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78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包括有钢移动平台、脚手板、定向滚轮、轨道和悬挂端。悬挂端与主体结构的悬挂受力梁挂接连接,悬挂端包括有悬挂固定段和由悬挂固定段悬挑出来的悬挂主受力段。悬挂固定段包括有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第一竖向悬挂固定段和第二竖向悬挂固定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简便,作为采光顶安装的操作平台,简单实用,易于组装,且能重复利用,解决了采光顶安装高空操作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采光顶安装用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对于单层面积较大的建筑,现多采用玻璃采光顶的形式已达到采光和节能的需求。但对于采光顶安装而言,其操作均在结构空洞上方进行,均为高处作业。传统做法为在采光顶下方由地面(或采光顶下楼板)处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但此做法满堂脚手架搭设面积大、高度高,并且搭设后占用现场空间,影响其他工作的进行,既影响工作进展也不经济。另外,在满堂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时,也均为高风险的高处作业,施工人员的安全存在较高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以解决采光顶安装使用的满堂脚手架搭设面积大、高度高,搭设后占用空间,影响其他工作的进行,不稳固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移动平台、铺设在钢移动平台上表面的脚手板、设置在钢移动平台下端的定向滚轮、设置在定向滚轮下方的轨道、以及设置在轨道下端用于支撑钢移动平台的悬挂端,悬挂端与主体结构的悬挂受力梁挂接连接,包括有悬挂固定段和由悬挂固定段悬挑出来的悬挂主受力段;所述悬挂固定段包括有设置在悬挂受力梁上端的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与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相对设置的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焊接连接在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和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之间的第一竖向悬挂固定段、以及焊接连接在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和悬挂主受力段之间的第二竖向悬挂固定段。优选地,所述钢移动平台包括有钢桁架和连接在钢桁架之间的水平联系杆。优选地,钢桁架包括有上弦杆、下弦杆、连接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两端的侧弦杆、间隔设置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腹杆、以及设置在相邻腹杆之间的斜撑。优选地,所述钢移动平台的两侧设置钢制楼梯。优选地,所述轨道和悬挂主受力段之间设置有轨道梁。优选地,所述轨道为槽钢,定向滚轮的中心高于轨道的翼缘。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的长度为悬挂受力梁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钢移动平台采用悬挂的方式与采光顶主体结构固定,减少了施工占用的空间;钢移动平台通过轨道梁与悬挂主受力段挂接连接,钢移动平台的重量主要由悬挂主受力段承受,与满堂脚手架比较,这种方式减少了支撑杆件的使用量,同时还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2)本技术的钢移动平台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定向滚轮,定向滚轮置于轨道中,定向滚轮的滚轮中心高于轨道的翼缘,使得定向滚轮能平滑的在轨道内移动。(3)本技术的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结构简单,施工简便,作为采光顶安装的操作平台,简单实用,易于组装,且能重复利用,解决了采光顶安装高空操作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钢移动平台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悬挂端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钢移动平台、2-钢桁架、3-轨道梁、4-轨道、5-定向滚轮、7-上弦杆、8-下弦杆、9-腹杆、10-斜撑、11-脚手板、12-水平联系杆、13-钢制楼梯、14-悬挂受力梁、15-悬挂主受力段、16-悬挂固定段、161-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2-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163-第一竖向悬挂固定段、164-第二竖向悬挂固定段、17-侧弦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一种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用于弧形采光顶主体龙骨及玻璃的安装,包括有铺设在钢移动平台(1)上表面的脚手板(11)、设置在钢移动平台(1)下端的定向滚轮(5)、设置在定向滚轮(5)下方的轨道(4)、以及设置在轨道(4)下端用于支撑钢移动平台(1)的悬挂端。弧形采光顶两端与主体结构连接,并且弧形采光顶两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钢移动平台(1)下端每侧均设置有两个带刹车的定向滚轮(5),钢移动平台(1)通过定向滚轮(5)沿轨道(4)水平移动。使用时,将定向滚轮(5)锁死,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滑动。