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94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清器,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滤清器壳体和滤芯,所述滤清器壳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滤芯的上端盖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与所述滤芯的上端盖连接的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插槽;所述上盖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插接件相对应的插铲,所述插铲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在旋出所述滤清器壳体时,所述插接部可伸入所述插槽内,将所述滤芯带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拧动上盖时,带动滤芯上移,同时打开排油通道,腔体内的油液排入油箱,防止油液溢出并提高拆卸效率;在带出滤芯后,滤芯反向旋转可以很容易地将滤芯从上盖脱出,简单轻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清器
本技术属于过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滤清器。
技术介绍
滤清器,是指通过滤纸起过滤杂质或者气体的作用的配件。按不同过滤功能分为: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等,分别担负润滑系统,燃烧系统中介质,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过滤。中国技术专利CN207278404U公开了一种粗滤精滤集成式燃油滤清器,包括一体式集成壳体,集成壳体由分布在其两侧的粗滤壳体和精滤壳体组成,粗滤壳体内部安装粗滤滤芯并通过粗滤上盖封装,精滤壳体内部安装精滤滤芯并通过精滤上盖封装,所述的精滤滤芯的中心孔内部设有精滤中心管。具体的,所述的粗滤上盖与粗滤壳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精滤上盖与精滤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上述燃油滤清器在对滤芯进行更换时,若更换粗滤滤芯,需要先将粗滤上盖拧下,再取下粗滤滤芯;同样,若更换精滤滤芯,需要先将精滤上盖拧下,再取下精滤滤芯。因此,在对滤芯进行更换或对滤清器进行维修时,需要分两步进行,导致拆卸效率低。此外,在取出上盖时,内部油液不能及时从排油通道排出,导致油液溢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清器,在拧动上盖时,带动滤芯上移,同时打开排油通道,腔体内的油液排入油箱,防止油液溢出,并提高拆卸效率;在带出滤芯后,滤芯反向旋转可以很容易地将滤芯从上盖脱出,简单轻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滤清器,包括滤清器壳体和设于所述滤清器壳体内的滤芯,所述滤清器壳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滤芯的上端盖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与所述滤芯的上端盖连接的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盖板,所述盖板沿所述滤芯的周向延伸,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插槽;所述上盖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插接件相对应的插铲,所述插铲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在旋出所述滤清器壳体时,所述插接部可伸入所述插槽内,将所述滤芯带出。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插接部的上表面为斜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插接部的上表面的形状相适配。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插接件有多个,多个所述插接件沿所述滤芯的周向分布。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滤清器壳体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滤清器壳体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密封件。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滤清器,在滤芯的上端盖设置插接件,在上盖的内壁上设置与插接件相对应的插铲,所述上盖在旋出滤清器壳体时,插铲的插接部可伸入插接件的插槽内,将所述滤芯带出,相比传统结构,拆卸上盖和滤芯可同时进行,不仅能够及时打开排油通道,将滤清器内腔内的油液及时排出,而且上盖在带出滤芯后,反向旋转很容易脱出滤芯,提高了拆卸效率,避免了油液溢出,滤芯和上盖轻松分离。由于所述插接部的上表面为斜面,即采用斜楔式结构,因而随着上盖的旋转,插接部在插入插槽的过程中,滤芯同时向上运动并旋转,这样可保证在拆卸上盖的过程中,滤芯能快速上移脱离下部密封部位,打开排油通道,滤清器壳体内积聚的油液快速卸掉,避免取下滤芯时带出油液。由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插接部的上表面的形状相适配,使插接部在伸入插槽的过程中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中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另一剖视图;图6是图2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剖视图;图8是图6的另一剖视图;图中:1-滤清器壳体,2-滤芯,21-上端盖,3-上盖,4-密封圈,5-插接件,51-支架,52-盖板,53-插槽,6-插铲,61-支撑部,62-插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8共同所示,一种滤清器,包括滤清器壳体1和设于滤清器壳体1内的滤芯2,滤清器壳体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3,在本实施例中,滤清器壳体1设有内螺纹,上盖3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为了保证滤清器壳体1与上盖3之间的密封,滤清器壳体1与上盖3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优选为密封圈4。需要说明的是,该滤清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设于滤清器壳体1上,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考中国技术专利CN207278404U公开的一种粗滤精滤集成式燃油滤清器,在此不再赘述。此外,该滤清器的下部密封部位设置有排油通道,当取下滤芯2时,即可打开排油通道,排油通道的具体设置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滤芯2的上端盖21设有两个沿周向分布的插接件5,插接件5包括与滤芯2的上端盖21连接的支架51和设于支架51上的盖板52,盖板52沿滤芯2的周向延伸,盖板52与支架51之间形成插槽53。当然,插接件5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三个或其它数量。上盖3的内壁上设有与插接件5相对应的插铲6,插铲6包括支撑部61和与插槽53相配合的插接部62,支撑部61连接上盖3;上盖3在旋出滤清器壳体1时,插接部62可伸入插槽53内,将滤芯2带出。在本实施例中,插接部62的上表面为斜面,即采用斜楔式结构,随着上盖3的旋转,插接部62在插入插槽53的过程中,滤芯2同时向上运动并旋转,这样可保证在拆卸上盖3的过程中,滤芯2能快速上移脱离下部密封部位,打开排油通道,滤清器壳体1内积聚的油液快速卸掉,避免了取下滤芯2时带出油液。为了使插接部62在伸入插槽53的过程中更加顺畅,优选的,盖板52的下表面与插接部62的上表面的形状相适配。本技术提供的滤清器,在滤芯2的上端盖21设置插接件5,在上盖3的内壁上设置与插接件5相对应的插铲6,上盖3在旋出滤清器壳体1时,插铲6的插接部62可伸入插接件5的插槽53内,将滤芯2带出,相比传统结构,拆卸上盖3和滤芯2可同时进行,不仅能够及时打开排油通道,将内腔内的油液及时排出,而且在带出滤芯2后,反向旋转很容易脱出滤芯2,提高了拆卸效率,避免了油液溢出,滤芯2和上盖3轻松分离。可以理解,本技术提供的滤清器,可以为燃油精滤器、燃油粗滤器或粗滤精滤集成式滤清器。当然,也可以应用于机油滤清器等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滤清器,包括滤清器壳体和设于所述滤清器壳体内的滤芯,所述滤清器壳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上端盖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与所述滤芯的上端盖连接的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盖板,所述盖板沿所述滤芯的周向延伸,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插槽;所述上盖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插接件相对应的插铲,所述插铲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在旋出所述滤清器壳体时,所述插接部可伸入所述插槽内,将所述滤芯带出。

【技术特征摘要】
1.滤清器,包括滤清器壳体和设于所述滤清器壳体内的滤芯,所述滤清器壳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上端盖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与所述滤芯的上端盖连接的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盖板,所述盖板沿所述滤芯的周向延伸,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插槽;所述上盖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插接件相对应的插铲,所述插铲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在旋出所述滤清器壳体时,所述插接部可伸入所述插槽内,将所述滤芯带出。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鹏华马树娟印辉袁善君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克过滤器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