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自走式收割机上的多转速轴流滚筒脱粒装置,它涉及一种多转速轴流滚筒脱粒装置。现有单轴流滚筒的转速存在当低速运转时跑粮,分解脱粒不彻底就直接抛出;当高速运转时容易破碎粮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主轴穿设在外壳内,第一节滚筒、第二节滚筒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依次套装在主轴上,第一节滚筒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一顶齿和绞龙,第二节滚筒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二纹杆块,第三节滚筒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三顶齿,第一节滚筒、第二节滚筒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均为圆锥形筒体且三者的小口端均朝向物料进口设置;当第三节滚筒的个数为多个时,多个第三节滚筒中最靠近物料出口的第三节滚筒的一端设置有转速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自走式收割机上中进行脱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转速轴流滚筒脱粒装置,属于农用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脱粒装置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根据作粮物的不同,脱粒装置种类不同。如\打稻机\适用于水稻脱粒;用于玉米脱粒的称为\玉米脱粒机\等等。打稻机俗称\打谷机\,为最常见水稻脱粒机械。需要先将水稻收割以后,通过这种机械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打稻机分为二类,一类依靠人力驱动,称为\人力打稻机\,为半机械化工具;将打稻机改为动力驱动,则称为\动力打稻机\。打稻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水稻收割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力。随着脱粒机的普遍使用其使用过程中的缺点也日益凸显,当单轴流滚筒低速转动时跑粮,分解脱粒不彻底就直接抛出;当其高速运转时容易破碎粮食,以上问题均导致脱粒的质量下降,影响脱粒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单轴流滚筒的转速存在当低速运转时跑粮,分解脱粒不彻底就直接抛出;当高速运转时容易破碎粮食,进而提出一种应用在自走式收割机上的多轴流滚筒脱粒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在自走式收割机上的多转速轴流滚筒脱粒装置,包括第一节滚筒、第二节滚筒、转速控制组件、外壳、绞龙、主轴、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多个第一顶齿、多个第二纹杆块和多个第三顶齿,所述外壳为筒形,所述外壳的一端为物料进口,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为物料出口,所述主轴穿设在外壳内,所述第一节滚筒、第二节滚筒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依次套装在主轴上,所述第一节滚筒靠近物料进口设置,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靠近物料出口设置,所述第一节滚筒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一顶齿,多个第一顶齿靠近第二节滚筒设置,所述第一节滚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绞龙,绞龙靠近物料进口设置,第二节滚筒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二纹杆块,第三节滚筒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三顶齿,所述第一节滚筒、第二节滚筒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均为圆锥形筒体,所述第一节滚筒的小口端、第二节滚筒的小口端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的小口端均朝向物料进口设置;当第三节滚筒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第三节滚筒靠近物料出口的一端设置有转速控制组件;当第三节滚筒的个数为多个时,所述多个第三节滚筒之间依次连通,多个第三节滚筒中最靠近物料出口的第三节滚筒的一端设置有转速控制组件,所述主轴靠近物料出口的一端与转速控制组件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打破传统的单轴流滚筒的单一转动模式,通过第一节滚筒、第二节滚筒、主轴、转速控制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多个滚筒以不同转速的运转,相互配合对物料更加有效的脱粒。2、本技术中第一节滚筒和第二节滚筒在主轴的带动下同速转动,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在转速控制组件的带动下与第二节滚筒不同速,从而实现以多种转速进行物料脱粒和分离,达到对物料更加优化的脱粒和分离效果。3、第一节滚筒、第二节滚筒和第三节滚筒均为圆锥形筒,这样设置是为了给物料留出脱粒空间,第一节滚筒、第二节滚筒和第三节滚筒依靠离心力的旋转对物料实现优质的脱离效果。4、本技术灵活性强且使用方便,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的物料种类和数量对第一节滚筒、第二节滚筒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进行适当的调速,达到一滚筒多转速的效果。本技术保证了物料脱粒后颗粒完整性且工作效率高,避免浪费物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转速控制组件、外壳4、绞龙10、主轴11、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多个第一顶齿12、多个第二纹杆块13和多个第三顶齿14,所述外壳4为筒形,所述外壳4的一端为物料进口4-1,所述外壳4的另一端为物料出口4-2,所述主轴11穿设在外壳4内,所述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依次套装在主轴11上,所述第一节滚筒1靠近物料进口4-1设置,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靠近物料出口4-2设置,所述第一节滚筒1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一顶齿12,多个第一顶齿12靠近第二节滚筒2设置,所述第一节滚筒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绞龙10,绞龙10靠近物料进口4-1设置,第二节滚筒2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二纹杆块13,第三节滚筒3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三顶齿14,所述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均为圆锥形筒体,所述第一节滚筒1的小口端、第二节滚筒2的小口端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的小口端均朝向物料进口4-1设置;当第三节滚筒3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第三节滚筒3靠近物料出口4-2的一端设置有转速控制组件;当第三节滚筒3的个数为多个时,所述多个第三节滚筒3之间依次连通,多个第三节滚筒3中最靠近物料出口4-2的第三节滚筒3的一端设置有转速控制组件,所述主轴11靠近物料出口4-2的一端与转速控制组件相连接。