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式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86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33
一种转轮式立体停车库包括两个支撑底架、驱动装置、转动架、若干车辆停放装置、移动升降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支撑底架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且支撑底架的下端设有车辆进口,支撑底架的上端设有安装平台,驱动装置和转动架设置在安装平台上,驱动装置的底座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驱动装置的转轴与转动架的转轴啮合连接,转动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支撑底架的轴承中,转动架上均匀设置若干支撑梁,支撑梁呈环状分布在转动架上,车辆停放装置的上端与支撑梁枢接,车辆停放装置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一支撑齿槽架,车辆架设在第一支撑齿槽架上,移动升降装置位于转动架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架最底部的车辆停放装置的正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轮式立体停车库
本技术涉及机械停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轮式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汽车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停车位也越来越变得一位难求。立体停车库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形式为转盘式的立体停车库,例如申请号为201710185085.9,名称为“一种圆形轨道升降式立体停车库”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圆形结构的车位旋转循环导轨、用竖直升降所述车位旋转循环导轨的循环导轨升降液缸,所述车位旋转循环导轨上设置有若干旋转循环立体车位,所述循环导轨升降液缸的下端固定设置,所述车位旋转循环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循环导轨升降液缸的上端;所述车位旋转循环导轨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旋转循环立体车位的车库放置凹槽。该方案是对于传统的摩天轮式立体停车库的改进,能够便于车辆驶入立体停车库。并通过进一步地改进提高车辆上、下立体停车库车位时的平稳性,此外还可以降低对于驱动设备的驱动力要求和对于传动组件的损耗。但是该方案的停车位由于结构的原因,自身的重量较重,消耗的功率较大。同时升降液缸除了升降功能,还起到悬吊汽车的作用。升降液缸在启用时,需要液压油箱以及电磁阀等部件的配合。由于一个装置上含有多个停车位,因此各部件的设置就比较复杂,需要的油箱也比较大。由于升降液缸还起到悬吊作用,而汽车又比较重,因此升降液缸的负荷较大,并且使用的升降液缸较多,这会导致升降液缸容易出故障。当升降液缸出故障时,轻则影响使用,重则会使汽车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停车、取车方便、消耗功率较小、安全系数高的转轮式立体停车库。一种转轮式立体停车库包括两个支撑底架、驱动装置、转动架、若干车辆停放装置、移动升降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支撑底架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且支撑底架的下端设有车辆进口,外界的车辆从车辆进口进入转轮式立体停车库,支撑底架的上端设有安装平台,驱动装置和转动架设置在安装平台上,驱动装置的底座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驱动装置的转轴与转动架的转轴啮合连接,支撑平台还设有轴承,转动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支撑底架的轴承中,转动架上均匀设置若干支撑梁,支撑梁呈环状分布在转动架上,车辆停放装置的上端与支撑梁枢接,以使车辆停放装置随着转动架转动过程中保持水平,车辆停放装置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一支撑齿槽架,以分别支撑车辆的四个轮子,车辆架设在第一支撑齿槽架上,第一支撑齿槽架的前端和后端设有凸起,以将车轮限制在第一支撑齿槽架内,移动升降装置位于转动架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架最底部的车辆停放装置的正下方,以将车辆从地面搬运到车辆停放装置上,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移动升降装置电性连接,以控制驱动装置、移动升降装置的运行。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减速电机、主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与减速电机的输入轴链传动连接,以调节转动架的转动速度,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转轴固定连接,相应的,转动架的转轴上套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以使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架转动。优选的,车辆停放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底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与支撑梁枢接,支撑框架的下端的内侧与支撑底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架包括四个第一支撑齿槽架,第一支撑齿槽架由若干支撑齿构成,且最外侧的两个支撑齿的位置高于其它的内侧的支撑齿,最外侧的两个支撑齿构成第一支撑齿槽架的两端的凸起,支撑齿包括用于支撑车轮的横向支撑杆、用于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的纵向连接杆、筋条,横向支撑杆、纵向连接杆、筋条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移动升降装置包括行走导轨、行走轮、第二驱动电机、车架、液压系统、搬运平台,所述行走导轨设置在地下,行走轮与行走导轨相配合,以使行走轮沿着行走轨道移动,行走轮与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车架的下方,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行走轮连接,以带动行走轮转动,液压系统的底座与车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液压系统的伸缩轴向上并与搬运平台固定连接,以使液压系统带动搬运平台升降,搬运平台设有与第一支撑齿槽架相配合的第二支撑齿槽架,车辆从移动升降装置转移到车辆停放装置上时,第一支撑齿槽架与第二支撑齿槽架相互错开。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位置开关、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手动开关,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支撑齿槽架上,位置开关设置在行走导轨的两侧,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停放装置的第一支撑齿槽架上,第一压力传感器、位置开关、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还与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液压系统电性连接,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以及位置开关的信号,使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以及液压系统的运行,手动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对控制装置进行供电或断电。