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592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用于发动机机油的供给控制,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能够为发动机提供符合温度要求的机油,保证了机油的润滑效果,有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此转化过程中以及机械能输出的过程中,需要机油对其机械部件进行润滑,以减小摩擦阻力,而机油温度是影响机油润滑效果的主要因素。然而,现有的机油温度控制通常采用散热风扇吹拂油底壳,如此导致机油温度无法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用于发动机机油的供给控制,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和比例阀,所述比例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中冷媒的供给;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和机油罐,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机油罐中,所述机油罐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相连接,所述机油罐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循环单元包括:机油泵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与所述机油泵相连接,并调节所述机油泵的输出油压,所述机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相连接,所述机油泵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PLC,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油罐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机油泵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PLC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传输,并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作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与热交换器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回水管。作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比例阀为型号为MXG461.20的三通比例阀,所述比例阀设置于所述回水管上,且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罐与所述热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表。作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罐还与加油管相连接,所述加油管上设置有加油阀。作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罐还与排油管相连接,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排油阀。作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罐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进油阀。作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泵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回油阀。作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采用三相五线的方式进行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相序报警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能够为发动机提供符合温度要求的机油,保证了机油的润滑效果,有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发动机机油的供给控制,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冷却单元用于实现机油的冷却,其包括:热交换器1和比例阀2。其中,所述比例阀2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1相连接,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1中冷媒的供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器1为型号为BL14的钎焊式换热器。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进水管3和回水管4,其中,进水管3与热交换器1的冷媒进口相连接,所述回水管4与热交换器1的冷媒出口相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比例阀2为型号为MXG461.20的三通比例阀2时,所述比例阀2设置于所述回水管4上,且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管3相连接。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实现机油的加热,其包括:加热器5和机油罐6。其中,所述机油罐6用于存放机油,所述机油罐6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1的热媒出口相连接。从而,机油通过管路进入到热交换器1中与冷媒进行热交换。所述机油罐6与所述热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表7。所述机油罐6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同时所述机油罐6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进油阀8。从而,机油罐6中的符合要求的机油输送至发动机的油底壳中。此外,所述机油罐6还与加油管相连接,所述加油管上设置有加油阀9。通过所述加油管可向机油罐6中加入符合发动机需求型号的机油。进一步地,所述机油罐6还与排油管相连接,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排油阀10。通过所述排油管可排出机油罐6中残留的废油。所述加热器5设置于所述机油罐6中,其在PLC的控制下对机油罐6中的机油进行加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器5为工业船式加热器,该加热器5具有加热快且热传导过程中无死角的优点。所述循环单元用于实现机油的循环流动,其包括:机油泵11和调压阀12。所述调压阀12与所述机油泵11相连接,并调节所述机油泵11的输出油压。所述机油泵11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1的热媒进口相连接,所述机油泵11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同时,所述机油泵11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回油阀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油泵11为型号为DCB-B160-500的齿轮泵。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其包括:温度传感器14和PLC。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4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油罐6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机油泵11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与所述PLC信号传输。从而,根据温度传感器14采集的温度信号,所述PLC控制加热器5的工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PLC的型号为WAGO750-830。此外,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为系统中负载供电的电源,优选地,所述电源采用三相五线的方式进行电连接。具体地,三相五线由L1、L2、L3、N、PE五根电缆组成,其中,L1、L2、L3之间电压分别为AC380V,L1、L2、L3与N之间电压均为220V,PE为接地线。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相序报警器,其用以判断机油泵11的运转状态。本技术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工作时,首先对电源进行检测。具体地,启动电源,观察A、B、C三相指示灯状态,若为熄灭状态,则表明供电电源不正常,此时,需检查供电电源;若为发光状态,则供电电源正常,此时,再观察相序报警器是否发出蜂鸣声,若有蜂鸣声,则说明接入动力电源相序出错,需更改,若无蜂鸣声,则相序正常。然后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调试,关闭进油阀8、出油阀,打开旁通阀和加油阀9,加入适量机油,机油泵11开始工作,此时,注意压力表7显示的机油压力,调节调压阀12,使机油压力处于150Kpa左右。加热器5开始工作,打开循环水进、循环水回两个阀,设置机油温度,观察比例阀2、加热器5工作状况,当温度能够控制在目标值±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用于发动机机油的供给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和比例阀,所述比例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中冷媒的供给;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和机油罐,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机油罐中,所述机油罐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相连接,所述机油罐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循环单元包括:机油泵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与所述机油泵相连接,并调节所述机油泵的输出油压,所述机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相连接,所述机油泵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PLC,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油罐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机油泵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PLC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传输,并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用于发动机机油的供给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和比例阀,所述比例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中冷媒的供给;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和机油罐,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机油罐中,所述机油罐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相连接,所述机油罐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循环单元包括:机油泵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与所述机油泵相连接,并调节所述机油泵的输出油压,所述机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相连接,所述机油泵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PLC,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油罐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机油泵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PLC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传输,并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与热交换器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回水管。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杨国良于海鸽姚玉启朱瑞杰钱超邓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