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割前脱粒机上的脱粒装置,所述的脱粒装置包括机体、脱粒带机构、凹板、螺旋推运器和传动机构,螺旋推运器安装在机体内底部,凹板安装在机体内的沿口处,分禾夹持机构安装在机体前壁的沿口处,分禾夹持机构的上表而与水平面成一倾角,脱粒带机构与分禾夹持机构成一夹角,其下端皮带轮安装在凹板的上方。该装置能将作物茎杆分开并夹持,在作物穗头的下方形成一个遮挡面,再进行梳刷脱粒,因此,能有效地防止谷粒飞溅落地造成损失,同时、能收获倒伏作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割前脱粒机上的脱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麦割前脱粒机,特别涉及一种割前脱粒机的脱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割前脱粒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耗功少,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关注,但割前脱粒机的脱粒装置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脱粒滚筒或脱粒带直接对作物穗头脱粒,尚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收获作物时谷粒飞溅落地损失大,二是不易收获倒伏的作物,因此,割前脱粒机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安装在割前脱粒机前部的脱粒装置包括机体、脱粒带机构、凹板、螺旋推运器和传动机构,螺旋推运器安装在机体内底部,凹板安装在机体内的开口处,分禾夹持机构安装在机体前壁的沿口处,分禾夹持机构的上表面与水平面成一倾角,脱粒带机构与分禾夹持机构成一夹角,其下端皮带轮安装在凹板的上方。由于分禾夹持机构是在分禾器之间安装了夹持带机构,分禾夹持机构能将作物茎杆分开并夹持,在作物穗头的下方形成一个遮挡面,因此,能有效地防止谷粒飞溅落地造成损失,同时分禾器间的夹持带能将倒伏的作物拉起,宜于脱粒,再者,由于采用了脱粒带机构,并使与分禾夹持机构成一夹角,脱粒带同时起到了拔禾,脱粒两大功效,简化了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拆除一侧挡谷板,撑杆和机体一侧壁的结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拆除分禾器底板,分禾器与夹持带、传动轴结构的仰视平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运动部件间的传动机构示意图。图5是圆盘式切割机与分禾夹持机构上的皮带轮齿轮、传动轴、机体前壁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拆除一侧挡谷板,撑杆和机体一侧壁的结构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分禾夹持机构与机体前壁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机体,2、螺旋推运器,3、凹板,4、脱粒带机构,5、分禾夹持机构,6、夹持带,7、传动轴,8、机体前壁,9、机体后壁,10、分禾器,11、脱粒带下皮带轮,12、脱粒带上皮带轮,13、脱粒皮带,14、脱粒纹杆,15、-->脱粒齿,16、皮带轮支架,17、谷物提升器,18、脱粒带下皮带轮从动皮带盘,19、凹板支承架,20、机体前壁凹口,21、圆盘式切割器,22、分禾器上盖板,23、固定凸垄,24传动齿轮,25、皮带轮齿轮,26、夹持带侧皮带轮,27、夹持带前皮带轮,28、圆柱槽,29、转动圆柱,30、弹簧,31、脱粒带下皮带轮主动皮带盘,32、螺旋推运器从动皮带盘,33、螺旋推运器的主动皮带盘,34、传动轴皮带盘,35、折褶式挡谷板,36、夹持带机构,37、分禾器下底板,38、往复式切割器,39、撑杆,40、滑板,41、分禾器脊梁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图3、图4、图5、共同所示的实施例中,机体1内底部装有螺旋推运器2,其轴在机体1外的一端,装有从动皮带盘32和主动皮带轮33,其出粮口与谷物提升器17的进粮口对接(图中未画出),栅格凹板3安装在机体1内的开口处,由支架19顶托。分禾夹持机构5由一排分禾器10、数个夹持机构36组成,分禾器10有上盖板22、下底板37和脊梁41,其外观前部大致为楔形,后部为长方体,两侧边的分禾器后部长方体被切除一部分,中间的分禾器后部宽度在160-250mm之间,在前部与后部的连接处有一级向前的台阶,相邻两分禾器的后部分平行,距离宜在10-25mm。