纤维管3,第一碳纤维管2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碳纤维层21、第一钢丝网层22和第二碳纤维层23,第一碳纤维管2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排列的卡块24,相邻卡块24之间设置有卡槽25,第二碳纤维管3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三碳纤维层31、第二钢丝网层32和第四碳纤维层33,第一钢丝网层22和第二钢丝网层32均由不锈钢钢丝作为经线和纬线以纵横交错的方式编织而成,第二碳纤维管3的左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呈环状排列的凸起块34,其中第一碳纤维层21、第二碳纤维层23、第三碳纤维层31、第四碳纤维层33的厚度均为1-5mm。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碳纤维管2和第二碳纤维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垫圈4,弹性垫圈4的内部设置有气囊5,气囊5不仅可以为第一碳纤维管2和第二碳纤维管3之间提供一个缓冲,还可以将第一碳纤维管2和第二碳纤维管3顶住,防止第一碳纤维管2和第二碳纤维管3之间发生松动,通过在碳纤维层中间添加一层钢丝网层,这可以大幅提高整个管体的强度和韧性;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二碳纤维管3上的凸起块34卡入到第一碳纤维管2内的卡槽25内,再旋转一定角度,使卡块24对凸起块34的位置进行限位,这样就可以实现两根碳纤维管的组合,安装拆卸更方便;采用本专利技术中公开的制备方法进行生产碳纤维管,制造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复合碳纤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聚丙烯晴纶纺丝液:将2000ml的丙烷和2000ml丙烯晴装入到反应釜内,再加入100ml的水溶液和200ml的油剂聚氧化乙烯,在500-600℃下反应120-180min,得到聚丙烯晴纶纺丝液;(2)制备PAN原丝:将步骤(1)中得到的聚丙烯晴纶纺丝液加入到纺丝机上,以湿法纺丝的方式制得制备PAN原丝,并在常温下晾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碳纤维管和第二碳纤维管,所述第一碳纤维管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碳纤维层、第一钢丝网层和第二碳纤维层,所述第一碳纤维管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排列的卡块,相邻所述卡块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碳纤维管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三碳纤维层、第二钢丝网层和第四碳纤维层,所述第二碳纤维管的左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呈环状排列的凸起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碳纤维管和第二碳纤维管,所述第一碳纤维管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碳纤维层、第一钢丝网层和第二碳纤维层,所述第一碳纤维管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呈环状排列的卡块,相邻所述卡块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碳纤维管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三碳纤维层、第二钢丝网层和第四碳纤维层,所述第二碳纤维管的左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呈环状排列的凸起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第三碳纤维层、第四碳纤维层的厚度均为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管和所述第二碳纤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的内部设置有气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纤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网层、第二钢丝网层均由不锈钢钢丝作为经线和纬线以纵横交错的方式编织而成。5.一种复合碳纤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聚丙烯晴纶纺丝液:将2000ml的丙烷和2000ml丙烯晴装入到反应釜内,再加入100ml的水溶液和200ml的油剂聚氧化乙烯,在500-600℃下反应1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文魏素云李永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熙川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