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惠臣专利>正文

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柔性梳齿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1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柔性梳齿滚筒属于联合收获机具上的作业总成;该滚筒的下滚轮轴配装在上滚轮轴下方,且上、下滚轮轴之间均可相对上下移动,柔性带套装在上主动滚轮和下主动滚轮外圆周面上,整体横截面呈环形状;本滚筒结构简单,体积小,梳齿收获作业质量好,籽粒损失率低,故障少,调整方便,适应范围广,可配装在各种割前收获机具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联合收获机具上的作业总成,主要用于水稻和麦类作物的割前收获。
技术介绍
割前脱粒是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收获农艺技术,它是在作物站立在土地上时,通过梳齿收割方式只将作物籽粒梳脱下来送入联合收获机中,而茎杆不进入联合收获机内,茎杆或仍站立在田间,或籽粒梳脱后割倒铺放在田间。由于该技术茎杆不进入收割机中,加之作物在田地中分布均匀等诸多因素,该农艺方法籽粒回收率比传统脱粒要高,功率消耗小,脱粒负荷均匀。但是,目前在国内外的联合收获机中匹配的梳齿滚筒均是刚性结构,滚筒直径尺寸大、转速低、离心力小,籽粒损失大,至今推广面较小。为了克服刚性梳齿滚筒的上述缺点,有的在联合收获机上增设了专用谷粒吸入的吸风机,不仅整体配置困难,而且结构十分复杂,消耗功率增加,价格昂贵。本申请人曾研究了一种带有支撑滚杠的三轴结构柔性梳齿滚筒,其作业性能好,但其结构仍显复杂,且整体结构尺寸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刚性梳齿滚筒和三轴结构柔性梳齿滚筒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设计提供一种新型的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柔性梳齿滚筒,达到简化梳齿脱粒结构,提高梳齿收获籽粒回收率、降低损失、保证作业质量、减少功率消耗的目的。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是,下滚轮轴配装在上滚轮轴下方,且下滚轮轴和上滚轮轴之间均可相对上下移动,柔性带套装在上主动滚轮和下主动滚轮外圆周面上,整体横截面呈环形状。本技术克服了刚性梳齿滚筒和三轴结构柔性梳齿滚筒的缺点,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梳齿收获作业质量好、籽粒损失率低、故障少、调整方便、应用性广的特点,可以配装在各种割前收获的机具上。附图说明图1是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柔性梳齿滚筒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向视图。图中件号说明1、上主动滚轮、2、上滚轮轴、3、上皮带轮、4、柔性带、5、梳齿、6、下滚轮轴、7、下皮带轮、8、下主动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柔性梳齿滚筒包括固装着上主动滚轮1、上皮带轮3的上滚轮轴2和固装着下主动滚轮8、下皮带轮7的下滚轮轴6,以及配装均布排列梳齿5的柔性带4,下滚轮轴6配装在上滚轮轴2下方,且下滚轮轴6和上滚轮轴2之间均可相对上下移动,柔性带4套装在上主动滚轮1和下主动滚轮8外圆周面上,整体横截面呈环形状。作业使用时,将本柔性梳齿滚筒配装在割前收获的联合收获机上,利用传动皮带将收获机的传动系统分别与上、下皮带轮3、7接通,柔性带4在上、下主动滚轮1、8驱动下,环形的柔性带4绕上、下滚轮轴2、6轴心线转动,当梳齿5插入茎杆内并向上方运动时将稻或麦穗头从茎杆上方梳脱下来,在运动到上主动滚轮1转角位置处时,由于具有较大角速度并产生较大离心力,使稻或麦穗头及籽粒被抛入联合收获机的脱粒机构中。将下滚轮轴6或上滚轮轴2上下移动调节其轴间距离,实现对柔性带4张紧度的调整,保证梳齿作业质量和效果。上、下滚轮轴2、6均具有驱动轮和张紧轮的双重功能和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柔性梳齿滚筒,包括固装着上主动滚轮(1)、上皮带轮(3)的上滚轮轴(2)和固装着下主动滚轮(8)、下皮带轮(7)的下滚轮轴(6),以及配装均布排列梳齿(5)的柔性带(4),其特征在于下滚轮轴(6)配装在上滚轮轴(2)下方,且下滚轮轴(6)和上滚轮轴(2)之间均可相对上下移动,柔性带(4)套装在上主动滚轮(1)和下主动滚轮(8)外圆周面上,整体横截面呈环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柔性梳齿滚筒,包括固装着上主动滚轮(1)、上皮带轮(3)的上滚轮轴(2)和固装着下主动滚轮(8)、下皮带轮(7)的下滚轮轴(6),以及配装均布排列梳齿(5)的柔性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臣
申请(专利权)人:王惠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