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564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获取操作平台,包括顶框,支撑框和斜撑件,支撑框上具有垂直设置的牛腿,顶框上还设置有用于起吊的吊耳;顶框上方铰接有施工平台,施工平台与顶框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和调平控制器;B、通过塔吊将操作平台吊运至已完成的电梯井内,使其牛腿坐落在电梯井门口的楼板上,支撑整个操作平台,调整高度调节机构,使施工平台至水平状态,完成操作平台的安装,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上进行施工;C、待施工完成后,将操作平台提升到上一个楼层;D、重复上述步骤B和C,直到完成电梯井内的操作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改善施工环境,有利于提高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等优点。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Elevator Shaf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vator well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acquisition operation platform, including top frame, support frame and diagonal brace, bracket frame with vertical brackets, top frame with lifting ears; construction platform is articulated above the top frame,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leveling controller are set between construction platform and top frame; B. Through tower crane, the operation platform is lifted to the completed elevator well, and its brackets are located on the floor at the entrance of the elevator well, supporting the whole operation platform, adjusting the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platform can reach the horizontal state, completing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operation plat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carry on the constru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platform; C. Upgrade the operation platform to the upper floor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Repeat steps B and C until the 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levator shaft are complete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improv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mproving construction stability and safety,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的涉及一种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操作平台是指现场施工中用以站人、载物并可进行操作的平台。操作平台应具有必要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不得晃动。操作平台的稳定性有利于保障施工的安全。在现代建筑行业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已经成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一部分。电梯井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平面尺寸小、高度高,剪力墙配筋密,为独立结构。电梯井部位是一个上下贯通的通道,电梯井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属于高空作业,电梯井施工安全操作防护施工是不容忽视环节,存在一定程度危险因素。电梯井道施工时,需要在电梯井道内设置操作平台,搭设在井道内的操作平台往往最容易出安全事故,传统的操作平台一般分为两种方式:楼层较少时,可从电梯井底部搭设钢管脚手架随施工面的升高而升高,当采用钢管脚手架从电梯井底部往上逐层搭设操作平台时,脚手架搭设的高度有限,拆卸麻烦,费工费时。楼层较高时,采用定制式操作平台,利用倾斜设置的斜撑件,斜撑件的下端支撑在下一层电梯门地面作为支撑点,另一端支撑在电梯井的剪力墙上,利用操作平台自身的重力,形成稳定结构,安全性较好。为方便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施工,需要保证操作平台的上表面水平,而现在的定制式操作平台为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通常采用图2中的一体式结构,无法根据电梯井的平面尺寸进行适应性调节。在误差范围内,无论电梯井的平面尺寸过大还是过小,均会改变斜撑件的倾斜角度,进而影响操作平台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影响施工人员的稳定施工。而且,对于平面尺寸过小的电梯井,还会使得操作平台与电梯井之间的间隙过小,在起吊操作平台时,操作平台容易与电梯井内壁发生刮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改善施工环境,有利于提高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先获取如下结构的操作平台,包括横向设置且整体呈矩形的顶框,所述顶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框,所述顶框与支撑框之间固定安装有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框的下端,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框背离所述支撑框的一侧;所述支撑框靠近底部的位置具有沿背离所述斜撑件的方向设置的牛腿,所述顶框上还设置有用于起吊的吊耳;所述顶框与所述支撑框之间的夹角大于90°,使所述牛腿和所述斜撑件的上端支撑在电梯井内时,所述顶框靠近支撑框一侧的高度始终低于另一侧的高度;所述顶框背离所述支撑框的一侧上方铰接有整体呈矩形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远离铰轴的位置与所述顶框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动作的调平控制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施工平台底部的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调平控制器;B、通过塔吊上的钢丝绳穿过吊耳,将操作平台吊运至电梯井上方,垂直匀速下落至已完成的电梯井内,使其牛腿坐落在已完成电梯井门口的楼板上,作为支撑点来支撑着整个操作平台,经安全检查后,解除塔吊的钢丝绳,完成操作平台的安装,施工人员在稳定的施工平台上进行操作施工;C、待施工完成后,即电梯井内侧模板拆除后再用塔吊上的钢丝绳通过吊耳,将操作平台提升到上一个楼层;D、重复上述步骤B和C,直到完成电梯井内的操作施工。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顶框上的直线伸缩机构和整体呈三角形的楔块组件,所述楔块组件安装在所述所述直线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并朝向所述施工平台和顶框的铰接侧,使所述直线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伸出时,所述楔块组件朝向所述施工平台和顶框的铰接侧滑动,并使所述施工平台相对所述顶框向上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直线伸缩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所述直线伸缩机构包括同轴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丝杆以及配合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楔块组件上,所述楔块组件上具有与所述丝杆螺母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楔块组件的通孔,使所述驱动电机转动时,带动所述楔块组件沿丝杆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楔块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贴在所述顶框上的下楔块,和可滑动地贴在所述施工平台上的上楔块,所述上楔块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下楔块上,且所述铰轴平行于所述施工平台和顶框的铰接侧;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楔块上。