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22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46
车辆的框架结构具备框架和安装于框架的托架(16)。框架具备外伸叉架上部(71)、内构件(22)的后部(31)、外伸叉架(14)及后侧框架(13)的外壁(37)。后摆臂的摆动轴部支承于托架(16)。另外,在外伸叉架上部(71)上形成有多个补强筋部(75)。补强筋部(75)从外伸叉架上部(71)朝向托架(16)的顶部(95)鼓出而与顶部(95)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框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框架结构。本申请基于2016年6月1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17109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的框架结构,已知有在后侧框架上安装托架并在托架上连结后摆臂的摆动轴部的框架结构。在该框架结构中,存在托架的顶部从后底板的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存在托架的顶部配置在后地板的下方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9475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2293号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的框架结构中,托架的顶部从后底板的开口部离开。另外,专利文献2的框架结构中,托架的顶部从后地板离开。因此,难以通过托架来提高车辆的框架的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框架的刚性的车辆的框架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车辆的框架结构具备:车辆的框架;以及托架,其安装于所述框架来对车载部件进行支承,其中,在所述托架和所述框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该一方朝向另一方鼓出而能够与所述另一方结合的结合部。这样,能够将托架和框架中的至少一方的结合部与另一方结合。通过使结合部与另一方结合,由此能够将框架由托架加强。由此,能够提高框架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框架因冲击载荷而发生变形的情况。另外,通过将框架由托架加强,由此无需使用加强构件等其他构件就能够提高框架的刚性。由此,能够实现车辆的框架结构的轻量化、低成本化。而且,使结合部从托架和框架中的至少一方朝向另一方鼓出,来使结合部与另一方结合。由此,通过确保结合部的位置精度,从而能够利用结合部将托架与框架结合。由此,无需将托架、框架的位置精度必要以上地提高,能够提高生产率。(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框架具备形成有供所述车载部件插入的开口部的框架底部,所述托架具备:内腿部,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具有与所述框架底部结合的内侧凸缘;以及外腿部,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且具有与所述框架底部结合的外侧凸缘,在所述内腿部和所述外腿部中的至少一方固定有紧固连结构件,所述紧固连结构件固定于所述框架底部。这样,在框架上具备框架底部,在托架上具备内腿部及外腿部。另外,将内腿部的内侧凸缘与框架底部结合,将外腿部的外侧凸缘与框架底部结合。由此,托架与框架底部结合。而且,在内腿部和外腿部中的至少一方固定紧固连结构件,通过紧固连结构件将车载部件安装于框架底部。紧固连结构件固定于框架底部。由此,托架经由紧固连结构件而与框架底部连结。这样,通过将托架与框架底部结合,而且将托架经由紧固连结构件与框架底部连结,由此能够利用托架更加良好地加强框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框架的刚性。(3)在上述(2)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托架具备在所述框架底部的上方配置的顶部,所述顶部具有:内伸出部,其向所述框架底部侧伸出而与所述内腿部结合;以及外伸出部,其向所述框架底部侧伸出而与所述外腿部结合。这样,在托架的顶部形成有内伸出部和外伸出部。另外,将内伸出部与内腿部结合,并将外伸出部与外腿部结合。由此,即便在确保了内腿部、外腿部的高度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托架的刚性。由此,即便是从框架底部到与顶部对置的部位的高度尺寸大的框架的情况下,也容易利用托架来确保框架的刚性。(4)在上述(3)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托架具有前腿部,所述前腿部从所述顶部延伸到所述框架底部,且与所述框架底部中的所述开口部的车身前方的部位结合,所述顶部具有后伸出部,所述后伸出部从所述顶部的后端向所述框架底部侧伸出,且与所述框架中的所述开口部的车身后方的框架后壁结合。这样,在托架上具有前腿部,且将前腿部与框架底部结合。在此,前腿部位于开口部的车身前方。另外,内腿部位于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外腿部位于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由此,前腿部、内腿部及外腿部配置在开口部的周围。由此,托架的顶部、前腿部、内腿部及外腿部在开口部的周围形成为袋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框架底部(即,框架)的刚性。