需要移动平台时,松开定向滚轮(5),采用手拉葫芦将两侧平行拉动,使定向滚轮(5)能在轨道(4)中自由滚动。钢移动平台(1)包括有两榀钢桁架(2)和连接在钢桁架(2)之间的水平联系杆(12),每榀钢桁架包括有上弦杆(7)、下弦杆(8)、连接上弦杆(7)和下弦杆(8)两端的侧弦杆(17)、间隔设置在上弦杆(7)和下弦杆(8)之间的腹杆(9)、以及设置在相邻腹杆(9)之间的斜撑(10)。钢移动平台(1)上铺设有供施工人员站立的脚手板(11),并且钢移动平台(1)的两侧设置防护栏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栏的高度为1.2m。钢移动平台(1)的两侧设置钢制楼梯(13),供施工人员上下使用。钢制楼梯(13)置于桁架斜边,优选采用4mm厚花纹钢板制作。根据弧形采光顶的弧形角度,钢移动平台(1)与弧形采光顶主体龙骨顶端之间的高度为1.6~1.8m,钢移动平台(1)与弧形采光顶主体龙骨两端之间的高度不小于0.5m。钢平台平面尺寸长度的计算方法为:钢平台平面尺寸长度=采光顶宽度-2×0.5m。钢移动平台(1)两端距离弧形采光顶的两端的距离由采光顶主龙骨间距计算并确定,但不应大于4m。钢移动平台(1)的整体高度优选为1.2m,较传统的满堂脚手架要低,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悬挂端与主体结构的悬挂受力梁(14)挂接连接,弧形采光顶的两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悬挂端沿主体结构的悬挂受力梁(14)间隔布置,间距优选为3m。悬挂端优选为采用型钢制作,悬挂端包括有悬挂固定段(16)和由悬挂固定段(16)悬挑出来的悬挂主受力段(15),悬挂主受力段(15)与悬挂固定段(16)处于同一个平面,悬挂主受力段(15)优选为工字钢a,垂直设置在悬挂受力梁(14)的内侧。悬挂固定段(16)优选为工字钢b,包括有设置在悬挂受力梁(14)上端的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与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对应设置的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162)、焊接连接在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和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162)之间的第一竖向悬挂固定段(163)、以及焊接连接在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和悬挂主受力段(15)之间的第二竖向悬挂固定段(164)。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162)的长度优选为悬挂受力梁(14)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以上。钢移动操作平台的具体制作过程为:先按照主结构的悬挂受力梁(14)的形状,将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第一竖向悬挂固定段(163)、第二竖向悬挂固定段(164)和悬挂主受力段(15)焊接连接后,然后放置于主体结构的悬挂受力梁(14)上暂时固定,最后焊接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162)。轨道(4)优选为槽钢,定向滚轮(5)的中心高于轨道(4)的翼缘。轨道(4)更加优选为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移动平台(1)、铺设在钢移动平台(1)上表面的脚手板(11)、设置在钢移动平台(1)下端的定向滚轮(5)、设置在定向滚轮(5)下方的轨道(4)、以及设置在轨道(4)下端用于支撑钢移动平台(1)的悬挂端,悬挂端与主体结构的悬挂受力梁(14)挂接连接,包括有悬挂固定段(16)和由悬挂固定段(16)悬挑出来的悬挂主受力段(15);所述悬挂固定段(16)包括有设置在悬挂受力梁(14)上端的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与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相对设置的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162)、焊接连接在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和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162)之间的第一竖向悬挂固定段(163)、以及焊接连接在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和悬挂主受力段(15)之间的第二竖向悬挂固定段(16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移动平台(1)、铺设在钢移动平台(1)上表面的脚手板(11)、设置在钢移动平台(1)下端的定向滚轮(5)、设置在定向滚轮(5)下方的轨道(4)、以及设置在轨道(4)下端用于支撑钢移动平台(1)的悬挂端,悬挂端与主体结构的悬挂受力梁(14)挂接连接,包括有悬挂固定段(16)和由悬挂固定段(16)悬挑出来的悬挂主受力段(15);所述悬挂固定段(16)包括有设置在悬挂受力梁(14)上端的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与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相对设置的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162)、焊接连接在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和第二水平悬挂固定段(162)之间的第一竖向悬挂固定段(163)、以及焊接连接在第一水平悬挂固定段(161)和悬挂主受力段(15)之间的第二竖向悬挂固定段(1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移动平台(1)包括有钢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然王介炀沈培沈礼鹏于俊浩李瑞孙洪涛陈启富於锦赵阳姚毅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