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铁损高磁极化强度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960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铁损高磁极化强度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取向硅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050%、Si≤1.70%、Mn 0.15~0.50%、Als 0.010~0.025%、S 0.0010~0.0050%,N 0.0010~0.0030%、O≤0.005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真空处理、连铸、热轧、常化处理、轧制、退火、涂覆绝缘层、拉伸平整退火得到。通过合金成分和工艺调整,在不添加贵重金属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工艺措施,获得一种Si含量在1.7%以下、Al含量在0.010~0.030%之间的一种低铁损、高磁极化强度的无取向硅钢,同时磁极化强度轧向(L)和横向(C)的比例控制在1.2以下,产品各向异性小。且产品表面硬度HV1控制在140~170之间,可以较好的满足冲片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铁损高磁极化强度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硅钢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低铁损高磁极化强度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机高效化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而高效化的途径一是通过对电机设计进行优化,提高铜、铁的用量,但往往会造成制造成本增加;二是不增加电机用材,选用铁损更低、磁极化强度高的硅钢片,不但可以减小电机体积,还可以减少铜、铁材料的使用量,同时提高电机的效率。在电机用硅钢中70%以上是Si含量在1.7%以下的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在现有的基础上,降低铁损往往采用增加Si、Al合金的加入量、进一步降低钢中C、S、N、Ti等杂质元素含量来实现,但Si、Al合金的增加,往往会导致材料磁极化强度降低,而杂质元素进一步降低的难度也受制于控制水平,难以无限度提升。在硅钢生产中,一般认为Als含量一般控制在较高的水平(≥0.1%重量百分数)以上,可以起到和增加Si一样的效果,来降低铁损而不显著的恶化磁感,或者控制在较低的水平(≤0.01%重量百分数以下),以避免形成细小的AlN,阻碍成品退火过程中晶粒的长大,从而恶化铁损,但这样生产控制难度会大幅增加,稳定性较差。因此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铁损高磁极化强度的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050%、Si≤1.70%、Mn 0.15~0.50%、Als 0.010~0.025%、S 0.0010~0.0050%,N 0.0010~0.0030%、O≤0.005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铁损高磁极化强度的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050%、Si≤1.70%、Mn0.15~0.50%、Als0.010~0.025%、S0.0010~0.0050%,N0.0010~0.0030%、O≤0.005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018~0.0046、Si:0.36~1.62%、Mn:0.20~0.32%、Als:0.014~0.022%,S:0.0023~0.0034%,N:0.0012~0.0030%、O≤0.005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的铁损P1.5/50﹤4.3W/kg,磁极化强度J5000在1.80T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真空处理后连铸成铸坯;(2)铸坯经加热炉加热后热轧;(3)热轧板经常化处理;(4)常化处理后的带钢经100℃以上的温度轧制到成品厚度;(5)带钢在氮氢混合气氛中进行脱碳退火,然后涂敷退火隔离剂;带有退火隔离剂的钢卷在氮氢混合气氛中进行再结晶退火,然后按照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到一定温度,在纯氢气氛下进行保温处理,然后冷却;(6)将退火后的带钢表面存留的退火隔离剂去除,然后在带钢表面涂覆绝缘涂层,烘干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雪兰裴英豪王立涛施立发张振海祁旋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