(5)在上述(4)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的框架结构还具备:下边梁,其配置在所述车宽方向外侧,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后侧框架,其配置在所述下边梁的所述车宽方向内侧,且向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下边梁具备内构件,所述内构件具有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位移的后部,将所述后部与所述后侧框架连结的外伸叉架包括所述框架底部及所述框架后壁,所述框架底部具有与所述后部结合的结合凸缘。这样,使下边梁的内构件中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位移。将该后部与后侧框架由外伸叉架连结。外伸叉架包括框架底部及框架后壁。由此,通过使内构件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位移,由此能够将车载部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由此,例如通过将车载部件作为后摆臂的摆动轴部,从而能够使摆动轴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能够提高决定悬架的配置部位时的自由度。(6)在上述(5)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后侧框架具备在所述框架底部的上方配置的上构件,在所述上构件上形成有所述结合部,所述结合部是朝向所述顶部鼓出的补强筋部。这样,将后侧框架的上构件配置于框架底部的上方,在上构件上形成补强筋部来作为结合部。由此,能够通过补强筋部来确保对因侧面碰撞引起的来自车身侧方的冲击载荷的耐力。(7)在上述(6)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的框架结构还具备横梁,所述横梁从所述上构件向所述车宽方向内侧延伸,所述横梁经由所述上构件而与所述托架结合。这样,将横梁经由上构件与托架结合。由此,能够将因侧面碰撞引起的来自车身侧方的冲击载荷经由上构件及托架向横梁效率良好地传递。由此,能够由横梁来承受来自车身侧方的冲击载荷。另外,通过将横梁经由上构件而与托架结合,由此能够确保上构件(即,后侧框架)的刚性。由此,能够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8)在上述(6)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的框架结构还具备底板框架,所述底板框架配置在所述后侧框架的所述车身前方,且向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通过所述后侧框架的下构件与所述上构件结合,由此所述后侧框架通过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而形成为闭合截面,所述下构件与所述底板框架连结,通过所述上构件、所述外伸叉架、所述下边梁及所述下构件形成闭合截面。这样,后侧框架通过上构件和下构件而形成为闭合截面。将该下构件与底板框架连结。另外,通过上构件、外伸叉架、下边梁的后部及后侧框架而将框架形成闭合截面。由此,在从车身后方向后侧框架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将冲击载荷的一部分经由后侧框架向底板框架效率良好地传递。另外,能够将冲击载荷的剩余部分经由框架的闭合截面向下边梁效率良好地传递。即,能够将从车身后方输入到后侧框架的冲击载荷顺利地向底板框架和下边梁分散。由此,能够利用底板框架和下边梁来良好地承受冲击载荷。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将托架和框架中的至少一方的结合部与另一方结合,由此能够将框架由托架加强。由此,能够提高框架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框架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框架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车辆的框架;以及托架,其安装于所述框架来对车载部件进行支承,在所述托架和所述框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该一方朝向另一方鼓出而能够与所述另一方结合的结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13 JP 2016-1171091.一种车辆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车辆的框架;以及托架,其安装于所述框架来对车载部件进行支承,在所述托架和所述框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该一方朝向另一方鼓出而能够与所述另一方结合的结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备形成有供所述车载部件插入的开口部的框架底部,所述托架具备:内腿部,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具有与所述框架底部结合的内侧凸缘;以及外腿部,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且具有与所述框架底部结合的外侧凸缘,在所述内腿部和所述外腿部中的至少一方固定有紧固连结构件,所述紧固连结构件固定于所述框架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备在所述框架底部的上方配置的顶部,所述顶部具有:内伸出部,其向所述框架底部侧伸出而与所述内腿部结合;以及外伸出部,其向所述框架底部侧伸出而与所述外腿部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前腿部,所述前腿部从所述顶部延伸到所述框架底部,且与所述框架底部中的所述开口部的车身前方的部位结合,所述顶部具有后伸出部,所述后伸出部从所述顶部的后端向所述框架底部侧伸出,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贤次井筒昌规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