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厢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21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57
一种厢壁,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由栅格结构和表面结构形成,栅格结构具有垂直支撑杆(420)和水平支撑杆(430),该表面结构由面板(700)通过面板紧固元件(710)附接到栅格结构形成。垂直缝型材(620)具有U形底部部分(621)和I形中间部分(622),且使用缝型材紧固元件(630)附接到栅格结构。中间部分在面板排的垂直边缘之间延伸。面板紧固元件的一部分延伸为与U形底部部分的相应分支的内侧表面接触,以便将面板的垂直侧部边缘抵靠中间部分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机厢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厢壁。
技术介绍
升降机通常包括厢,升降机井,机房,提升机械,绳索,和配重。升降机厢被定位在厢框架内,厢框架支撑厢。提升机械可包括滑轮,机械闸,电机和用于电机的驱动器。提升机械可沿垂直方向在垂直延伸的井内上下移动厢。绳索可通过滑轮连接厢框架且从而还将厢经由滑轮连接到配重。厢框架还可由在井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引导轨上的滑行器件支撑。滑行器件可包括,当升降机厢在井内上下移动时,在引导轨上滚动的滚动件或在引导轨上滑行的滑行靴。引导轨可通过紧固支架被支撑在井的侧壁结构上。当厢在井内上下移动时,滑行器件与引导轨接合保持厢在水平平面内的位置中。配重可以以相应的方式被支撑在引导轨(其被支撑在井的壁结构上)上。升降机厢可在建筑物的楼层之间运输人和/或货物。井可由实心壁和/或开放的钢结构形成。WO2013/098474公开了一种升降机厢和升降机。升降机厢包括框架结构,其由矩形地面元件、垂直支撑梁和水平支撑梁形成,该垂直支撑梁从地面元件的角部向上延伸,且水平支撑梁在垂直支撑梁的上部端部之间延伸。升降机厢还包括多个矩形形状的平面元件,其并排地固定在框架结构的内侧上形成厢的一致的壁表面和顶部表面。该多个平面表面包括功能上不同于彼此的元件,所述功能集成到平面元件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升降机厢壁。升降机厢壁在权利要求1中被限定。一种升降机厢壁,包括由栅格结构形成的支撑结构和表面结构,栅格结构具有垂直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表面结构由面板使用面板紧固元件附接到栅格结构而形成,其中相邻垂直排面板通过垂直缝型材分离,该缝型材使用缝型材紧固元件附接到栅格结构,该缝型材包括具有U形形状水平横截面的底部部分,具有I形形状水平横截面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在底部部分内的U的分支之间从U的底部向外延伸超过U的分支的外部端部,且在面板的临近排的垂直边缘之间进一步延伸,由此面板紧固元件的一部分延伸为与缝型材的U形底部部分的相应分支的内侧表面接触,以便将面板的垂直侧部边缘固定到缝型材的中间部分。使用垂直缝型材在厢壁的面板排之间的布置将面板紧密地绑定在一起。该布置有助于阻止噪音和灰尘从厢的外部进入厢的内部。该布置使得面板缝防火。缝型材可由金属制造,其是防火的。该布置使得面板安装到栅格结构是容易的且迅速的。该布置有助于厢壁的视觉吸引。厢壁的简约和现代化外观利用该布置被实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参考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附图中:图1示出了升降机的垂直横截面;图2示出了升降机的水平横截面;图3示出了厢的等角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厢的笼;图5示出了图4中的厢的笼的分解视图;图6示出了栅格模块;图7示出了图6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8示出了栅格结构,其由两个栅格模块形成;图9示出了图8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0示出了两个栅格模块之间的紧固布置的等角透视图;图11示出了被使用在图10中的栅格紧固元件;图12示出了用于到栅格结构的面板的紧固布置的等角视图;图13示出了被使用在图12中的垂直缝型材;图14示出了被使用在图13中的缝型材紧固元件;图15示出了当面板要被安装时被使用在图13中的缝型材紧固元件的横截面图;图16示出了当面板已被安装时被使用在图13中的缝型材紧固元件的横截面图;图17示出了用于升降机内的扶手或转动座的紧固布置的等角视图;图18示出了栅格结构上的图15中的附件紧固元件;图19示出了图15和16中的附件紧固元件;图20示出了水平缝型材的横截面图;图21示出了底部校平布置的横截面图;图22示出了面板的锁定布置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升降机的垂直横截面图,图2示出了升降机的水平横截面图。升降机可包括厢10,井20,机房30,提升机械40,绳索41,和配重42。提升机械40在垂直延伸的升降机井20内上下移动厢10。井20可被提供具有前部壁21A,相对背部壁21C和两个相对侧部壁21B,21D。前部壁21A可被提供具有楼层上的开口,由此上述开口被设置具有楼层门。井20内的壁21A,21B,21C,21D的每个可被形成为实心壁或形成为开放的钢结构。厢框架11可围绕厢10。厢框架11可为分离框架或形成为厢10的一体部分。厢框架11可通过绳索41连接到配重42。厢10可被提供具有前部壁310,相对背部壁330和两个相对侧部壁320,340。