本技术中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共同组成滚筒整体,配合现有产品自走式收割机而设计,将本技术安装在自走式收割机上即可,无需改装自走式收割机,有效节省成本。本技术中第一节滚筒1和第二节滚筒2固定连接且二者转速一致,二者的转速通过主轴11进行调节。第三节滚筒3的转速与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的转速不一致,通过转速控制组件进行调节,转速控制组件由现有能够调节转速的产品构成,行星轮组件和皮带轮组件均可,能够实现调速效果的其它产品也可。第三节滚筒3的个数根据实际加工需要而设定,在样品试验中设置1至4个为宜。本技术的外壳4上的物料出口4-2为物料脱粒后的出口,即物料中的果实颗粒,外壳4上还加工有废料口,用于排出物料中脱粒后根、茎或棒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转速控制组件包括变速箱5、直角齿轮箱6、主传送轮7、副传动轮8和传送带9,所述变速箱5与直角齿轮箱6相连接,所述直角齿轮箱6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主传送轮7,靠近物料出口4-2的第三节滚筒3上设置有副传动轮8,所述主传送轮7和副传动轮8之间通过传送带9相连接,所述主轴11靠近物料出口4-2的一端与变速箱5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节滚筒3通过直角齿轮箱6、主传送轮7、副传动轮8和传送带9之间的配合进行转动,直角齿轮箱6的动力来源于变速箱5。直角齿轮箱6输入轴在变速箱5的带动下进行转动,通过齿轮啮合使直角齿轮箱6的输出轴带动主传送轮7同步转动,在传送带9的带动下副传动轮8带动第三节滚筒3随主传送轮7的转动而转动。当第三节滚筒3的个数为多个时,第三节滚筒3之间固定连接并同速转动。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顶齿12沿第一节滚筒1的轴向方向交错布置在第一节滚筒1的外壁上。第一节滚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齿座,第一齿座与第一顶齿1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顶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在自走式收割机上的多转速轴流滚筒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转速控制组件、外壳(4)、绞龙(10)、主轴(11)、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多个第一顶齿(12)、多个第二纹杆块(13)和多个第三顶齿(14),所述外壳(4)为筒形,所述外壳(4)的一端为物料进口(4‑1),所述外壳(4)的另一端为物料出口(4‑2),所述主轴(11)穿设在外壳(4)内,所述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依次套装在主轴(11)上,所述第一节滚筒(1)靠近物料进口(4‑1)设置,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靠近物料出口(4‑2)设置,所述第一节滚筒(1)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一顶齿(12),多个第一顶齿(12)靠近第二节滚筒(2)设置,所述第一节滚筒(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绞龙(10),绞龙(10)靠近物料进口(4‑1)设置,第二节滚筒(2)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二纹杆块(13),第三节滚筒(3)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三顶齿(14),所述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均为圆锥形筒体,所述第一节滚筒(1)的小口端、第二节滚筒(2)的小口端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的小口端均朝向物料进口(4‑1)设置;当第三节滚筒(3)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第三节滚筒(3)靠近物料出口(4‑2)的一端设置有转速控制组件;当第三节滚筒(3)的个数为多个时,所述多个第三节滚筒(3)之间依次连通,多个第三节滚筒(3)中最靠近物料出口(4‑2)的第三节滚筒(3)的一端设置有转速控制组件,所述主轴(11)靠近物料出口(4‑2)的一端与转速控制组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自走式收割机上的多转速轴流滚筒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转速控制组件、外壳(4)、绞龙(10)、主轴(11)、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多个第一顶齿(12)、多个第二纹杆块(13)和多个第三顶齿(14),所述外壳(4)为筒形,所述外壳(4)的一端为物料进口(4-1),所述外壳(4)的另一端为物料出口(4-2),所述主轴(11)穿设在外壳(4)内,所述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依次套装在主轴(11)上,所述第一节滚筒(1)靠近物料进口(4-1)设置,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靠近物料出口(4-2)设置,所述第一节滚筒(1)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一顶齿(12),多个第一顶齿(12)靠近第二节滚筒(2)设置,所述第一节滚筒(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绞龙(10),绞龙(10)靠近物料进口(4-1)设置,第二节滚筒(2)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二纹杆块(13),第三节滚筒(3)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第三顶齿(14),所述第一节滚筒(1)、第二节滚筒(2)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均为圆锥形筒体,所述第一节滚筒(1)的小口端、第二节滚筒(2)的小口端和至少一个第三节滚筒(3)的小口端均朝向物料进口(4-1)设置;
当第三节滚筒(3)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第三节滚筒(3)靠近物料出口(4-2)的一端设置有转速控制组件;
当第三节滚筒(3)的个数为多个时,所述多个第三节滚筒(3)之间依次连通,多个第三节滚筒(3)中最靠近物料出口(4-2)的第三节滚筒(3)的一端设置有转速控制组件,所述主轴(11)靠近物料出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均更,
申请(专利权)人:王均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