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801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0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包括装配在机壳内部的滚筒和筛筒,所述筛筒固定套设在所述滚筒外部;其中,所述滚筒的靠近进料口的前段为打麦区,靠近出料口的后段为刷麦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滚筒的前段设计为打麦区,后段设计为刷麦区,将打麦和刷麦的功能于一体。并进一步将滚筒设计为阶梯式筒体,保证麦类作物由前段的打麦区顺利地进入后段的刷麦区。进一步将打麦区的打板设计为后倾,提高麦类作物向刷麦区输送的进度,提高打麦以及刷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粮食机械设备
,尤其是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
技术介绍
在面粉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麦类作物(如,小麦或者荞麦)表面进行清理,将麦粒表面粘附的杂质清理掉,避免麦粒表面粘附的泥沙、尘土、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混入面粉中,保证面粉质量,麦类作物的表面清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湿法表面清理,即通过水洗涤麦类作物,另一种是干法表面清理,即通过打击摩擦的方法清理麦类作物表面。由于湿法表面清理需要大量的水,相应地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因此,干法表面清理更为被普遍应用。目前,在干法表面清理中,打麦机更为普遍应用,打麦机不仅将混杂在麦类作物中泥块打碎,还可以将强度较差的病害变质麦粒打碎清除,同时也可以去除部分表皮,将麦粒表面的灰土、嵌在麦沟里的泥沙、麦毛等杂质打下。但是打下的表皮和麦毛还会有部分粘连在麦粒上,而且嵌在麦沟里面泥沙也不会被清理的很干净,因此,往往还需要将经打麦后的麦类作物再利用刷麦机进行刮刷。也就是说,目前在麦类作物的干法表面清理中,至少需要经过打麦和刷麦两种设备,不仅设备投入大,而且工艺复杂,在工艺的衔接中,很难避免麦类作物不会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解决现有工艺中,打麦和刷麦需要两种不同的设备完成,导致设备投入大,以及麦类作物损失多的技术
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包括装配在机壳内部的滚筒和筛筒,所述筛筒固定套设在所述滚筒外部;其中,所述滚筒的靠近进料口的前段为打麦区,靠近出料口的后段为刷麦区。进一步地,还包括打板、定刷毛和动刷毛,所述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的靠近进料口的前段的表面;所述动刷毛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的靠近出料口的后段的表面,所述定刷毛固定在与所述动刷毛相配合的所述筛筒的内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滚筒采用阶梯式筒体;所述滚筒的大直径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打板,所述滚筒的小直径端的表面固定连接动刷毛,且所述动刷毛的外圆直径不大于所述滚筒的大直径端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打板以后倾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滚筒上。其中进料口为滚筒的前端,出料口为滚筒的后端,所述后倾是朝向滚筒的后端的方向倾斜。即所述打板与所述滚筒轴向的后倾夹角为锐角。进一步地,沿所述滚筒前端至后端的方向,所述打板与所述滚筒轴向的后倾夹角递减。进一步地,所述打板与所述滚筒轴向的后倾夹角的最小后倾夹角为不低于60°。进一步地,所述打板按螺旋式方式固定连接在靠近进料口的所述滚筒的前段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滚筒和筛筒同轴装配。本技术的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将滚筒的前段设计为打麦区,后段设计为刷麦区,将打麦和刷麦的功能于一体。并进一步将滚筒设计为阶梯式筒体,
保证麦类作物(如,荞麦)由前段的打麦区顺利地进入后段的刷麦区。本技术的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中,将打麦区的打板设计为后倾,提高麦类作物(如,荞麦)向刷麦区输送的进度,提高打麦以及刷麦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的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至图2所示,说明本技术的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包括同轴装配在机壳3内部的滚筒1和筛筒2,所述筛筒2固定套设在所述滚筒1外部。所述滚筒1由固定在机壳3外部的电机4带动旋转,即所述滚筒1的一端与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壳3上。在所述外壳3和筛筒2的相对应的顶面位置上开设进料口31,使得麦类作物(如,荞麦)由进料口31进入滚筒1和筛筒2之间;在远离进料口31的所述外壳3和筛筒2的另一端的底部位置上开设出料口32。并在外壳的底部开设出灰口33,将灰尘等杂质由出灰口排出。其中,所述滚筒1的靠近进料口31的前段为打麦区10,靠近出料口32的后段为刷麦区20。麦类作物(如,荞麦)由进料口31进入的打麦区10,随着滚筒1的转动,麦类作物(如,荞麦)向后输送,进入刷麦区20,然后经由刷麦区20刷麦处理后,由出料口32排出。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打麦区10是将打板11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1的靠近进料口31的前段的表面上构成的;所述刷麦区20是将动刷毛12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1的靠近出料口32的后段的表面,所述定刷毛13固定在与所述动刷毛12相配合的所述筛筒2的内表面上。为了保证麦类作物(如,荞麦)能够由打麦区顺利地进入刷麦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如图2所示,所述滚筒1采用阶梯式筒体;所述滚筒1的大直径端1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打板11,所述滚筒1的小直径端102的表面固定连接动刷毛12,且所述动刷毛12的外圆直径不大于所述滚筒1的大直径端101的直径。由打麦区进入刷麦区时,为了加速麦类作物(如,荞麦)的输送速率,本技术将所述打板11以后倾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滚筒1的靠近进料口31的前段上。其中进料口31定义为滚筒1的前端,出料口32为滚筒1的后端,所述后倾是朝向滚筒1的后端的方向倾斜。即所述打板11与所述滚筒1轴向的后倾夹角α为锐角。优选地,沿滚筒1前端至后端的方向,所述打板11与所述滚筒1轴向的后倾夹角α递减。并控制所述打板11与所述滚筒1轴向的后倾夹角α的最小后倾夹角为不低于60°。后倾夹角α过低,反而会不利于麦类作物(如,荞麦)向后输送。本技术中,优选采用所述打板11按螺旋式方式固定连接在靠近进料口31的所述滚筒1的前段的表面。并采用两条平行的打板11按螺旋式方式固定连
接在所述滚筒1的前段的表面,使麦类作物(如,荞麦)形成螺旋式前进输送轨道,提高麦类作物(如,荞麦)的输送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包括装配在机壳内部的滚筒和筛筒,所述筛筒固定套设在所述滚筒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靠近进料口的前段为打麦区,靠近出料口的后段为刷麦区;还包括打板、定刷毛和动刷毛,所述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的靠近进料口的前段的表面;所述动刷毛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的靠近出料口的后段的表面,所述定刷毛固定在与所述动刷毛相配合的所述筛筒的内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包括装配在机壳内部的滚筒和筛筒,所述筛筒固定套设在所述滚筒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靠近进料口的前段为打麦区,靠近出料口的后段为刷麦区;还包括打板、定刷毛和动刷毛,所述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的靠近进料口的前段的表面;所述动刷毛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的靠近出料口的后段的表面,所述定刷毛固定在与所述动刷毛相配合的所述筛筒的内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打麦刷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采用阶梯式筒体;所述滚筒的大直径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打板,所述滚筒的小直径端的表面固定连接动刷毛,且所述动刷毛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良聪
申请(专利权)人:寻甸艾燕荞麦产品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