优选的,所述转轮式立体停车库还包括防雨遮阳罩,防雨遮阳罩设置在转动架的上方,防雨遮阳罩的形状为半圆柱状,防雨遮阳罩的底部与支撑底架固定连接,以将转动架的上半部罩住。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转轮式立体停车库包括两个支撑底架、驱动装置、转动架、若干车辆停放装置、移动升降装置、控制装置,通过车辆停放装置与移动升降装置的配合,能够使车辆平稳地停放在车辆停放装置上,由于车辆停放装置与移动升降装置分开设置,因此汽车通过车辆停放装置悬挂在转动架上时,较为平稳,且安全系数较高。车辆停放装置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一支撑齿槽架,有效减轻了车辆停放过程中的重量,减轻了转动架的载荷,使得消耗的功率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车辆准备驶入本技术的转轮式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辆驶入到本技术的转轮式立体停车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移动升降装置与车辆停放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轮式立体停车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车辆停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移动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含有遮阳防雨罩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功能模块图。图中:转轮式立体停车库10、支撑底架20、安装平台201、驱动装置30、第一驱动电机301、减速电机302、主动齿轮303、转动架40、支撑梁401、车辆停放装置50、支撑框架501、支撑底架502、第一支撑齿槽架5021、移动升降装置60、行走导轨601、行走轮602、第二驱动电机603、车架604、液压系统605、搬运平台606、第二支撑齿槽架6061、控制装置70、第一压力传感器701、位置开关702、第二压力传感器703、控制器704、手动开关705、防雨遮阳罩80、凹台90、第三支撑齿槽架90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请参看图1至图8,一种转轮式立体停车库10包括两个支撑底座20、驱动装置30、转动架40、若干车辆停放装置50、移动升降装置60、控制装置70,所述支撑底座20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且支撑底座20的下端设有车辆进口,外界的车辆从车辆进口进入转轮式立体停车库10,支撑底座20的上端设有安装平台201,驱动装置30和转动架40设置在安装平台20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轮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底座、驱动装置、转动架、若干车辆停放装置、移动升降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且支撑底座的下端设有车辆进口,外界的车辆从车辆进口进入转轮式立体停车库,支撑底座的上端设有安装平台,驱动装置和转动架设置在安装平台上,驱动装置的底座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驱动装置的转轴与转动架的转轴啮合连接,支撑平台还设有轴承,转动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支撑底座的轴承中,转动架上均匀设置若干支撑梁,支撑梁呈环状分布在转动架上,车辆停放装置的上端与支撑梁枢接,以使车辆停放装置随着转动架转动过程中保持水平,车辆停放装置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一支撑齿槽架,以分别支撑车辆的四个轮子,车辆架设在第一支撑齿槽架上,第一支撑齿槽架的前端和后端设有凸起,以将车轮限制在第一支撑齿槽架内,移动升降装置位于转动架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架最底部的车辆停放装置的正下方,以将车辆从地面搬运到车辆停放装置上,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移动升降装置电性连接,以控制驱动装置、移动升降装置的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轮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底座、驱动装置、转动架、若干车辆停放装置、移动升降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且支撑底座的下端设有车辆进口,外界的车辆从车辆进口进入转轮式立体停车库,支撑底座的上端设有安装平台,驱动装置和转动架设置在安装平台上,驱动装置的底座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驱动装置的转轴与转动架的转轴啮合连接,支撑平台还设有轴承,转动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支撑底座的轴承中,转动架上均匀设置若干支撑梁,支撑梁呈环状分布在转动架上,车辆停放装置的上端与支撑梁枢接,以使车辆停放装置随着转动架转动过程中保持水平,车辆停放装置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一支撑齿槽架,以分别支撑车辆的四个轮子,车辆架设在第一支撑齿槽架上,第一支撑齿槽架的前端和后端设有凸起,以将车轮限制在第一支撑齿槽架内,移动升降装置位于转动架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架最底部的车辆停放装置的正下方,以将车辆从地面搬运到车辆停放装置上,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移动升降装置电性连接,以控制驱动装置、移动升降装置的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减速电机、主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与减速电机的输入轴链传动连接,以调节转动架的转动速度,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转轴固定连接,相应的,转动架的转轴上套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以使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架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停放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底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与支撑梁枢接,支撑框架的下端的内侧与支撑底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架包括四个第一支撑齿槽架,第一支撑齿槽架由若干支撑齿构成,且最外侧的两个支撑齿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维之孙红霞张文淮邵辉张益闻马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