进一步的,所述楔块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顶框的上表面和所述施工平台的下表面上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楔块和下楔块上具有与所述导轨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上楔块通过导向槽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施工平台上的所述导轨上,所述下楔块通过导向槽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顶框上的所述导轨上。进一步的,所述牛腿与所述支撑框下端的夹角为75~80度。进一步的,所述顶框与所述支撑框之间的夹角为95°~1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包括两根竖向设置的支撑杆,以及横向连接在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的横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宽度小于电梯井门的宽度,每个所述支撑杆上均垂直安装有一个所述牛腿,所述牛腿到所述支撑杆底部的距离和所述牛腿的长度均为300~400mm;所述斜撑件包括两根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支撑杆上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框背离所述支撑框的一侧;所述施工平台包括由四根横梁和四根纵梁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以及铺设在所述矩形框架上的钢板;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侧铰接在所述顶框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顶框背离所述支撑框的一侧铰接有悬置的摆板,所述摆板的中部与所述斜撑件之间设置有伸缩顶压装置,使所述摆板的下端绕所述顶框转动;所述步骤B中,在进行安全检查前,先将伸缩顶压装置的伸缩端伸出使摆板顶压在电梯井的剪力墙上。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顶压装置为连接有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摆板和所述斜撑件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改善施工环境,有利于提高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调平操作平台安装在电梯井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电梯井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调平操作平台,包括横向设置且整体呈矩形的顶框1,所述顶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框2,所述顶框1与支撑框2之间固定安装有斜撑件3,所述斜撑件3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框2的下端,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框1背离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所述支撑框2靠近底部的位置具有沿背离所述斜撑件3的方向设置的牛腿4,所述顶框1上还设置有用于起吊的吊耳;所述顶框1与所述支撑框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使所述牛腿4和所述斜撑件3的上端支撑在电梯井内时,所述顶框1靠近支撑框一侧的高度始终低于另一侧的高度;所述顶框1背离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上方铰接有整体呈矩形的施工平台5,所述施工平台5远离铰轴的位置与所述顶框1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6,所述高度调节机构6包括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动作的调平控制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施工平台5底部的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调平控制器。实施时,调平控制器采用瑞芬科技生产的DP500自动调平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先获取如下结构的操作平台,包括横向设置且整体呈矩形的顶框(1),所述顶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框(2),所述顶框(1)与支撑框(2)之间固定安装有斜撑件(3),所述斜撑件(3)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框(2)的下端,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框(1)背离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所述支撑框(2)靠近底部的位置具有沿背离所述斜撑件(3)的方向设置的牛腿(4),所述顶框(1)上还设置有用于起吊的吊耳;所述顶框(1)与所述支撑框(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使所述牛腿(4)和所述斜撑件(3)的上端支撑在电梯井内时,所述顶框(1)靠近支撑框一侧的高度始终低于另一侧的高度;所述顶框(1)背离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上方铰接有整体呈矩形的施工平台(5),所述施工平台(5)远离铰轴的位置与所述顶框(1)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6),所述高度调节机构(6)包括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动作的调平控制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施工平台(5)底部的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调平控制器;B、通过塔吊上的钢丝绳穿过吊耳,将操作平台吊运至电梯井上方,垂直匀速下落至已完成的电梯井内,使其牛腿坐落在已完成电梯井门口的楼板上,作为支撑点来支撑着整个操作平台,经安全检查后,解除塔吊的钢丝绳,完成操作平台的安装,施工人员在稳定的施工平台上进行操作施工;C、待施工完成后,即电梯井内侧模板拆除后再用塔吊上的钢丝绳通过吊耳,将操作平台提升到上一个楼层;D、重复上述步骤B和C,直到完成电梯井内的操作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先获取如下结构的操作平台,包括横向设置且整体呈矩形的顶框(1),所述顶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框(2),所述顶框(1)与支撑框(2)之间固定安装有斜撑件(3),所述斜撑件(3)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框(2)的下端,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框(1)背离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所述支撑框(2)靠近底部的位置具有沿背离所述斜撑件(3)的方向设置的牛腿(4),所述顶框(1)上还设置有用于起吊的吊耳;所述顶框(1)与所述支撑框(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使所述牛腿(4)和所述斜撑件(3)的上端支撑在电梯井内时,所述顶框(1)靠近支撑框一侧的高度始终低于另一侧的高度;所述顶框(1)背离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上方铰接有整体呈矩形的施工平台(5),所述施工平台(5)远离铰轴的位置与所述顶框(1)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6),所述高度调节机构(6)包括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动作的调平控制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施工平台(5)底部的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调平控制器;B、通过塔吊上的钢丝绳穿过吊耳,将操作平台吊运至电梯井上方,垂直匀速下落至已完成的电梯井内,使其牛腿坐落在已完成电梯井门口的楼板上,作为支撑点来支撑着整个操作平台,经安全检查后,解除塔吊的钢丝绳,完成操作平台的安装,施工人员在稳定的施工平台上进行操作施工;C、待施工完成后,即电梯井内侧模板拆除后再用塔吊上的钢丝绳通过吊耳,将操作平台提升到上一个楼层;D、重复上述步骤B和C,直到完成电梯井内的操作施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6)包括安装在所述顶框(1)上的直线伸缩机构(61)和整体呈三角形的楔块组件(62),所述楔块组件(62)安装在所述所述直线伸缩机构(61)的伸缩端,并朝向所述施工平台(5)和顶框(1)的铰接侧,使所述直线伸缩机构(61)的伸缩端伸出时,所述楔块组件(62)朝向所述施工平台(5)和顶框(1)的铰接侧滑动,并使所述施工平台(5)相对所述顶框(1)向上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直线伸缩机构(61)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所述直线伸缩机构(61)包括同轴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丝杆以及配合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楔块组件(62)上,所述楔块组件(62)上具有与所述丝杆螺母同轴设置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时光薛阳洁岳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