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强塑性热轧中锰钢板及其临界区轧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960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研究领域,涉及一种高强塑性热轧中锰钢板及其临界区轧制制备方法。热轧中锰钢板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15~0.22%、Si0.30~0.70%、Mn6.0~7.5%、Al2.0~3.0%、V0.08~0.12%、P≤0.005%、S≤0.005%、N≤0.006%、O≤0.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制备方法:1)熔炼及锻造;2)固溶处理;3)第一阶段粗轧;4)第二阶段精轧;5)临界区退火,临界区轧制温度750~950℃,每道次压下率为20~25%,累积压下率40~50%,轧制至厚度为3.5~5.0mm,随后淬火至室温。本发明专利技术合理优化合金成分,结合临界区轧制及轧后临界区热处理工艺,使热轧中锰钢板的屈服强度为700MPa以上,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断后延伸率为40%以上,强塑积大于40G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塑性热轧中锰钢板及其临界区轧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研究领域,涉及一种高强塑性热轧中锰钢板及其临界区轧制制备方法,其所涉钢板为屈服强度70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980MPa以上,断后延伸率40%以上,强塑积大于40GPa%热轧中锰钢板。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代AHSS主要以双相钢(DP)、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复合钢(CP)以及马氏体钢(M)等为代表。这类钢是在传统意义上的高强度钢发展而来的。传统高强钢有IF钢(HSSIF)、烘烤硬化钢(BH)、各向同性钢(IS)、高强含P和低合金高强钢(HSLA)等,其共同特点在于组织为铁素体单相组织,所涉及强化机制主要为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以及析出强化。以上强化机制主要依靠控制轧制以及微合金化租金晶粒细化和细小碳化物析出。第一代AHSS的强化机制在此基础上增添相变强化,通过控制冷却速度使其组织均为多相组织。然而,第一代AHSS强度高的同时延伸率相对较低,成形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为开发综合性能更优的超高强钢,阿赛洛等国际大型钢铁公司研究并开发高锰系列的孪晶诱导塑性(TWIP)钢和具有诱导塑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塑性热轧中锰钢板,其特征在于,热轧中锰钢板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15~0.22%、Si0.30~0.70%、Mn6.0~7.5%、Al2.0~3.0%、V0.08~0.12%、P≤0.005%、S≤0.005%、N≤0.006%、O≤0.003%,其余为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塑性热轧中锰钢板,其特征在于,热轧中锰钢板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15~0.22%、Si0.30~0.70%、Mn6.0~7.5%、Al2.0~3.0%、V0.08~0.12%、P≤0.005%、S≤0.005%、N≤0.006%、O≤0.003%,其余为F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性热轧中锰钢板,其特征在于,热轧中锰钢板的屈服强度700MPa以上,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断后延伸率40%以上,强塑积40GPa%以上。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性热轧中锰钢板的临界区轧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上述化学成分进行熔炼,铸造成板坯,其纵截面尺寸为100×100mm;2)将板坯进行组织均匀化处理,加热至1170~1220℃,等温2~3h;3)将板坯在二辊轧机进行多道次热轧变形,开轧温度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波胡智评邹英顾兴利彭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