夹持带机构36,安装在相邻两分禾器10内的分禾器脊梁41两侧,与相邻分禾器内的夹持带形成夹持作用,夹持机构36上的皮带轮齿轮25,齿轮、皮带轮同属一体,上为皮带轮,下为传动齿轮,与侧皮带轮26、前皮带轮27支承夹持带6安装在分禾器10上盖板22和下底板37间的脊梁41的两侧,皮带轮齿轮25在分禾器10后端部位,侧皮带轮26在分禾器10前后部连接处侧,前皮带轮27在分禾器10前部位,三者支承的夹持带6与分禾器10外侧边平行,在侧皮带轮26与皮带轮齿轮25间的夹持段,装有顶托机构,由圆柱槽28上的数个可转动的圆柱29顶托,圆柱槽28底部装有数个弹簧30固定在分禾器10上、下盖底板22、37之间的凸垄上,夹持带6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夹持面应有一些凸凹,其厚度应保证一部分在分禾器10边线内,一部分在分禾器10的边线外,与对应的夹持带将相邻的两分禾器的间隙距离封止为非工作状态小于3mm,以防止谷粒从间隙中落出,适宜的宽度和凸凹面以保证夹持和拉动作物茎杆的可靠性,分禾夹持机构5上表平面和水平面成一倾角,其后端安装在机体1前壁8上端处。传动轴7安装在机体1内,在分禾夹持机构后部下面的位置,其轴在机体1外装有皮带盘34,轴上数个齿轮24与分禾器10上的皮带轮齿轮25相互咬合传动。圆盘式切割器安装在机体内,其锯齿外露于机体前壁外、两分禾器距离中间位置(图中详细画出)。脱粒机构4由支架16上的上皮带轮12、下皮带轮11、脱粒皮带13以及其上的脱粒纹杆14、脱粒齿15组成,下皮带轮11的直径应大于上皮带轮12的直径,在机体1外下皮带轮11轴一端装有主动皮带盘31和从动皮带盘18,脱粒带机构4在支架16上端装有一撑杆39,固定在分禾器10上,使上皮带轮12与下皮带11之间托起的脱粒带13在分禾器10的斜上方,与之成一夹角,其夹-->角可通过撑杆39调节,在分禾器10与带式脱粒机构4两侧装有可折褶的挡谷板35。当割前脱粒机工作时,动力带动本专利技术脱粒带机构4的下皮带轮11上的从动皮带盘18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同轴上的主动皮带盘31带动螺旋推运器2的从动皮带盘3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螺旋推运器2同轴上的主动皮带盘33带动传动轴7上的皮带盘34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动轴7同轴上的数个齿轮24传动数组夹持带机构36上皮带轮齿轮25,使每组夹持带6上的夹持段向后运动,此时,将本专利技术调至合适高度,向前运动,分禾器10与其间运动的夹持带6将脱区内的作物茎杆分成数行并夹持以略大于机器前进的速度,在两分器10间相对向后移动,随机前移的带式脱粒机构4上的脱粒带11高度运动,脱粒纹杆14,脱粒齿15以向斜下方向对接触到穗头茎杆进行梳刷,并同时将穗头及茎杆上部分拔压入与凹板间的间隙中,在脱粒纹杆14、脱粒齿15、凹板3的共同作用下,对穗头继续梳刷脱粒,随着机器的继续前进,夹持带6夹持茎杆接触到机体前壁,被圆盘式切割器切断,茎杆经凹板3与脱粒带机构4的间隙,被抛出机体外,根部茎杆尔后被机体下的往复式切割38切断,被梳刷下的谷粒落在分禾器10表面上,由于斜面的作用,以及其速度、方向、自重、机器振动和气流的共同作用下滑入栅格凹板3,与在凹板上脱粒的谷粒一道落入螺旋推器2,一起被谷物提升器17送至出粮口装袋。在图2、图3、图4、图6、图7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机体1内底部装有螺旋推运器2,栅格凹板3安装在机体1内的沿口处,由支架19支撑,分禾夹机构5的上表面与水平面成一倾角,其后端安装在机体1前壁8设置的数个凹口上,分禾夹持机构的两相邻分禾器距离的中线与凹口的中线重合,脱粒带机构4与分禾夹持机构5成一夹角,其下皮带轮11安装在栅格凹板3的上方,分禾夹持机构5与脱粒带机构4间装有一可折褶的挡谷板35。当机器作业,本专利技术分禾夹持机构5将脱区的作物茎杆分成数行并夹持相对机身向后移动,穗头茎杆被高度旋转的脱粒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割前脱粒机上的脱粒装置,所述的脱粒装置包括机体、脱粒带机构、凹板、螺旋推运器和传动机构,螺旋推运器安装在机体内底部,凹板安装在机体内的沿口处,其特征是:分禾夹持机构安装在机体前壁的沿口处,分禾夹持机构的上表面与水平面成一倾角,脱粒带机构与分禾夹持机构成一夹角,其下端皮带轮安装在凹板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5-9-12 20051009930911、一种割前脱粒机上的脱粒装置,所述的脱粒装置包括机体、脱粒带机构、凹板、螺旋推运器和传动机构,螺旋推运器安装在机体内底部,凹板安装在机体内的沿口处,其特征是:分禾夹持机构安装在机体前壁的沿口处,分禾夹持机构的上表面与水平面成一倾角,脱粒带机构与分禾夹持机构成一夹角,其下端皮带轮安装在凹板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是:脱粒带机构与分禾夹持机构之间装有挡谷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脱粒带机构由支架两端的上、下皮带轮及带上的脱粒纹杆、脱粒齿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禾夹持机构由分禾器和安装在其间的夹持带机构组成。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是:分禾器由上、下盖底板和脊梁组成,其外观前部大致为楔形,后部为长方体,上表面前后部分连接处有一级向前的台阶,后部宽度宜为1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秋云,
申请(专利权)人:廖秋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