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地板面板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36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地板面板及汽车,汽车地板面板包括板体、补强板、地板纵梁和定位板,补强板与板体的侧壁连接,且补强板从板体的侧壁延伸至板体的中部,地板纵梁和定位板均背向补强板凸起,地板纵梁上端设有纵梁定位孔,板体的上端设有多个焊接过孔,多个焊接过孔分别设于地板纵梁的两侧,板体的侧边设有多个漏液孔和侧板定位孔,定位板和板体的下端均设有多根纵向加强筋,板体的下端设有加强凹陷板和多根横向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补强板的设计,提高了板体背面的结构强度,通过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加强凹陷板的设计,提高了板体整体结构的强度,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使得板体具有有效的抵触挤压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地板面板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地板面板及汽车。
技术介绍
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挑剔。由于汽车在碰撞过程中,车身吸收撞击能量而变形,变形后的车身直接挤压以至损害燃油箱,从而极易引发危险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汽车生产商在设计或是生产汽车时,对汽车地板面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汽车地板面板使用过程中,面板整体结构强度较低,在汽车发生碰撞变形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的起到抵触挤压效果,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能有效起到抵触挤压功能的汽车地板面板及汽车。一种汽车地板面板,包括板体、设于所述板体背面的补强板和分别设于所述板体正面上的地板纵梁及定位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板体的侧壁连接,且所述补强板从所述板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板体的中部,所述地板纵梁和所述定位板均背向所述补强板凸起,所述地板纵梁上端设有纵梁定位孔,所述纵梁定位孔用于所述地板纵梁的安装定位,所述板体的上端设有多个焊接过孔,多个所述焊接过孔分别设于所述地板纵梁的两侧,所述板体的侧边设有多个漏液孔和侧板定位孔,所述定位板和所述板体的下端均设有多根纵向加强筋,所述板体的下端设有加强凹陷板和多根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用于分别加强所述板体的纵向和横向结构强度。上述汽车地板面板,通过所述板体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地板纵梁和所述定位板起到了承载固定效果,通过所述补强板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板体背面的结构强度,通过所述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加强凹陷板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板体整体结构的强度,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使得所述板体具有有效的抵触挤压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通过所述纵梁定位孔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地板纵梁的装配精准度。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侧壁上设有翻边挡板,所述翻边挡板采用弧形结构,且所述横向加强筋延伸至所述翻边挡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下端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所述地板纵梁的凹陷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焊接过孔采用椭圆形通孔结构,所述焊接过孔用于方便所述板体与车身之间的焊接装配。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凹陷板采用加强筋结构制成,且所述加强凹陷板与所述地板纵梁的凹陷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与所述定位板、所述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所述加强凹陷板之间均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地板纵梁的长度小于所述板体长度的一半,且所述定位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板体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与所述地板纵梁、所述补强板之间采用焊接、插合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车架、动力总成和上述汽车地板面板,所述汽车地板面板与所述车身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地板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汽车地板面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地板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地板面板100,包括板体10、设于所述板体10背面的补强板20和分别设于所述板体10正面上的地板纵梁40及定位板30,所述板体10采用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板体10用于对所述补强板20、所述地板纵梁40和所述定位板30起到承载固定作用,提高了所述汽车地板面板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补强板20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板体10背面的结构强度。具体的,所述补强板20与所述板体10的侧壁连接,且所述补强板20从所述板体10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板体10的中部直至所述地板纵梁40的背面,所述地板纵梁40和所述定位板30均背向所述补强板20凸起,所述地板纵梁40上端设有纵梁定位孔41,所述纵梁定位孔41用于所述地板纵梁40的安装定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地板纵梁40的装配精准度,提高了所述汽车地板面板100的装配效率。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0的上端设有多个焊接过孔11,所述焊接过孔11采用圆形通孔结构,多个所述焊接过孔11分别设于所述地板纵梁40的两侧,通过所述焊接过孔11的设计,有效的方便了所述板体10焊接装配操作,所述板体10的侧边设有多个漏液孔13和侧板定位孔12,所述漏液孔13用于方便所述板体10上的漏液操作,所述侧板定位孔12用于方便对所述板体10的装配定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板体10的装配精准度,所述定位板30和所述板体10的下端均设有多根纵向加强筋32,所述板体10的下端设有加强凹陷板21和多根横向加强筋24,所述纵向加强筋32和所述横向加强筋24用于分别加强所述板体10的纵向和横向结构强度。优选的,所述板体10的侧壁上设有翻边挡板22,所述翻边挡板22采用弧形结构,所述翻边挡板22用于提高所述板体10侧壁上的结构强度,且所述横向加强筋24延伸至所述翻边挡板22上,通过所述翻边挡板22的设计,有效提高了所述板体10侧壁的结构强度,所述焊接过孔11采用椭圆形通孔结构,所述焊接过孔11用于方便所述板体10与车身之间的焊接装配,所述加强凹陷板21采用加强筋结构制成,且所述加强凹陷板21与所述地板纵梁40的凹陷方向相同。所述板体10与所述定位板30、所述纵向加强筋32、所述横向加强筋24、所述加强凹陷板21之间均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制成,所述地板纵梁40的长度小于所述板体10长度的一半,且所述定位板30的宽度小于所述板体10的宽度,所述板体10与所述地板纵梁40、所述补强板20之间采用焊接、插合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板体10的中部设有限位柱31,所述限位柱31用于所述板体10与外部设备装配过程中限位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板体10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地板纵梁40和所述定位板30起到了承载固定效果,通过所述补强板20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板体10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设于所述板体背面的补强板和分别设于所述板体正面上的地板纵梁及定位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板体的侧壁连接,且所述补强板从所述板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板体的中部,所述地板纵梁和所述定位板均背向所述补强板凸起,所述地板纵梁上端设有纵梁定位孔,所述纵梁定位孔用于所述地板纵梁的安装定位,所述板体的上端设有多个焊接过孔,多个所述焊接过孔分别设于所述地板纵梁的两侧,所述板体的侧边设有多个漏液孔和侧板定位孔,所述定位板和所述板体的下端均设有多根纵向加强筋,所述板体的下端设有加强凹陷板和多根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用于分别加强所述板体的纵向和横向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设于所述板体背面的补强板和分别设于所述板体正面上的地板纵梁及定位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板体的侧壁连接,且所述补强板从所述板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板体的中部,所述地板纵梁和所述定位板均背向所述补强板凸起,所述地板纵梁上端设有纵梁定位孔,所述纵梁定位孔用于所述地板纵梁的安装定位,所述板体的上端设有多个焊接过孔,多个所述焊接过孔分别设于所述地板纵梁的两侧,所述板体的侧边设有多个漏液孔和侧板定位孔,所述定位板和所述板体的下端均设有多根纵向加强筋,所述板体的下端设有加强凹陷板和多根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用于分别加强所述板体的纵向和横向结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侧壁上设有翻边挡板,所述翻边挡板采用弧形结构,且所述横向加强筋延伸至所述翻边挡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下端设有插接槽,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朝辉单丰武姜筱华蔡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