前部壁310可具有开口,该开口被提供具有厢门元件315。厢门元件315可包括中心开口或侧部开口门面板。厢门元件315可包括任何数量的门面板。厢框架11还可在井20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引导轨25处由滑行器件27支撑。附图示出了两个引导轨25,其在厢10的相对侧处。滑行器件27可包括,当厢10在井20内上下移动时,在引导轨25上滚动的滚动件或在引导轨25上滑行的滑行靴。配重42可以以相应的方式被支撑在引导轨25(其被附接到井20的一个或多个壁)上。引导轨25可通过紧固支架28被附接在井20的侧壁上。附图示出了仅仅两个紧固支架26,但沿每个引导轨25的高度存在数个紧固支架26。引导轨25的横截面可具有字母T形形式。引导轨元件25的垂直分支可形成三个滑行表面,用于滑行器件27(其包括滚动件或滑行靴)。由此存在两个相对侧滑行表面和一个前部滑行表面在引导轨25中。滑行器件27的横截面可具有字母U形形状,以便滑行器件27的内表面设置为抵靠引导轨25的三个滑行表面。滑行器件27可被附接到吊索11和/或附接到配重42。当厢10和/或配重42在井20内上下移动时,滑行器件27与引导轨25接合且在水平平面内保持升降机厢10和/或配重42在位。厢10在建筑物内的楼层之间运输人和/或货物。图1-2示出了第一方向S1,第二方向S2和第三方向S3,第一方向S1是升降机井20内的垂直方向,第二方向S2是引导轨之间的方向(DBG),第三方向S3是井20内从背部壁21C到前部壁21A的方向(BTF)。第二方向S2垂直于第三方向S3。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不限制于图1-2中公开的升降机的类型。本专利技术可被使用在任何类型的升降机中,举例来说也被使用在没有机房30和/或配重42的升降机中。配重42能够,替代被放置在背部壁21C上,被放置在侧部壁21B,21D的任一个上或升降机井20的侧部壁21B,21D的两个上。提升机械40能够,替代放置在机房30内,被放置在井20内的任何地方,也就是在井20的顶部部分处,在井20的中间部分处或在井20的底部部分处。厢10能够被提供具有两个或更多厢门元件315。厢10能够(举例来说所谓穿过类型厢10)具有在前部壁310中的第一厢门元件315和在背部壁330中的第二厢门元件315。厢10可被提供具有厢框架11,也就是吊具11可被集成入厢10。吊具11可被集成入厢10以便省略在厢10的两个侧部上竖直地穿过的立杆。图3示出了厢的等角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厢的笼,图5示出了图4中的厢的笼的分解视图,图6示出了栅格模块,图7示出了图6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升降机厢10包括底部100,相对顶部200和笼300,笼300在底部100和顶部200之间延伸。笼300包括壁部310,320,330,340。底部100和顶部200可为水平的。壁部310,320,330,340可为竖直的。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厢壁,其中所述厢壁(310,320,330,340)包括由栅格结构(400)形成的支撑结构,和表面结构,所述栅格结构具有垂直支撑杆(420)和水平支撑杆(430),且所述表面结构由使用面板紧固元件(710)附接到栅格结构(400)的面板(700)形成,其中相邻垂直排面板(700)通过垂直缝型材(620)分离,所述缝型材使用缝型材紧固元件(630)被附接到栅格结构(400),所述缝型材(620)包括底部部分(621),具有U形形状水平横截面,中间部分(622),具有I形形状水平横截面,所述中间部分(622)在底部部分(621)中的U的分支之间从U的底部向外延伸超过U的分支的外部端部,且在相邻排面板(700)的垂直边缘之间进一步延伸,由此面板紧固元件(710)的一部分(713)延伸为与缝型材(620)的U形底部部分(621)的相应分支的内侧表面接触,以便将面板(700)的垂直侧部边缘固定到缝型材(620)的中间部分(622)。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21 EP 17177137.11.一种升降机厢壁,其中所述厢壁(310,320,330,340)包括由栅格结构(400)形成的支撑结构,和表面结构,所述栅格结构具有垂直支撑杆(420)和水平支撑杆(430),且所述表面结构由使用面板紧固元件(710)附接到栅格结构(400)的面板(700)形成,其中相邻垂直排面板(700)通过垂直缝型材(620)分离,所述缝型材使用缝型材紧固元件(630)被附接到栅格结构(400),所述缝型材(620)包括底部部分(621),具有U形形状水平横截面,中间部分(622),具有I形形状水平横截面,所述中间部分(622)在底部部分(621)中的U的分支之间从U的底部向外延伸超过U的分支的外部端部,且在相邻排面板(700)的垂直边缘之间进一步延伸,由此面板紧固元件(710)的一部分(713)延伸为与缝型材(620)的U形底部部分(621)的相应分支的内侧表面接触,以便将面板(700)的垂直侧部边缘固定到缝型材(620)的中间部分(6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厢壁,其中缝型材(620)的中间部分(622)包括在中间部分(622)的外部端部处的第一支撑块(623),由此相邻垂直排面板(700)的垂直边缘坐落抵靠第一支撑块(623)的侧部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机厢壁,其中缝型材(620)的中间部分(622)包括位于第一支撑块(623)内侧的第二支撑块(624),由此接近面板(700)的垂直边缘的面板(700)的后部表面坐落抵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萨林M豪塔梅基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